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拜登加税有感:美:你无法抵御制裁的风暴;中:不,我就是风暴

2024年05月19日15:45:19 国际 1647

一、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我发现这所谓的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看多了,有时候更让我搞不懂它们和野路子自媒体之间的区别。这两天我在英国路透社上刷到一篇评论文章,它的作者——一位路透社驻华西方记者从自身视角出发,尝试着剖析一番当下的中国人对于美国对华制裁问题的心态。这篇评论文章的标题拟得也很有意思:《中国嘲讽美国的关税新政: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China trolls new US tariffs)

观拜登加税有感:美:你无法抵御制裁的风暴;中:不,我就是风暴 - 天天要闻

我这里用“嘲讽”这个中文词汇来翻译路透社的原文都算轻的。熟悉英语网络文化的同志和朋友都知道,Troll这个单词在英文网络的语境里头通常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名词“巨魔”,另一层是动词“嘲弄”。

用咱们中国人熟悉的话来说,其实就是“网络喷子”“开喷”或“网暴”的意思。换言之,在路透社的西方记者看来,对于美国政府在对华贸易问题上采取的加征关税和出口禁令等极限施压之举,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网民,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并非只是“嘲讽”二字这么简单,我们是在以一种“网络喷子”的心态来“网暴”他们的,而且这种“网暴”还是通过“喷”这一即便在网上也不甚雅观的动词来实现的。

那么,在路透社的记者看来,我们中国人又是如何“网暴”美国政府的呢?答案是他在文章标题里头用的那句话:“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观拜登加税有感:美:你无法抵御制裁的风暴;中:不,我就是风暴 - 天天要闻

文章指出,这句话是“新华社在一篇评论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文章里头使用的原话”(Xinhua said in a commentary on the U.S. tariffs)。我去网上找了一下,无果,唯二找到的新华社使用这句话的两个出处都是和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无关的。

一个是新华社在2022年3月下旬发的一条推文:美国领导下的北约试图通过挑起俄乌冲突来让“欧洲再次伟大”,那话是怎么说的来着?要是美国杀不死你的,那么它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另一个是2021年5月上旬新华社的一篇体育报道:辽宁队主教练杨鸣CBA总决赛惨败给广东队的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教训?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可能是我才疏学浅,没本事找到路透社所谓的新华社评论文章的出处,也有可能这事就是路透社的记者强行脑补出来的,其目的就是为黑而黑带我们节奏的。但不管怎么说吧,总之,这句话我们中国人倒是都不陌生,而且我觉得用它来评论美国政府的对华关税政策其实也挺合适的。我也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冒犯的成分,这怎么到了路透社这群西方媒体的嘴里,我们中国人说这话就成了对美国政府的“网暴”了呢?

观拜登加税有感:美:你无法抵御制裁的风暴;中:不,我就是风暴 - 天天要闻

虽然过去我也深知西方政府和西方媒体其实并没有多玩得起,但我还是没想到他们的那颗小小玻璃心能脆弱到这个地步。姑且不论新华社在评论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时有没有引用过这话,就算我们引用了又如何?“你们杀不死我们的,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就这你们就受不了了?就说被我们“网暴”了,就要“抑郁”了?那你们要是知道中国网民平时私底下都是怎么称呼拜登(尿不湿)和布林肯(听布卿)这群美国政客的,你们路透社之流怕不是就得原地裂开了?

二、我可以不要脸,但是你不能不给我面子

我们都知道,2024年的美国大选已经快进入白热化阶段了,拜登为了和川普抢票仓,最近这段时间没少碰咱们的瓷。当地时间5月15日,拜登当局悍然作出决定,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巨额关税,包括医用注射器和新能源电车在内的许多中国商品都因此大受影响。

更过分的是,在作出这种单方面陷害我们的决定之后,拜登政府里头的一些政客,比如美国财长耶伦,甚至还出面为他们的腌臜行为进行了一番强词夺理地辩解。她说此次加征关税是为了保护美国的企业和工人,并认为此举不会造成美国的物价上涨。不仅如此,耶伦还煞有介事地表示,希望我们中国能以“理性的方式”看待美方的此次动作,不要因为“美方为了捍卫自身合理利益的行为而采取报复措施”。

