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潇湘十二楼
编辑|潇湘十二楼
七天的沉默被打破,菲律宾外交部在7月8日紧急召见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
这场姗姗来迟的外交抗议,针对的是中国七日前宣布的制裁令——禁止主导非法涉南海法案的菲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入境中国。
召见现场气氛紧绷,菲方姿态强硬,全然无视马尼拉湾内停泊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投下的巨大阴影。
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克莱尔·卡斯特罗的声明充满矛盾:“虽然中国有实施此类制裁的法律权利,但对民选官员的官方行为施加惩罚性措施,不符合两个平等主权国家关系基础的相互尊重。”
这番外交辞令背后,是对中国依法反制措施的横加指责,更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践踏。
揭开托伦蒂诺的“反华履历”
被制裁的弗朗西斯·托伦蒂诺绝非普通政客
这位65岁的前参议员是2023年推动《海洋区域法》的核心推手,该法案公然将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划入”菲律宾版图。
更恶劣的是,他主导的《群岛海道法》企图单方面限制各国在西太平洋的航行权利,构成对中国主权的系统性侵犯。
托伦蒂诺的反华操作远不止立法层面,2025年4月他仅凭一张93万比索支票就宣称“掌握中国干涉菲选举证据”,却至今拿不出任何实质依据。
他主导制作所谓“亲华代理人名单”提交参议院调查,通过污名化手段煽动恐华情绪,甚至在卸任后仍持续作妖,今年1月还呼吁为菲海岸警卫队提供“海洋区域法培训”,强化侵权意识。
中国选择在托伦蒂诺中期选举连任失败、刚卸任议员职务时出手,时机把握堪称精准——既避免直接刺激菲律宾现政府,又彻底断绝其政治翻盘可能。
美菲联手上演的威慑戏码
耐人寻味的是,菲律宾的“强烈抗议”迟到了整整七天,直到7月3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驶入南海,停泊在吕宋岛以西海域后,菲方才获得“抗议底气”。
这支舰队在中国宣布制裁后不到24小时就现身,摆明是为菲律宾站台。
这样一来,美军的姿态就暴露出了其真实意图
航母指挥官面对记者追问时,仅含糊表示“关注航行自由”,对黄岩岛主权归属避而不谈,五角大楼承诺的1亿美元军事援助,实际连艘像样巡逻艇都买不起,美军停靠立即引发菲律宾渔民抗议,民众怒斥“美国滚出南海”。
美国的战略意图实则是低成本搅局
通过斯坦福大学“妙手项目”,美国已构建起“智库策划—菲方执行—西方传播”的认知战链条。
仅2025年前5个月,菲方就在仙宾礁、仁爱礁等地组织10余次预设剧本的挑衅行动,通过CNN等西方媒体随船拍摄,将中国常规执法歪曲为“军事霸凌”。
碰瓷执法与双标叙事
菲律宾的抗议逻辑充满荒唐双标
菲公务船强闯黄岩岛被中国海警依法拦截,菲方竟对“水炮强度升级”提出抗议,2025年4月菲船强闯时,其船员故意制造擦碰,反诬中国海警“危险拦截”。
这种碰瓷式侵权被揭穿后,竟还要求中国尊重其“言论自由”。
菲方的认知作战策略已形成固定套路“受害者人设”,精心剪辑执法视频,隐去菲船危险穿插画面,营造小船对抗大舰的“悲情”。
法律武器化,将2016年非法仲裁结果塞进国内法,再倒打一耙指控中国“破坏国际法治”,以及环保污名,在海岸警卫队承认“无实证”的情况下,仍散布中国渔民“氰化物捕鱼”谣言。
最讽刺的是,在召见中国大使的同一天,菲律宾旅游局竟调侃滞留的英国F-35战机:“喀拉拉是个美妙的地方,来了就不想走!”对自己被制裁气急败坏,对别国吃瘪却幸灾乐祸。
制裁背后的贸易依
当菲律宾政客表演反华闹剧时,却刻意回避一个基本事实,2024年中菲贸易额突破8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是菲最大贸易伙伴,被排除在这个市场之外,对任何菲律宾政客都是切肤之痛。
更关键的经济纽带在于,菲律宾香蕉占对华出口23%,镍矿依赖度高达87%、2025年上半年中菲贸易额同比增长12%,中国对菲投资存量超200亿美元、约200万菲律宾海外务工人员中,香港是重要目的地,这些侨汇支撑着众多菲家庭生计。
托伦蒂诺被制裁后嘴硬称这是“荣誉徽章”,但明眼人都懂其中利害。
这些菲律宾政治精英表面反华,私下却把子女送去欧美留学,家族企业更依赖对华贸易,禁止入境意味着他不仅去不了上海迪士尼,更断了跨境商业捞金的财路。
中国制裁托伦蒂诺的举措,恰似一柄精准的手术刀。
当菲律宾外交部召见中国大使的同日,山东舰航母编队正在南海试射射程1500公里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而中国驻菲使馆的声明更如金石坠地:“损害中国利益,必然要付出代价。”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当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单方面要求中国“放弃核武器”时,却对拥有最大核武库的美国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