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2025年07月02日21:12:07 国际 1945

前段时间的伊以冲突,让霍尔木兹海峡的硝烟至今还未散尽,然而,另一场能源暗战已悄然打响。

7月初,180万桶伊朗原油悄然靠泊中国港口。英国能源机构统计称,今年6月,中国日均进口伊朗原油达180万桶,创下历史峰值。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而一贯高举制裁大棍的特朗普竟公开表态:“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更反常的是,当美国媒体渲染“中国威胁论”时,他直接反驳:“难道美国没干过同样的事?”。

曾经挥舞关税武器的“贸易战总统”,为何突然对中国态度“放软”了?这场石油运输背后,藏着远比能源交易更复杂的博弈。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这些运往中国的原油并不是普通的贸易品,它们被运送穿越印度洋直奔中国,这种做法让美国制裁沦为摆设:明知油轮驶向中国,却无法拦截。更令美国尴尬的是,它甚至需要中国购买伊朗石油。

伊朗多次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一旦实施,美欧日能源命脉将遭重创。而中国油轮常态化出入该海域后,反而成了海峡稳定的“压舱石”。伊朗若封锁海峡,等于切断自家最大财路;美国若拦截中国油轮,可能引发地区冲突。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180万桶原油的运输线,无形中绑架了美伊的对抗冲动。特朗普的“默许”,实则是借中国之力给中东火药桶扣上安全阀

特朗普态度转变的深层压力来自经济前线。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近1.44万亿,财政部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中国手握超8000亿美元美债,还控制着全球9成的稀土精炼产能,这才是真正扼住美国咽喉的手。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美国军方最先尝到苦头,国内的战机生产线因稀土断供濒临停工,库存已经严重不足。特斯拉电动车成本暴涨500美元,英伟达芯片工厂三成生产线闲置。当中国放缓稀土出口审批时,美国发现即便开采本土矿山,矿石仍需运往中国提纯,技术差距长达15年。贸易战的子弹,最终反弹击穿了美国自己的供应链。

特朗普急转弯的外交动作,直指一个核心目标:那就是访华签单。白宫正筹备其率领的“总裁代表团”访华行程,成员包括马斯克黄仁勋等科技巨头掌门人。这复制了2017年访问沙特的剧本,当时他带回1.1万亿美元订单,成就执政初期最亮眼外交成绩。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但2025年的中国已截然不同。中方回应访华邀请时明确表态:“欢迎特朗普访华,但不会为讨好谁改变政策节奏”。特朗普需要这些订单向选民证明“创造就业的能力”,尤其在大选前关键期。然而想用商业协议换取中国帮助解决问题、开放市场、消化过剩农产品,无异于单方面索取。

石油运输线背后,一场货币革命悄然推进。中伊石油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比例持续攀升,沙特、俄罗斯也纷纷跟进。过去半个世纪,石油美元体系支撑着美国金融霸权:美元作为强制结算货币,让美联储能低成本维持债务经济。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每笔人民币石油交易,都在动摇美元霸权根基。当主要产油国接受人民币,中国便从“能源买家”升级为“规则设计者”。美国真正恐惧的从不是180万桶原油,而是旧秩序坍塌的连锁反应,一旦石油去美元化成为常态,36万亿债务危机将不再是“可能”,而是“必然”。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当180万桶原油注入储备库,中国完成了三重破局。

能源安全盾牌,在波斯湾战云密布时锁定46%增量原油,将霍尔木兹危机转化为战略机遇。

反制精准手术,用稀土管制打掉美国军工生产能力,却开放民用市场展现灵活性。

规则重构先锋,中伊探索绕过美元的结算体系,直接瞄准了美国金融霸权的“阿喀琉斯之踵”。

特朗普的访华筹备更暴露其底牌。SpaceX波音总裁随行,撤回长江存储禁令,这些“橄榄枝”背后,是美方对芯片航天技术合作的渴望。当中国把稀土协议与“美国取消贸易限制”挂钩时,博弈主动权已然易手。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当中方对美稀土出口坚持“对等互惠”原则时,当伊朗原油无视制裁驶入中国港口时,一个清晰信号传递给华盛顿:单边霸权在实力面前终将失效。

德国巴斯夫转向中国寻求稀土分离技术合作,中国自主研发的永磁材料性能超出美国同类产品12%,这些突破印证了历史规律:外部封锁倒逼出的自主创新,往往成为反制霸权的终极武器。

