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岛内“立法院长”选举结束,民进党失利后其与民众党的矛盾爆发。双方“电话门”事件发酵,相互指责对方。绿营爆料柯文哲主动打电话寻求形成“白绿合”合作,由民众党人选黄珊珊担任“立法机构”负责人,民进党人选蔡其昌担任副手,被民进党拒绝。绿营爆料这一说法,或意在离间蓝、白阵营,在两者间制造不信任。相关信息被曝后,柯文哲“气到拍桌子”。指出民进党派出各方人员联系他,他要进行回电,没有主动联系民进党。柯文哲指出,如果民进党要耍阴的,双方就在法院见。
民进党此番操作颇有输不起的意味,其为赢得“立法院长”一职操作颇多。过去8年时间中,民进党既在行政上主事岛内,也在立法机构占据多数,使得其可以无视蓝营、白营意见强行通过政策。这样作威作福且可以从中攫取大量利益的局面,民进党显然不愿失去。岛内2024选举是绿营一次集中全力的动员过程,如果赖清德败选,绿营主要人员不止无法再进行权力变现,还要面临过往一系列弊案被揭发清算的局面。
竞选过程中绿营堪称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包括对赴陆的岛内里长进行调查,营造绿色恐怖的寒蝉效应。也包括滥用岛内预警信息,将大陆卫星发射工作“误”发为导弹预警,以此渲染大陆威胁。即便如此,赖清德也仅是以4成支持率堪堪胜选。其主事岛内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不乏岛内舆论认为应调整选举规则,获得半数以上支持率方能胜选。岛内立法机构席位中,民进党为51席,国民党获52席、另握有2张无党籍泛蓝席位。
失去多数地位后,民进党已无法在岛内不受拦阻的推行政策。“立法院长”之争,便显得尤为关键。民进党如果能够获得这一位置,其起码可以为蓝、白阵营设置阻碍,引导议程向有利于民进党的方向偏离。降低赖清德在岛内“瘸腿”的程度。为此,台媒曝民进党向国民党部分“立委”开价超千万新台币,寻求其“跑票”。国民党对此祭出纪律处分规章,宣布违规严重者将被开除,并在投票时进行“集体亮票”,形成人员间的相互监督。
最终国民党保全了自身相关的54票,民众党则以团进团出方式首轮票投自身人选黄珊珊、次轮集体退选,韩国瑜以54票战胜民进党人选游锡堃的51票。民进党及赖清德进一步“瘸腿”一事成为定局。失利后,承受民进党内压力的游锡堃卸任“立委”,向民进党内给出交代。民进党随后捅破其与柯文哲的密谋,引发柯文哲激烈回应。
从民进党的动机来看,其或意在通过爆料让柯文哲难堪,离间蓝白阵营。但就结果而言,造成的影响或是相反的。柯文哲在该事件中越是难堪,越是不信任民进党,民进党今后越难私下同民众党沟通议事。今后越难在岛内立法机构议程中争取民众党,两者间基础信任的破裂,在将民众党推向国民党一方,民进党或陷入被离间操作反噬的境地。
整体而言,随着大陆深化在台海的军事实控,加大经济领域对“台独”的打击,强化对外部干涉的反制工作,“台独”的活动空间日益缩减,民进党在岛内外也逐步受限。这一背景下,民进党惯用的网军、舆论战手段无法在岛内控制局面。接下来的时间中,民进党丑闻被曝、遭受质疑,或是岛内形势演进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