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自来水:党建引领润民心 供水护航助文旅

2025年06月18日20:13:04 国际 1037

闽南网6月18日讯(通讯员 庄紫蝶闽南网 黄丽君)今年以来,泉州市自来水公司党委直属客服中心坚持党建引领,紧扣“民生为本、文旅赋能”主题,持续深化“供水服务先锋行”党建品牌,将供水服务融入城市发展,以“水润万家”的初心织牢民生保障网,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生动展现党建与中心工作互融共促的成效。

服务前移,精准回应民生关切

客服中心党支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建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至社区、景区一线。

泉州自来水:党建引领润民心 供水护航助文旅 - 天天要闻

针对古城部分区域“水压不稳、管网老化”等民生痛点,党支部牵头推进“党建+旧改”工程,党员骨干组建技术攻坚组,深入中山南路、斗埔社区等区域“把脉问诊”。从测绘放样到管道改造,从水压测试到水质检测,党员骨干带头攻克技术难点,配合完成了上述区域供水设施升级改造。

面对文旅景区需求,党员先锋队化身“供水管家”,提供精细保障。洛阳桥老宅改造期间,队员驻点办公,现场快捷受理用水申请,助力商户快速开业运营;在蟳埔景区旅游旺季来临前,突击队开展“拉网式”管网巡检,全面排查隐患,并同步建立“一户一档案”电子台账,实现故障精准定位、快速响应,确保了景区用水安全稳定,让游客安心游玩、商户无忧经营。

定制服务,护航文旅提质升级

党支部聚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立足酒店、景区等重点领域的核心需求,推出“全周期、定制化”服务,将供水保障转化为提升城市文旅品质的坚实后盾。

泉州自来水:党建引领润民心 供水护航助文旅 - 天天要闻

在好世界酒店项目中,党支部延续工业园区“一园一策”精准服务模式,组建党员专属服务团队,为酒店量身打造从报装到通水的全流程解决方案。针对酒店“尽快通水”的迫切需求,团队建立“一对一”联络机制,主动上门对接。从初期用水规划咨询、设施选型指导,到后期施工验收把关,提供全周期专业保障服务。团队深入施工现场,逐项检查管道设计和水表安装规范,当场纠正潜在隐患;主动分析酒店用水高峰时段,优化管网调度方案,确保旺季充足供水;更结合酒店绿色运营理念,设计了“分时供水+智能监测”的节能方案,既满足酒店用水需求又降低能耗。酒店负责人称赞道:“供水服务比我们预想的更专业、更贴心,为项目如期开业争取了宝贵时间!”

下一步,泉州市自来水公司客服中心党支部将持续深化“供水服务先锋行”党建品牌建设,以智慧水务为支撑,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不断扩大“放心水”的覆盖范围,增强“优质水”的赋能作用,为泉州建设世界遗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海丝名城不断贡献坚实可靠的“水力量”。

来源:闽南网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 天天要闻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海外智库观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围绕其治理的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AI治理不再仅仅是技术管理问题,更成为国家软实力输出、规则制定权争夺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两国以不同的治理路径和制度逻辑,试图在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国际电信联盟...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 天天要闻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近日,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作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十大文体设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强市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对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全市学习传承东莞
鲁比奥很尴尬,专机飞绕亚洲国家转了一大圈,就是进不来中国 - 天天要闻

鲁比奥很尴尬,专机飞绕亚洲国家转了一大圈,就是进不来中国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亚洲行程成了个大新闻。这哥们儿坐着专机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还参加了东盟外长会议,可就是没来中国。咋回事儿呢?这背后有啥故事?先说说这人吧。鲁比奥,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家里是古巴移民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 天天要闻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已经整整三年了。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这场仗不仅把乌克兰和俄罗斯自己搞得焦头烂额,还把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搅得天翻地覆。有的国家被打得喘不过气,有的却趁乱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呢,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没闲着,在这场乱局里找
澳大利亚外交超出预期,将考虑中美间平衡战略 - 天天要闻

澳大利亚外交超出预期,将考虑中美间平衡战略

最近在北京开了会,是学术共同体第18次会议,我2008年参加过他们第一场会议,没想到一晃17年过去了。第一次会议的时候还记忆犹新,当时几百上千名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汇聚一堂,感觉交流起来非常畅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