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巴以冲突和俄乌冲突之外,这段时间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印巴新一轮冲突。
印巴本轮冲突可谓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虽然印巴冲突短暂但内容却相当丰富。
印巴此次冲突有历史原因也有导火索,双方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但令人奇怪的是冲突结束后,印巴双方都各自宣布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甚至印度方面还大张旗鼓举行全国庆祝仪式,印度媒体也对印度军队的应勇表现赞不绝口。
印度媒体甚至把印军这一型号国产导弹“吹上了天”,似乎是为了配合印度政府演好“胜利日”这出戏。
那此次印巴冲突实况究竟如何?印度媒体口中的这一国产导弹真有这么厉害吗?
一、印巴冲突中的“闪亮”武器
此次印巴冲并不是无缘无故突然发生而是有端倪可寻的。
自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枪击事件导致26人死亡数人受伤以来,印度方面就开始强烈谴责此次事件定性为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袭击。
于是在5月6日,印度单方面切断流经巴基斯坦的水源。
印度官方给出解释是对4.22克什米尔地区事件和巴基斯坦政府的强烈回应。
对于这种说辞巴基斯坦当然不能接受,双方彼此剑拔弩张火药味浓重。
5月7日新一轮印巴冲突爆发,本次冲突以5月7日凌晨印方发起“辛杜尔”行动为起点,于5月10日印巴双方官方都发表声明同意停火为止。
前后历时四天,双方展开了陆战和被外界广泛视为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空战。
5月7日夜间印度军方随着“辛杜尔”行动的开展随即向外界发表军事行动声明,印度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等3处目标发射大量导弹和无人机。
巴方第一时间进行强力反击,5月7日白天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布消息称:巴基斯坦在巴控克什米尔线一侧同印度军队发生交火,同时巴基斯坦正在采取地面攻击和空中行动,巴基斯坦军方成功击落印度5架军机。
随后在5月7日当天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伊沙克·达尔再次证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他还指出巴方是用歼10-C携带PL-15完成打击。
5月9日深夜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主任艾哈迈德·谢里夫·乔杜里向外界透露5月7日印巴空战更多细节,当天巴空军击落的印空军5架军机分别是3架阵风、1架苏30KMI、1架米格29。
印军对上述空战消息没有直接回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导弹部队从7日-10日每天都向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发射导弹、无人机,对一些既定目标成功实施打击。
5月10日印巴双方均通电宣布同意停火,我们以印巴冲突时间线为基准,大致梳理了冲突全过程。
印巴冲突过程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巴空军的辉煌战绩和印度导弹部队的不俗表现。
巴基斯坦方面最亮眼的就是歼10C、预警机和PL-15空空导弹。
而印度方面引以为傲的光辉没有出场,寄予厚望的阵风也“败下阵来”,倒是印度国产导弹“布拉莫斯”发挥出色。
那“布拉莫斯”是“何许人也”?
根据现有官方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布拉莫斯”导弹是自1995年开始印度和俄罗斯共同合作研制的巡航导弹,它以俄制“宝石”(SS-N-26)为基础升级改造而来。
经过2001年首次试射到2005年多次改进后列装部队。
在近几年印度军方以“布拉莫斯”巡航导弹为基础开发研制了陆基巡航导弹和空基巡航导弹,新型导弹无论是威力、性能都得到大幅提升。
二、“布拉莫斯”何以在印巴冲突中立威?
“布拉莫斯”导弹在此次印巴冲突中表现亮眼。
5月15日,印度Firstpost媒体知名主持人帕尔基·夏尔玛发表视频,称赞它的出彩之处在于能够在23分钟内突破中制防空,最终成功袭击目标。
“布拉莫斯”导弹的实战成果我们不能否认,但它真的如印度媒体所言是踩着中制防空的肩膀“登上王座”的吗?我们来逐一分析。
1.“布拉莫斯”导弹稳定毋庸置疑
上文也提到了,“布拉莫斯”导弹是印度和俄罗斯双方共同研制的新一代巡航导弹。
这款导弹经过双方几十年的钻研打磨,其优异性能自然不必多说。
而且就算我们不相信印度的军事工业水平,还能不相信俄罗斯的军工水平?
