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要边练边悟,“里头拐弯”,看看这篇文章

遵循天道,以身为贵。爱惜身体,学会养生。练完拳,浑身热,不能当风吹,气滞血凝会生病。睡前不喝冷水,饮温水,护肾养胃。睡觉枕头太高,损伤颈椎,高度合适就好。不可睡太晚,睡眠充足,血才能归肝,睡眠不足,非常伤神。



周身练成一家,不是挤在一起,而是一种呼应。拳越练越熟,会有一种潜在节奏,也就是相随劲。意动形随,非常顺和,又暗含筋骨劲。有人说,拳就是筋骨劲,虽不全面,但这话也对,筋骨就是结构力。



我有一丸,黑白相和。打拳不怕慢,就怕乱。你是你,我是我,相互拆台,成了一盘散沙。你就是我,我也是你,这就和了,和则强。腰一动,胯就随,肘就拧,一气贯通。人是两条轴,双螺旋结构。互为其根,就是互为其轴。要练出活轴,不要练成死轴。忽左忽右,腾挪圆转,互为支撑,这是好拳。




群峰耸立,层峦叠嶂。太极流派众多,各有特色,尤其脚法。有外八的,微扣的,有丁八的,有不丁不八。哪种步法都成,只要脚底有胯劲,胯劲在脚底,就符合拳理。你看竞走运动员,脚底下都是胯劲。你看二路炮锤,不是抖手,都是崩胯劲。



江湖迷人眼,笑声逐水流。花法,是旧时称呼,指不切实际的东西。有的江湖卖艺,为博人眼球,弄得眼花缭乱,取悦观众,这属于杂耍,不是武术。旧时武术,练功隐蔽,不叫人看。亮出来时,就是生死之时。极简单的东西,下大功夫,练到了极致,成了绝活。



剑在鞘中,笔在筒里。练拳,有点像蹬车,胯不闲着,手臂放松,控制方向。一个人骑车,不会死命攥把,不会跟车把较劲,都很自然。练拳也是,胯运动量很大,手臂触梢,非常敏感。需要发力时,丹田启动,腰胯发力,再通到手上。不需要时,蓄在身上。这就好比,人不会端着石头,去逛街。




走不完的路,看不见的线。筋骨劲,很像提线木偶。控制木偶的是线,控制骨架的是筋。不动肌肉,关节里头拐弯,抹圆儿,训练腾开内部。怎么练拳呢?抻着动里层,松撑着动里层。里层是什么。缝隙里的东西。有句话叫,骨肉分离,打拳时,体悟一个让字,让开内部,绕开内部,这就是腾,腾开空间。



大地山河,俱在己身。划圈,走弧,螺旋,都是里头拐弯,里头划圈。这个里头,包括腔体,窍缝,间隙。太极拳,不着急启动外形。放松身心,慢慢的,用筋牵动骨头。内腔柔和涌动,用肋划圈,锁窝划圈,肘窝拧劲,用这种东西,带出拳式。



所有招式,都是内在圆弧。绕个圈儿,走个弧,内空间旋转。肚子最聪明,用肚子打拳,肚里划圈。腹腔又称腹脑,很多内劲,都来自腹腔。松撑旋转,且腾且让,绕过外形,内在摘开。骨盆沉坠,后背圆活,裆下弧劲,体内与四肢百骸,逐渐开阔,内路渐渐通畅,功夫就会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