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2025年07月01日12:02:05 国际 1960

前言

6月27日这天。加拿大工业部长宣布了一个决定。整个中加商界都震动了。

海康威视在加拿大干了这么多年,咋就突然被"赶走"了?给出的理由让人哭笑不得——"国家安全威胁"。

这个时间点选得有啥讲究?加拿大到底想干什么?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作者-阳

120天的小算盘

加拿大这次真够"精明"的。120天,听起来挺随意,其实门道不少。这个时间恰好卡在春节前后,你说巧不巧?加拿大明显想在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期间制造压力。更狠毒的是,这120天倒计时,刚好跨越中国的农历新年,意图给中方施加最大的心理压力。

另外,6月27日这个时间点也不是随便选的。就在G7峰会前夕搞这出,明显是想给某些人"递投名状"。特朗普政府一直在对华施压,加拿大这时候跳出来打压中企,不就是在向美国示好嘛。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有意思的是,五眼联盟的其他成员都在观望。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老伙计,居然没有跟进类似行动。这说明啥?说明加拿大这步棋走得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

欧盟那边反应更耐人寻味。德国、法国的企业都在担心,要是效仿加拿大的做法,会不会丢掉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毕竟中国可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谁敢轻易得罪?当然啦,卡尼政府的小心思远不止这些。这场突袭式的封杀,背后藏着更深的政治算计。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新总理的三把火烧得够呛

说起卡尼这人,上台就想搞事情。他接替特鲁多成为加拿大第24任总理,嘴上喊着"绝不成为美国第51个州",听起来挺硬气。可实际操作呢?左右讨好,两面三刀。对美国硬一下,马上对中国下狠手,这叫啥?典型的投机主义呗。

新官上任三把火,卡尼这三把火可真够呛。第一把火:对美国农产品、电车、钢铝加征关税,总规模超1600亿加元。第二把火:跟着美国对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征收数字服务税。第三把火:就是现在这出,拿中国企业开刀。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问题来了,这三把火烧得加拿大自己都受不了。GDP增速从2%直接跌到0.7%,经济指标像自由落体一样往下掉。

62%的加拿大民众早就烦透了跟在美国屁股后面的日子。卡尼当选,本来就是靠着这股"反美情绪"上台的。民众希望他能独立自主,结果呢?还是在玩老一套的平衡术。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更讽刺的是,美国根本不买账。特朗普6月27日当天就放话,说加拿大敢对美企动手,贸易谈判立刻终止,还给了加方7天时间撤回决定。这不是打脸是什么?

加拿大想当"独立国"?美国的态度很明确:行啊,先断了对美依赖。你想保市场?先替我打压对手。可中国哪是好惹的?卡尼政府这次算是捅了马蜂窝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这下捅了马蜂窝

中方那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可不是说着玩的。这话听起来客气,实际上是最后警告。

海康威视在加拿大有2000多员工,合作的安防集成商超过50家。一关门,大家都得喝西北风。这些人的饭碗,加拿大政府管不管?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更要命的是,中国在加拿大的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加元。锂矿、光伏电站、农业项目,这些重大投资随时可能被"精准反制"。

2024年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当时加拿大跟着美国对中国钢铝加征25%关税,结果呢?中国反手对加拿大菜籽油、海鲜加征100%关税,直接让阿尔伯塔省农民损失12亿加元。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那些农民现在还记得呢。金黄的油菜籽堆积在田间地头,卖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地里。加拿大每年对华出口油菜籽相关产品50亿美元,占出口总量的四成。一刀切下去,整个产业链都要受影响。

2023年加拿大封杀华为5G,中国三大运营商直接取消加企5G设备订单。加拿大电信公司为了找替代方案,多花了30亿加元。这钱,最后还不是消费者买单?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这次更狠。海康威视是全球安防龙头,市场份额连续十几年第一。加拿大本土安防企业技术远不如人家,这些年海康的设备还帮着当地降低了不少治安成本。

现在好了,把人家赶走,自己的安防漏洞谁来补?加拿大的商场、学校、交通路口,监控设备要重新采购,成本起码翻一倍。这么一算账,加拿大亏大了。政治表演的代价,最终还是老百姓承担。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骑墙派的下场

说白了,加拿大这是典型的"想要面子又要里子"。既想摆脱美国控制,又离不开美国市场。既怕中国崛起,又舍不得中国红利。这种矛盾心态,就像哲学里说的"一人骑二马",迟早要摔跤。

