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当地时间7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东北部缅因州参加了一场竞选筹款活动。
在活动中,除了例行的对自己的政绩的吹捧,他还提起了中国,并罕见地了承认“技不如人”。
他表示,有国际界人士称如今美国的基础设施在全球只排名第十四,而中国曾经是排名第十七或第十六的国家,如今已经跃升至第二位。
要知道,美国一向以世界第一自居,何曾愿意承认技不如人?如今拜登如此“反常”的表态,到底有何因由?
以世界第一自居的美国
自一战之后,美国迅速崛起,在二战后开始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
用冷战打垮苏联之后,美国更是得意洋洋,认为自己已经成为唯一的世界领导者。
美国骄傲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时美国在许多方面的领先地位,包括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
在经济领域,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具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
(美国四大科技巨头)
美国的科技巨头如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其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引领着全球科技发展的潮流。
此外,美国的金融体系也是全球最发达和最稳定的之一,纽约证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所之一。
在军事领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和最先进的军事装备。
美国的军事预算也是全球最高的,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美国的军事力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在科教领域,美国有众多知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
(哈佛大学)
这些学校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和教师,并为他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和研究环境,培养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业家。
人才培养的优势令美国科技也处于领先地位。
在文化领域,美国的电影、音乐、文学、时尚等文化产品影响着全球。
好莱坞电影产业是全球最大的电影产业之一,美国的音乐和文学作品也深受全球欢迎,这令美国的流行文化和价值观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综合来看,如今美国确实还是世界第一,但是世界第一并不意味着完美和无可挑剔。美国仍然面临着许多内外部挑战和问题,如经济不平等、社会问题、国内外政治争议等。
可是美国却不愿意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甚至在其他国家指出问题时不愿意承认,反倒指责指出问题的人“粗暴宣传”、“有失风度”。
这样的美国,如今竟然承认技不如人,这可真是稀罕事。
美国承认技不如人
7月28日,拜登抵达缅因州,为明年的大选拉票。
在拉票演讲中,他罕见地承认了美国“技不如人”。
按照他的说法,是有“国际人士”指出,美国的基建曾经是世界第一,如今美国的基建水平只能排世界第14,而中国则又第16、7位跃居世界第二,这样下去,美国还要怎么引领世界?
(拜登抵达缅因州)
他还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说中国的机场看起来比美国机场更加先进和现代化。
这不禁让人们瞠目:美国这是转性了吗?总统居然带头承认技不如人?
其实,这不是拜登第一次称赞中国的基建了。
拜登在就任后提出了一项名为“建设美国计划”的经济计划,旨在加强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国内竞争力。
在这一计划中,拜登就曾提及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称赞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
拜登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高速铁路、桥梁、港口、公路等。
他认为这些举措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并表示美国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学习。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拜登从未直接称赞过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或政策,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参照,以激发美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发展。
他强调了美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和改进空间,并提出了加大投资、提高效率和促进创新的计划。
拜登的“基建法案”
拜登政府于2021年3月31日提出了一项名为“美国就业计划”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也被称为基建法案。
这项计划旨在投资美国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并提高美国的竞争力。
(基建法案)
该基建法案提出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改善公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通信网络、清洁能源等。
此外,该法案还涉及到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增加住房、改善学校设施等方面。
但是该法案仍然需要通过国会的立法程序来最终成为法律。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美国的两党制和利益冲突等问题,法案推进受到了层层阻碍。
好不容易,当年8月该法案被参议院通过,不过由3.5亿被压缩到了2亿,又经过几个月的拉锯,11月5日,众议院才勉强通过了价值1.2亿美元的基建法案。
(众议院通过基建法案)
法案金额不断缩减,加之疫情下的经济问题,导致拜登的基建法案受到了严重阻碍,至今未见成效。
拜登的基建法案推进困难重重,然而这却是他的重要为政举措,眼看2024年大选即将到来,拜登自然要想办法为自己的政策“背书”。
他深谙转移矛盾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外部树立一个敌人,于是把目标对准了中国。
正好,美国大选时总是要提“中国威胁论”。
所以他抛出“中国第二,美国跌出前十,这样下去怎么可以”的言论,其实更多意在为自己拉票。
这样的言论,中国无需关注,而是应该继续注重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