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国是日本鳗鱼的最大进口来源。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福建鳗鱼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近年中国不断扩大对日本的鳗鱼出口。 2023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活鳗达9.03万吨,价值1.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07%和18.24%。中国出口的烤鳗也供应日本餐桌。但近2年受疫情影响,烤鳗出口出现下滑。这促使中国鳗鱼产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目前中国国内烤鳗消费约8500吨,呈增长趋势,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拥有发达的鳗鱼养殖和加工业,完全有能力独立供给国内高端鳗鱼产品需求。但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需进口,如添加 Feedmate(一种鳗鱼饲料添加剂) 成分的进口鳗鱼饲料,这制约了产业升级。有观点认为,中国企业应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力度,用本土自主技术取代进口,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以抢占国内高端鳗鱼市场主导权。
面对消费者安全诉求,中国鳗鱼企业也在加强产品质量管控和可追溯体系建设。以九里京为例,他们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规定鳗鱼饲料不能含抗生素和激素。同时使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端到端的产品溯源系统,让消费者可以查询每个鳗鱼产品的详细信息。这些举措对建立消费者信任很重要。
总之,福岛核废水事件促使国内消费者重新认识中国鳗鱼产业实力,转向消费国产品牌。这提供了重要机遇。业内专家建议,中国鳗鱼企业应抓住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品牌营销等手段,创造并占领国产鳗鱼的高端市场,以满足消费者对国产美食新需求。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也是关键,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溯源体系建设。如果抓住这一发展契机,中国鳗鱼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