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监护不尽责、侵害孩子财产权……今天我们怎么“依法带娃”?

2025年06月15日23:20:17 国际 3710
家长监护不尽责、侵害孩子财产权……今天我们怎么“依法带娃”? - 天天要闻家长监护不尽责、侵害孩子财产权……今天我们怎么“依法带娃”? - 天天要闻

家庭应该是孩子温暖的港湾。近年来,有关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成为“依法带娃”的保障。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让我们以案说法,聊聊怎样才能“合法又合格”地做家长。

父母未能“依法带娃”

咋惩戒?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义务。父母不称职,将面临被剥夺监护权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一起典型案例。严某(女)分别与谢某(男)、黄某军(男)生育了晶晶、亮亮。但是,严某、黄某军因贩毒被刑事处罚,谢某也是一名“瘾君子”。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怎么办?

法院认为,晶晶、亮亮的父母均存在吸毒恶习,且因贩卖毒品或吸食毒品被立案处理,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依法应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经沟通指导,黄某军的同胞姐姐黄某琴、黄某梅分别申请自愿担任晶晶、亮亮的监护人,最终人民法院判决支持黄某琴、黄某梅的诉讼请求。

撤销监护人资格,是民法典针对失职父母的一项重要规定。今年的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人民法院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3.7万份,依法撤销598名“生而不养”父母的监护人资格。

在另一起案例中,刘某某离婚后,多次以到外地出差、与前妻发生矛盾等为借口,将由其抚养的孩子刘小某弃置在幼儿园、学校、地铁站等场所,每次遗弃持续时间从1日至10日不等,孩子被民警接至派出所生活多日。刘某某因涉嫌遗弃罪被刑事拘留。

法院认为,刘某某多次将年仅六七岁的幼子弃置于公共场所拒不照顾,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特别是在多次训诫、规劝以及被处以治安拘留处罚后,仍继续实施遗弃行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其行为已构成遗弃罪,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

孩子财产被侵占

咋保障?

父母因抚养费推诿扯皮导致孩子生活无着落,属于孩子的财产被监护人侵占……未成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其财产权益怎么保障?

四川成都检察机关承办的一起案件中,魏华(化名)与邹萍(化名)离婚后,约定6岁的女儿由父亲抚养并承担抚养费。但后来魏华失业经济窘迫,多次和邹萍协商变更抚养费承担方式未果,女儿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女儿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索抚养费,经法院多次调解,邹萍仍拒绝承担抚养费。

“夫妻离婚后一方收入因故明显减少,被抚养人起诉另一方变更抚养费支付,具有正当理由的,检察机关可采取支持起诉方式保障儿童权益。”承办检察官说。

在办案机关的持续努力下,邹萍最终签署积极履行监护职责承诺书,并与魏华就抚养费事项达成调解协议。

在最高法公布的另一起侵占孩子财产的典型案例中,丁某擅自动用离婚协议中约定留给孩子丁小某的财产买房,并将案涉房产登记至自己与再婚妻子名下。

法院审理认为,丁某作为直接抚养丁小某的监护人,在购置房产时,未按离婚协议约定登记丁小某名字及所占有的份额,侵犯了丁小某的合法财产权益,最终裁定丁某向丁小某返还资金及利息。

困境儿童缺失亲情

咋救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和情感需求长期漠不关心,最终导致孩子走上歧路。

因为一念之差,16岁的小华(化名)盗窃了他人8500元。小华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退赔全部犯罪所得,检察机关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6个月。

如何帮助误入迷途的孩子回到人生正轨?

检察官调查发现,小华是一名留守儿童,家庭关系疏离、家庭教育缺失。为避免其再犯,检察机关向小华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并进行了3个月的“1对1”家庭教育课程。

经过半年的监督教育,小华与父母之间的对立情绪逐渐消散,信任感和亲密度明显增强,小华的生活回到了正轨。

“督促监护令作为办案的延伸,可以有效促进监护人履行义务,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伤害或者误入歧途。”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张洋说。

自2021年6月全面推行以来,督促监护令对监护人严重监护失职、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等问题起到了有效制约。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制发督促监护令3.2万份。

破解困境儿童问题,还要从根源上优化成长环境。

在浙江宁波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家暴案件中,未成年人鹏鹏(化名)在父母离婚后跟随其母孙某生活,却经常遭到孙某暴力对待。

对此,检察机关在支持孩子父亲起诉孙某、为鹏鹏获取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同时,建议公安机关对孙某进行家暴训诫,并协调多部门对孙某开展持续性的心理辅导,提升其监护能力。

“我们与公安机关、妇联、教育等部门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持续跟进、定期评估,终于让孙某逐渐转变态度,担负起母亲的职责。”鄞州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舒雯说,当地检察机关在此案基础上,联合多部门出台了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标准,进一步防控家庭监护风险,让司法办案更有力度、有温度。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安宁,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依法带娃”能否落实,需要司法机关依法综合履职,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家庭打造成孩子的温暖港湾。

来源:新华视点、广东政法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俄乌冲突暴露短板,俄罗斯周边危机四伏,破局之道在哪? - 天天要闻

俄乌冲突暴露短板,俄罗斯周边危机四伏,破局之道在哪?

俄罗斯什么时候能看穿,这个世界很现实,因利而合,因利而分,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俄罗斯总统普京看穿了这些,就能坦然的面对,美国对乌克兰援助,西方对格鲁吉亚的挑唆,波罗的海3国的反复,亚美尼亚的翻脸,阿塞拜疆的决裂。
一边庆祝,一边抗议 - 天天要闻

一边庆祝,一边抗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在白宫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以此作为美国“独立日”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同一天,美国全国多地举行反对特朗普政府移民、经济和外交等政策的示威抗议。7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
18岁男生庆祝与女友同居,表演后空翻失败,头部重创身亡…… - 天天要闻

18岁男生庆祝与女友同居,表演后空翻失败,头部重创身亡……

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18岁少年桑尼·布伦德尔在庆祝与女友开始同居生活时,因表演后空翻失误导致头部重创,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桑尼·布伦德尔6月24日,桑尼刚搬入新居,最近还找到一份建筑工人的工作,在轻轨的混凝土区域施工。为庆祝人生新阶段,
市残联开展庆“七一”专题党课活动 - 天天要闻

市残联开展庆“七一”专题党课活动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近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崇波同志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课结合残联系统的三个典型案例,从政治、履职、作风三个方面,引导大家认识残疾工作的特殊性,准确把握政商交往的尺度,涵养品行注重小事小节。
自然资源部总工何广顺一行到滨州港开展调研 - 天天要闻

自然资源部总工何广顺一行到滨州港开展调研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7月4日下午,自然资源部总工何广顺一行到滨州港开展调研。副市长杜玉杰参加调研及座谈。会前,调研组对滨州港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滨州港的航道建设计划、疏浚物处置现状等重要事宜。期间,听取了关于滨州港近年来建设与发展情况
倾情倾力 擦亮“藏东明珠” - 天天要闻

倾情倾力 擦亮“藏东明珠”

三载春秋,他们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坚韧,在医疗教育、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深耕不辍。他们带来的,远不止资金与项目,更是发展的理念与希望的种子;留下的,不仅是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更有成长壮大的人才队伍和用行动浇灌出的民族团结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