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加沙斋月停火协议,以色列似乎仍在我行我素,甚至越打越凶。
一方面,以色列没有放弃进攻拉法的计划。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28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军正在为进攻拉法做准备,并强调以色列只有持续施加军事压力才能促使人质得到释放;
另一方面,以色列又对叙利亚和黎巴嫩大打出手。
据参考消息29日报道,叙利亚国防部29日表示,以色列又对叙北部发动猛烈空袭,致使36名叙利亚士兵死亡,另有一些平民因此受伤。法新社29日报道称,总部设在英国的战争监测机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指出,该地区存在真主党的武器库。
看样子,以色列针对的还是真主党。
而就在28日这天,黎巴嫩真主党的一场袭击让黎以边境迎来“最血腥的一天”。
参考消息29日援引美联社报道称,28日当天,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发射重型火箭弹,作为对以色列前一天空袭黎巴嫩的报复。据悉,就在27日这天,以色列的空袭造成16名黎巴嫩人死亡。黎巴嫩随即升级了报复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复以色列之时,黎巴嫩真主党首次对平民发射“布尔坎”重型火箭弹。
根据以色列的作风,以色列势必要做出回击,至少也要以牙还牙。果然,29日这天,以军进行了“回敬”。据新华社29日报道,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就在当天,以军对黎巴嫩南部城市提尔附近的一辆汽车发动空袭,车内的黎巴嫩真主党火箭导弹部队副指挥官阿里·纳伊姆当场被杀。以军指出,该指挥官曾策划指挥对以袭击。
不难看出,这又是以色列实施的一起典型的“斩首行动”,在可靠情报的支持下,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指挥官进行了精准打击。
对以色列而言,就算联合国要求以色列在加沙停火,也不耽误以色列在其他方向亮剑。更何况,美国虽然投了弃权票,也没有对以色列采取实质性约束性动作,以色列自然有恃无恐。
众所周知,以色列之所以能成为所谓的“中东小霸王”,关键在于有美国这个靠山。这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嘴上没少批评以色列,但背地里仍在持续向以色列输送武器。也正因如此,美国自己人都越来越看不下去拜登政府对以政策。
据新华社29日报道,27日,又有一名美国国务院官员辞职了,理由是不满拜登政府在巴以冲突期间对以供应武器。而在去年10月,美国国务院就有一名高级官员以同样的理由愤然辞职。更不用说,今年2月份,美军一名现役士兵甚至以自焚的极端方式向拜登政府表示抗议。
正值大选的关键时刻,拜登不得不对此提高警惕,从高官到选民,美国内部已经有越来越多人不满美政府对以色列的力挺,巴以冲突已经影响到了美国选情,要不要调整对以政策,拜登该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