对比一下人家中东国家。沙特、阿联酋抢着要中国投资,2025年赴沙特的中国企业预计突破1500家,同比增长近一倍。人家明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未来产业上,和中国合作才是明智选择。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加拿大却在这儿"作死"。欧盟都在加速和中国的合作对话,紧急启动C919适航认证。德国工商大会主席都公开提醒了:"在新能源车领域排斥中国,等于主动放弃产业革命门票。"真是应了那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

卡尼政府现在是骑虎难下。继续逼海康威视关门,中方的反击会让加拿大经济雪上加霜。收回成命,又没法向美国交代,国内"亲美派"更要闹翻天。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中国是加拿大必须打交道的邻居,不是能随便拿捏的对手。去年一年,中加贸易额就超过了1000亿加元,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光是农产品出口,就占加拿大总出口的15%。

120天倒计时,与其说是"最后通牒",不如说是给加拿大的"清醒剂"。搞政治操弄换不回经济利益,当墙头草只会两边挨揍。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结语

加拿大搞这个"120天通牒",看似牛气,实际上是慌了神。

人家沙特抢着要中国技术,欧盟忙着谈合作,加拿大却在这儿"作死"。真是应了那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个在大国博弈中迷失方向的国家,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民众。

你觉得面对中方的强硬警告,加拿大会在这120天里服软吗?还是会硬着头皮死撑到底?

信息来源: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加拿大对中企下狠手,海康威视120天内必须关门,理由是国家安全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哪些场所去不得? - 天天要闻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哪些场所去不得?

新闻来源:共产党员编辑:冯馨怡一审:冯馨怡二审:姜涛终审:李翔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版权说明本微信号所发表的原创文章、图片、视频,版权属宁明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欢迎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但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如有侵权,宁明县融媒体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宁明县融媒体...
特朗普对日本动手,中国却笑了?拜登该气炸了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日本动手,中国却笑了?拜登该气炸了

川普这是要跟所有人反目,自己盟友都坑。6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接受CNN采访时,对日本放出狠话:不买美国大米,就加税;汽车关税,25%照旧。而这场“翻脸”直接砸中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饭碗,也让拜登的亚太布局,出现裂缝。更微妙的是这俩鹬蚌相争,咱
乌克兰撤回提名,怒斥特朗普“不配”诺奖 - 天天要闻

乌克兰撤回提名,怒斥特朗普“不配”诺奖

曾提名美国总统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乌克兰资深议员梅列日科撤回了提名,理由是:他对特朗普以及他确保莫斯科和基辅之间停火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和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他不配”!
美操控税收规则,七国集团助力豁免,多边规则遭践踏 - 天天要闻

美操控税收规则,七国集团助力豁免,多边规则遭践踏

文丨陆弃近日,七国集团达成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协议——豁免美国大型跨国企业缴纳国际经合组织(OECD)和二十国集团(G20)推动的15%最低企业税。这项协议的实质,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用其霸权地位,赤裸裸地破坏全球税收公平,践踏国际规则,肆意
长春汽开区检察院检察长列席汽开区法院审委会 - 天天要闻

长春汽开区检察院检察长列席汽开区法院审委会

5月30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召开2025年度第六次审判委员会会议。会议由汽开法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姚建新主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毕科明列席会议。 会议围绕相关重大案件进行了研究讨论。 姚建新表示,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监督职能,...
曝马斯克已放弃殖民火星计划 原计划于2028年登陆 - 天天要闻

曝马斯克已放弃殖民火星计划 原计划于2028年登陆

【CNMO科技消息】据环球时报援引《纽约时报》7月1日报道,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这位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已经放弃了他曾经雄心勃勃的火星殖民计划。 作为马斯克朋友的硅谷知名投资人彼得·蒂尔在采访中透露,马斯克不再认为火星殖民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可以帮助人类建立新的社会体系。蒂尔指出,“2024年是...
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遇阻 斯洛伐克要求能源补偿 - 天天要闻

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遇阻 斯洛伐克要求能源补偿

当地时间6月30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就俄罗斯天然气及对俄制裁问题与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他表示欧盟委员会关于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提案危害整个欧盟,尤其是斯洛伐克。如果欧盟无法充分保证最低程度减轻,以及补偿斯洛伐克因俄气中断带来的损失,斯方将要求推迟对第18轮对俄制裁方案的投票表决。△斯洛伐克总理 菲佐(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