观拜登加税有感:美:你无法抵御制裁的风暴;中:不,我就是风暴 - 天天要闻

明明是你们先招惹的我们,为了迎合选票政治和美国油车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主动挑起与我们的贸易纷争,上来就扇了我们一耳光,完了还“劝”我们说:“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我打你是因为我们美国国内有人急了,打你是为了应急。你敢还手打我,他们会更急,到时候咱俩的事就闹大了,这责任就是你的。所以你最好什么都别做,这一耳光挨了等于你白挨。有什么事情等大选我连任了再说。”

就这,路透社还说是我们中国人“网暴”美国政府呢。现在知道西方新闻学的真正价值所在了吧?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美国打了我们它们不说。美国打了我们,而偏偏要说“我们用脸撞伤了美国的手”。明明挑事的是他们,结果到头来反而还成我们的不是了。我们是“喷子”“巨魔”,他们是“无辜”的,只是为了“自保”。

“美国做错了什么呢?只不过是想要你死而已,你居然不肯死,而且还说要变得更强大。你太过分了,你这是网暴。不行,我要抑郁了,我要让路透社们在网上写小作文带你们的节奏,让英语读者们好好看看你们这幅喷子的嘴脸。”

讲道理,要是按照路透社之流揶揄我们的这个标准,那我觉得他们最该恨得牙根痒痒的并不是新华社,而是咱们的外交部。5月15日,也就是拜登当局宣布要对中国商品加征巨额关税的当天,华春莹在推特(现在叫X)上发了一条特别有喜感的推文——严格来说是两张截图,都是拜登发在他自己的推特账号上的。

观拜登加税有感:美:你无法抵御制裁的风暴;中:不,我就是风暴 - 天天要闻

一张是拜登在2019年6月12日发来嘲讽川普的:川普就是不懂得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他以为我们加征关税就可以强迫中国买单。但任何稍微学过一点经济学皮毛的大一学生都知道,这个成本最后只会转嫁到我们美国平民百姓的头上来。

另一张是拜登在2014年5月14日发来为他的对华关税政策辩解的:我刚刚提高了一系列中国制造商品的关税上限: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注射器针管加征50%,电动车加征100%,光伏面板加征50%。中国正在试图主宰所有这些产业,而我将坚决维护我们的利益,确保美国在这些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到底是外交部新闻司的司长啊,华姐真是扔得一手好回旋镖。这要换做是其他国家,这一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连招打下来,对面就是不死也得半残了。可惜的是,这是美国,众所周知,脸这种东西在美国政客的脑袋上是不存在的。为了自己那点党争私利,他们连自己说过的话都可以当成个屁放了。“你的道德批判固然是很犀利,但是因为我没有道德,所以你无法批判我。”

你说美国政府“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吧,可他们偏偏却又很在意我们可能会对他们采取的对等报复措施。“我可以不要脸,但是你不能不给我面子。”

三、“你无法抵御风暴”“我就是风暴”

说白了,他们其实也怕我们用他们对付我们的套路来对付他们。耶伦能说出来“希望中方能以理性方式看待我们的关税政策”这话来,就说明他们的心里其实是很清楚的,即到目前为止,美国在这场中美竞争中所获得的所有美国人自以为的压制性优势,都是建立在“中国要脸讲规矩,美国不要脸不讲规矩”这个大前提上的。一旦我们也像他们一样,不要脸不讲规矩了,那么他们沾沾自喜的那些所谓“对华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他们不怕我们拿他们不要脸这件事情来膈应他们,他们怕的是我们也变得和他们一样不要脸。毕竟,在他们看来,我们要脸都能把他们给逼成这个地步了,我们要是不要脸了,那还得了?