“布拉莫斯”导弹外界给予的评价也很高,其超音速、多弹道、重突防、抗干扰的能力为外界认可。
而且经过改进后的“布拉莫斯”空基和路基巡航导弹能够凭借弹身吸波材料实现隐身,通过弹头部位的GPS和主动雷达实现精准打击目标。
所以虽然印度媒体将“布拉莫斯”一战封神的做法有些夸张,但该型导弹本身还是实力过硬。
2.印巴相邻,导弹亦到达
“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弹长8.1米、弹径0.67米,有效射程在50-350千米之间(此次实战过后也有说其实际射程能达到450公里)。
导弹的大小限制了“布拉莫斯”的射程,但印巴“一墙之隔”的距离使得他又正好能有效发挥。
正是印巴相近的现实,给予“布拉莫斯”发挥的空间。
所以印巴的实际空间距离助力“布拉莫斯”出彩。
3.巴军队防空反导能力不强
巴方的反导防空最为依仗的就是从中国引进的HQ-9地对空导弹系统。
但因为国内经济因素制约,巴方引进该类型导弹系统的数量并不多。
而且由于巴国内需要防护的关键设施很多,HQ-9系统又太少,这就使得巴方不能做到全领域防空。
而这又给了印度导弹部队一可乘之机,印军通过多轮饱和式攻击对巴方境内目标进行成功打击。
所以也有观点认为此次“布拉莫斯”大显神威,是因其部分打击目标没有在HQ-9防御范围内,亦或是HQ-9导弹被饱和式攻击消耗光。
综上,在印巴双方种种条件不相匹敌的情况下,印度的“布拉莫斯”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那此战过后“布拉莫斯”导弹真的像印度媒体说的那样被多国看中吗?实则不然。
目前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对“布拉莫斯”导弹表露出兴趣并购买。
2021年在“布拉莫斯”新型导弹试射成功后,希腊军方就花费巨资亿从印度手中购置该型号导弹,菲律宾军方以3.75亿从印度手中购买“布拉莫斯”。
菲方企图通过在该国北部、西部布置导弹以强化对南海的控制。
2025年1月22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印尼消息人士称:印尼军方有意用4.5亿美金购置印度的“布拉莫斯”导弹系统,双方已经达成了书面协议。
印度方面也试图将“布拉莫斯”导弹的销售市场扩展到东南亚国家,但目前进展相对缓慢。
现在印度媒体为了给“布拉莫斯”导弹封神,也只是故布疑阵宣称“多国抢购”。
三、“布拉莫斯”或被过分捧高
5月10日印巴双方同意停火以来,双方政府都开始对此次冲突进行总结。
巴方就空战结果表达了对中国的感谢,巴方坚定认为是自己赢得了这次冲突。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印度总理莫迪宣布5月13日到23日是国庆日,为了庆祝印度在此次冲突中的“胜利”。
随后印度各大媒体也纷纷做出回应予以符合。
印巴双方到底谁赢得了这场冲突的主动?事实自由公论。
但从印度政府“丧事喜办”的做法中我们就能理解为何印度媒体要如此吹捧“布拉莫斯”,这是稳定民心的需要。
印度空军被击落5架战机是不争事实,印度陆军没有在克什米尔地区给予巴军有效打击也是事实。
印度耗费数千亿元打造的空军和陆军仍打不过巴基斯坦,这一点印度能承认吗?即使是事实他们会选择报道吗?答案是否定的。
那怎么避重就轻,怎么“丧事喜办”?那自然要大力吹捧在此次冲突中表现稳定的“布拉莫斯”导弹,让民众看到印度军队厉害之处,以振奋民心鼓舞士气。
印度也希望通过展示“布拉莫斯”导弹在此次冲突中的巨大作用,以打开国际市场销路,这也是印度的另一手打算。
总之在此次印巴冲突中“布拉莫斯”导弹确实发挥出其应有水平,但我们也要对其有清醒认识。
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被印度媒体带偏节奏。
结语
现在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都不仅限于热战,通过本轮印巴冲突我们不难发现舆论战、情报战、信息战等都成为双方对抗手段。
尤其是舆论战不仅在冲突期间起作用,还在冲突结束后为“布拉莫斯”导弹还被印度媒体“带了一波货”。
虽然是非公正自在人心,但这种操作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印巴事件
百度百科:布拉莫斯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