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中国轰炸机的发展史,有一段波折但戏剧性的经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图-160轰炸机。
自苏联解体后,我国求购图-160就屡遭美俄围堵,始终未能如愿。
我们目前列装的轰6“六爷”家族还是从苏联图-16轰炸机改装而来的。
西方对中国的轰炸机技术可谓严防死守。
从“联合绞杀”到自主研发,中国战略轰炸机的逆袭之路,与买不到图160的遗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联解体后的遗产争夺,乌克兰的买卖
事情的来龙去脉要从苏联的“遗产继承纠纷”开始说起。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一夜之间成了“军火库暴发户”,继承了19架图-160战略轰炸机、575枚kh-55空射巡航导弹,还有一艘造了一半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等等。
这些装备要是放到今天,足够让全球军火商眼红。
但乌克兰还没高兴几天,美国立马盯上了这块肥肉,尤其是那艘核动力航母。
1990年代初,一家“挪威公司”突然找上门,说要高价收购废钢材,忽悠乌克兰把航母拆了。
可等乌克兰拆完,对方却翻脸不认账,连定金都不要了。
后来才知道,这家公司背后是美国中情局的手笔,拆航母就是冲着废掉苏联海军遗产去的。
轰炸机更是美国的眼中钉。
1994年,面对美国的制裁威胁,乌克兰只能含泪把11架图-160大卸八块,只剩一架拆除武器后塞进了博物馆。
俄罗斯趁机捡漏,用天然气债务抵了660万美元,买走8架图-160和3架图-95,还搭上575枚导弹。
这笔买卖,按市场价算至少值10亿美元,说俄罗斯“白捡”,都不算太过分。
当年俄罗斯买图-160,美国虽然不爽,但勉强忍了,毕竟俄军本来就有。
美国对中国的忌惮,比俄罗斯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是中国拿到图-160,美国在太平洋的“第一岛链”可能就形同虚设了。
一个武器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威胁?
图160:飞不到中国的白天鹅
我们先来看图-160的性能,它号称“白天鹅”,能挂6枚kh-55巡航导弹,航程12300公里,续航时间15小时,几乎可以直接绕着俄罗斯的领土飞上一周。
1990年代,我国的经济已经有多好转,但是技术上与国际水平尚有差距,空军连大型运输机都造不出,要是能买来图-160进行逆向研究,将实现质的飞跃。
2000年后,俄罗斯重启图-160生产线,造新机,却对中国的求购保持谨慎。
这其实不难理解,国际关系以国家利益为准绳,尤其是两个大国有着非常紧密的地缘关系,双方朋友得做,但防备心也不可能完全放下。
2005年,我国曾试探性提出购买图-160技术,俄方以“战略武器不出口”为由拒绝。
后来俄军重启生产线造出图-160m2,但对华态度依旧,依旧没有松口。
俄军事专家科罗琴科曾分析:“中俄陆地接壤,战略武器交易可能打破地区平衡。”
这话虽非官方表态,却点出了俄罗斯的真实顾虑。
中国绝地反击:从轰-6到轰-20的技术跨越
被美俄联手卡脖子,我国没有气馁,而是选择迎难而上。
轰-6一代一代升级,从扔铁炸弹到能挂鹰击-12反舰导弹,再到轰-6n搭载空射弹道导弹,硬是把一款老飞机逼成了“魔改之王”。
还有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轰20也跃跃欲出了。
2024全国两会期间,香港记者追问空军副司令王伟:“轰-20到底啥时候亮相?”王伟笑着甩出一句:“快了,你们等着吧!”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当年歼-20首飞前,军方也是这么放风的。
轰-20有多牛?
按外媒猜测,这款隐身轰炸机航程超1.2万公里,能挂10吨弹药,还能空中加油。
最关键的是,它专为突破“第一岛链”设计,隐身性能对标的是美国b-21。
俄罗斯军事专家科罗琴科说:“中国轰-20一旦服役,亚太战略格局将彻底改写。”
我国未来的轰炸机会发展到种高度,让我们一起憧憬。欢迎留下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轰20?》2024-03-17 10:52
中国小康网《苏联首艘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可搭载近70架飞机》2020-02-20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