观拜登加税有感:美:你无法抵御制裁的风暴;中:不,我就是风暴 - 天天要闻

道理我们不是不懂,而且坦白说,这种想法真的很有诱惑力。如果我们是一个像美国一样玩弄选票政治游戏的国家,那搞不好我们现在可能真就像他们一样不要脸了,甚至还有可能比他们更不要脸,印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不要脸而已嘛,能有多难呢?说到底无非也就是对“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倒反天罡而已,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要脸活得多舒服啊?

既然道理我们都懂,那为什么我们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还非得要脸讲规矩呢?不累吗?累,当然累,就像我现在出节目动不动就弄成10来分钟以上的大长篇。要是我偷点懒当一当路透社们的翻译机器,这活会比现在轻松得多。我知道我可以这么做,但是我不能这么做。

因为我在我的舆论生态位上已经开辟出属于我的赛道了,在这条赛道上关注我支持我的,说到底也是因为我的内容风格和舆论立场支持的我,我抛下我的基本盘去走别人的路,那就是邯郸学步的取死之道。

谁都知道当黄四郎舒服,当张牧之苦,那为什么张牧之死也不当黄四郎呢?因为黄四郎已经有人当了,那个当黄四郎的人当得还很好,坏得非常纯粹,你再去当和他一样的坏人也很难再坏得过他了。

而且,你要是这么做了,到头来没法变成第二个黄四郎不说,还会逼得跟着你闹革命的那群兄弟和你离心离德。所以张牧之只能做张牧之,哪怕他知道怎么做可以变成黄四郎也不行。张牧之必须在好人这条路上走到底,因为只有这样他的身边才会聚集越来越多的好人,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积攒起绊倒黄四郎的本钱。

观拜登加税有感:美:你无法抵御制裁的风暴;中:不,我就是风暴 - 天天要闻

三国演义》里头的刘备说过一句话:“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大义于天下,吾不为也。”

刘备必须是那个以仁义立世的刘备,关张赵马黄这些不出世的武将群英才会跟着他血拼到底,诸葛亮庞统这群旷世奇才会愿意为他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我们也一样。中国变不成美国,因为美国的生态位上已经有人占了,我们不可能表现得比美国更像美国了,不可能比他们更不要脸,比他们更坏了。我们只能去占领和他们截然不同的生态位,去做好人,去要脸,去争取全天下所有好人和要脸的人的支持和拥戴。这才是我们突破美国设下的重重障碍,闯出一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通天大道的唯一办法。

他们的不体面,不是我们也不体面的理由。只有我们自己先体面,才有机会帮他们体面。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路透社的西方记者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中国人在面对美国对华制裁时的心态是对的,但他们搞错了对象。我们说这话不是为了嘲弄大魔王美国,而是为了激励很早就发誓要成为勇者的我们自己。

而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这句话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表述方式。相比原版,我更喜欢这个改版,如果路透社下次要再就中国人对于美国制裁措施的心态出一篇评论文章的话,不妨考虑把它也加进去吧:

魔王(美国)在勇者(中国)的耳边低语:“你无法抵御命运(制裁)的风暴。”

勇者(中国)以同样的低语回应魔王(美国):“不,我就是风暴。”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四川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涉多个省管高校正职 - 天天要闻

四川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涉多个省管高校正职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等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准,现将白洁等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白洁,女,满族,1977年9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常委、
伦敦拒绝效仿华盛顿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闻

伦敦拒绝效仿华盛顿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伦说英国不支持在拉法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英国已明确表示不会跟随美国拒绝向以色列运送武器,英国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谈到两国在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异”。卡梅伦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张工会见中国中煤董事长王树东一行 - 天天要闻

张工会见中国中煤董事长王树东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在迎宾馆会见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一行。此次中国中煤在津设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源与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是落实京津冀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也与我市创新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震动金融圈!张红力,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震动金融圈!张红力,被开除党籍

5月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乌克兰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 - 天天要闻

乌克兰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

本期我们将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乌克兰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 近年来,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乌克兰作为欧洲的一个国家,也不断地面临着各种挑战。在这个充满火药味的舞台上,乌克兰人民一直在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战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乌克兰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