特朗普的调门转变,本质是中美实力对比变化的镜像。从威胁“脱钩断链”到寻求合作,从挥舞制裁大棒到默认能源交易,美国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120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全球制造业中心构成的“中国烙印”,早已深嵌于世界经济肌体。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当美国美国车企日损2亿多美元时,“脱钩”幻想终被现实击碎。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古老箴言,此刻正在太平洋两岸上演全新的解释。

特朗普的“服软”无关善意,而是债务高压、稀土断供、选举压力叠加的被迫妥协。中国则凭借能源多元化布局、稀土反制力、人民币国际化三大筹码,始终掌握着博弈节奏。

180万桶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美国抗议也无效,特朗普对华降了调门 - 天天要闻

中美关系走到十字路口,中国的态度始终清晰:不拒绝合作,但绝不受单边安排束缚。谁能提供稳定的尊重和秩序,谁就能参与中国市场。这场石油与稀土的博弈证明,国际舞台从不是比谁嗓门更大,而是比谁底盘更稳,当实力天平悄然倾斜,再强的霸权也只能学会平等对话。

参考资料:

特朗普意外发帖称“中国可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中方回应.--2025-06-26 06:48·环球网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阿斯:考虑到伊卡尔迪状态存疑,加拉塔萨雷不想放走莫拉塔 - 天天要闻

阿斯:考虑到伊卡尔迪状态存疑,加拉塔萨雷不想放走莫拉塔

根据《阿斯报》的报道,科莫已与莫拉塔达成个人协议,正在等待加拉塔萨雷的放行,但加拉塔萨雷不想放走莫拉塔。报道称,伊卡尔迪的状态影响着莫拉塔的去留,与此同时,奥斯梅恩在今夏离队概率在增大。退一步讲,莫拉塔会继续留在加拉塔萨雷,即便奥斯梅恩也留队。因为他能否留队不取决于尼日利亚人,而取决于伤缺八个月的伊...
美国众议院程序性投票推进所谓“大而美”法案 - 天天要闻

美国众议院程序性投票推进所谓“大而美”法案

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为推进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也就是所谓“大而美”法案进行多轮程序性投票,这是该法案能否进入正式辩论与表决程序前的关键门槛。如果程序性投票全部通过,众议院将就该法案进入正式辩论与表决程序。目前上述程序性投票尚未有结果。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微弱多数通过了...
美日印澳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启动,被指“针对中国”,专家:该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 天天要闻

美日印澳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启动,被指“针对中国”,专家:该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美国周二宣布与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启动一项关键矿产倡议,以抗衡中国。”据路透社报道,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当地时间7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外长会,在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四国外长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宣称该倡议“旨在通过合作保障并使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以增强经...
服务效能再提速 太原市倾力解决群众“登记难” - 天天要闻

服务效能再提速 太原市倾力解决群众“登记难”

本报讯 7月2日,从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局印发《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整改工作方案》,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全面启动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整改工作,力求实现服务效能再提速,倾力解决群众“登记难”问题。
欧洲迎极端高温,埃菲尔铁塔被热到弯曲偏斜 - 天天要闻

欧洲迎极端高温,埃菲尔铁塔被热到弯曲偏斜

近日,欧洲多地被“热穹顶”笼罩,炽热高温从地中海一路延伸至英国、德国等国家。法国气象局指出,截至6月30日,法国96个行政区中已有84个发布橙色高温预警,另有16个进入红色警戒。酷热天气甚至影响到巴黎地标——埃菲尔铁塔,其钢结构因日照受热膨
盟发展改革委对“两重”项目进行督导 - 天天要闻

盟发展改革委对“两重”项目进行督导

【来源:阿拉善盟工作委员会_工作动态】按照国家、自治区关于“两重”项目工作要求,为切实做好“两重”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推动投资计划规范高效执行,近日,盟发展改革委会同旗区发展改革部门、住建部门对2024、2025年城市地下管网类“两重”项
墨脱县要闻速览 - 天天要闻

墨脱县要闻速览

要闻速览01达木珞巴民族乡赴兄弟乡镇开展党建考察学习活动近期,达木珞巴民族乡党委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青年骨干赴兄弟乡镇开展为期3天的党建考察学习活动,共计15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