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2023年09月25日01:47:04 国际 1799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腾!不好的是,开通当天,就撞死了一名行人。


不过这也是常事。美国媒体曾经统计了一份数据,2018年到2019年间,美国迈阿密和西棕榈滩之间的火车,就造成了98人死亡。


美国交通部也给出一份这条铁路的数据,这条铁路上的列车,每运行51500公里,就有一人死亡,每运行209200公里,就会发生一起大型事故。


为什么美国人这么高兴呢?


因为美国真的就这么一条高铁,虽然是私营铁路,从迈阿密奥兰多,全长378公里,时速是200公里。


不过,200公里的时速是跑不到的,只能跑短短的十多分钟,因为它用的是生物柴油。总体来说,在市内大概时速127公里,郊区提速到177公里,有合适的地段,会尝试跑200公里。


也就是说,这在我国,还算不上动车。


亮线快车确实准备修中国版高铁,计划是修南加州拉斯维加斯的高铁,时速305公里,计划2027年开通,不过现在还没有动工迹象。


美国联邦也修过高速铁路。


2000年,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修了一条高铁,从波士顿华盛顿,全程290公里,8个小时,设计时速240公里,不过运营以后,时速基本都是115公里。


加州也考虑过修高铁啊,2008年就开始筹划,结果设计线路的时候,没有技术实现穿过一个山区。如果实在要修,原计划的60亿美元肯定不行了,至少得108亿美元。


等加州认真的考虑修建的时候,建设公司说没有330亿修不了。看来之前报108亿还是低了,没有吓唬住加州。


然后加州高铁就不了了之了。


那么,一家私人公司,为什么要建这条铁路呢?


因为投资这条高铁的公司,调查发现每年有4000万人走这条线路,这是一条自驾旅游线路。


如果有火车的话,每年有800万人乘坐的话,这条线路就能运营下去,于是投资了50亿美元。


这条铁路全长378公里,全程3.5个小时,毕竟中途有停靠站嘛,不过,比自己开车要节省半个小时。


票价是多少呢?商务座79美元,头等座往返149美元,家庭票4人往返398美元。贵不贵呢?


我们来算一下自己开车的成本。


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和奥兰多之间开车要走4个小时,往返的高速费大概20-30美元,油费大概25-40美元,大概是往返45-70美元,比坐火车便宜。


别再笑话美国了,好歹已经有高铁了!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 天天要闻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 天天要闻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 天天要闻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 天天要闻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 天天要闻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 天天要闻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 天天要闻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 天天要闻

美国的首条高铁已经通车,时速高达204公里,举国欢...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 天天要闻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海外智库观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围绕其治理的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AI治理不再仅仅是技术管理问题,更成为国家软实力输出、规则制定权争夺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两国以不同的治理路径和制度逻辑,试图在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国际电信联盟...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 天天要闻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近日,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作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十大文体设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强市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对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全市学习传承东莞
鲁比奥很尴尬,专机飞绕亚洲国家转了一大圈,就是进不来中国 - 天天要闻

鲁比奥很尴尬,专机飞绕亚洲国家转了一大圈,就是进不来中国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亚洲行程成了个大新闻。这哥们儿坐着专机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还参加了东盟外长会议,可就是没来中国。咋回事儿呢?这背后有啥故事?先说说这人吧。鲁比奥,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家里是古巴移民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 天天要闻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已经整整三年了。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这场仗不仅把乌克兰和俄罗斯自己搞得焦头烂额,还把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搅得天翻地覆。有的国家被打得喘不过气,有的却趁乱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呢,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没闲着,在这场乱局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