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户注意了!明年1月1日起,这类“存款”别再存,六大行已“叫停”!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高储蓄国家,现在银行是很普遍了,满大街都是银行,银行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储户的关注,因为银行有很多存款产品或者理财产品,也是关系到我们的实际利益,储户都希望将钱存到银行,获得最大的利息收入,在今年特殊的国情下,国家也推出了各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其中银行给实体经济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自从2015年以来,国家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各大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抢夺储户,各大银行都推出了各种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往往有投资者想购买的话,银行都会承诺保本保息,往往如果投资有超额收益的话,这部分收益就归银行,如果投资达不到预期的话,银行也会掏腰包补足差额,这对于大多数储户来讲,无疑是很诱人的。
这些年银行也推出了不少存款产品,比如“结构性存款”、“保本保息理财”、“存单”等,这些产品由于利息较高,但是风险相对于存款来讲也是比较大的,针对这一现象,央行就出台了新规定,要求各大银行自查,并取消这些有违规的理财产品,要求银行理财遵循“卖方负责,买方负责”的原则。现在很多银行“保本保息”的产品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这让很多投资者难以释怀,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6大银行已经叫停了这些产品。
在2020年12月14日,国有6大银行同时发布公告,内容显示个人存单、定期存款等计息档案可靠的产品将提前支取,计息方式将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这对于储户来说,无疑是重磅炸弹。相对于以上“存款产品”的退出,这个新规也不是不能接受,就是如果你提前支取的话,将按照活期利息计算,只有期满的情况下,才能拿到定期的利息。
我们知道存款都是有期限的,如果在期限到期前支取的话,那么将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这样很多人会觉得这存款白存了,为了吸引储户,现在银行也推出了“智能存款”产品,并给出了优惠方式。目前“智能存款”在普通人中很流行,有的人本来存了3年时间,可能在第二年就要把钱提出来使用了,这样储户就可以获得两年的定期存款利息,这样储户的收益就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但是这一次,6大行同时宣布,将取消这种“智能存款”的计息方式,将来没有到期就存取资金,将不会获得优惠利率,这些规定都将在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如果储户想提前取款的话,损失将会很严重。比如某储户办理了一笔5年期50万元的大额存款,固定利率在4.5%,但是2年急用钱需要支取,如果以前做法的话,是可以按照2年期来计算利息的,可能是3.5%,但是新规下,反正是按照0.3%的活期利率来计算,两者的差距可见一斑。
现在银行之所以做出这种规定,本质上还是风险问题,因为“结构性存款”跟央行的规定是有冲突的,这样也会导致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央行为了保持银行利润不变,在新规下,储户最好是在2021年1月1日前提现,因为这个时间前还是按照以前的规定实施,过了这个时间,就按照活期进行计算了。最重要的还是看储户的情况,如果急需用钱,还是可以提前支取,如果你不需要钱,等不及要用,那你可以以后在提取。总的来说,对于“这类存款”大家要小心,因为6大行已经叫停了,这些“存款产品”也会存在违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