每个人都有情绪,那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呢?你是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呢?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该如何调节?今天抄的书依旧是樊登老师的《读懂孩子的心》。
现在的人,多数都有些心浮气躁,难免会有控制不住发脾气的时候,而发了脾气以后带给身边的人多少都会有些伤害。通常对孩子发脾气,肯定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忍不住的要教训他,比起温柔的跟他说,这确实是管用,而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发生的多了,给孩子心理上,又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呢?我家儿子小的时候,也是经常不听话,我一个人带孩子,所以这些压力有时候压得我喘不上气,甚至有时候批评他的时候会大声吼他,教训他!其实自己心里很清楚,只是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而已。等上了幼儿园,老师跟我说他在班里胆小,做事情谨小慎微,特别内向,没有自信,我这才意识到,可能是平常咆哮式的教育太多了,为了改变这样情况,我跟他一起运动,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我也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耐心的跟他说,或者换个方法去引导他做。最主要不焦虑了,心也放宽了,觉得做不好也没有那么重要。而孩子也在上了一段跑酷运动课后,建立起了自信,抗压能力也强了。幼儿园老师也反应这一年里变化特别大,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开朗阳光了。随后的日子里,班里有什么活动,他都能当个主持人,或者解说员,小朋友们非常喜欢他。而这一年的改变,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比如一周有3-4次,晚上开来回20公里的车带他去上运动课,平常还要给他讲关于建立自信的绘本。有一点改变就得各种表扬,各种鼓励,有句俗语,真的能表达我内心的想法:欠下的债,终究要还的。但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发脾气,怎么办,我会稍微沉默一下,然后跟孩子说,在妈妈还能好好跟你说的时候,你最好听一下,不然我一会又要控制不住自己了。这样说还是有些效果的。
身边也不缺乏因为家里吵架,孩子胆小懦弱的例子,在我跟他们说我的经历后,他们也意识到了是家长的问题,孩子能犯多大错,是不是我们家长借题发挥,矫枉过正呢?将孩子变得懦弱很简单,但是将孩子培养的自信却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所以家长们,是不是需要改变一下咆哮式的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