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被炸还未查清,普京对中国承诺,中俄蒙管道,不需要担心安全

2023年03月27日19:51:26 国际 2619

北溪被炸事件还未查到背后真凶之际,俄罗斯最近就加大马力与中国合作,但中俄之间的天然气管道输送,又过境蒙古国,此事加大了我们对能源供应安全问题的关注。俄罗斯总统普京在3月26日的采访时,对中方天然气的供应做出了承诺,他表示俄罗斯有能力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北溪被炸还未查清,普京对中国承诺,中俄蒙管道,不需要担心安全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对中方作出承诺

日前,北溪1号和北溪2号两条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完全同意美国记者赫什的说法,即美国特工部门参与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破坏。此外,普京还认为,虽然目前很难获得真相,但事实总有一天会公之于众。

然而,北溪事件在还未完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俄方坚持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因此有不少中国和俄罗斯专家提出了质疑,认为途经蒙古国无形中增加了一笔过境费用,此外,也带来了油气供应安全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在种种质疑声下,普京也对中方做出了承诺。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3月26日普京在接受“俄罗斯-24”电视频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中国自然是相辅相成的,为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在能源上的需求,中国最主要是需要这些供应的稳定性,毫无疑问,俄罗斯有能力确保这样的稳定性。普京此话,表明了是想给中方吃个定心丸。

北溪被炸还未查清,普京对中国承诺,中俄蒙管道,不需要担心安全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做出承诺的理由

事实上,中国的担心不无道理。蒙古国,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夹在中俄之间,但是作为一个一直以来奉行“第三邻国”政策的国家,它在近二十年来,一直同美国打得火热。譬如,在中俄两国宣布同蒙古国加强能源合作之后,蒙古境内当天爆发了一场抗议活动,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第三势力”不希望看到中蒙俄三国合作,因此俄罗斯选择管道过境蒙古国有很大的隐患。

事实上,俄罗斯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想要管道途径蒙古国就是为了阻止美国“拉拢”蒙古国,防止蒙古国成为自己眼中的一枚“钉子”。但是俄罗斯似乎忽视了,蒙古的社会结构相对年轻。随着颜色革命等西方思想的传播,当地人很容易对西方文化和生活产生认同感,从而为西方势力渗透和影响蒙古社会铺平了道路。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中俄过境蒙古的天然气项目不受影响?

北溪被炸还未查清,普京对中国承诺,中俄蒙管道,不需要担心安全 - 天天要闻

所以,普京当众做出承诺,有两点原因。其一为消除中国对管道线过境蒙古国的担心,让中国看到普京做出的承诺,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其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被西方制裁。在美国的压力下,原始买家已经放弃购买俄罗斯能源。然而,俄军在和乌军在前线抗衡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军事,因此为了增加收入,俄罗斯需要获得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不将鸡蛋放在放一个篮子里

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俄罗斯的天然气虽然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中国并没有过分依赖俄罗斯,而是和其他国家进行能源合作的项目也比较多。譬如,去年前11个月,中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是澳大利亚,进口总量为1994万吨,占35%,其次是卡塔尔,进口总量1389万吨,约占24%。此外,能源合作也已经成为了中国和中东及阿拉伯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

北溪被炸还未查清,普京对中国承诺,中俄蒙管道,不需要担心安全 - 天天要闻

总之,中国这种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做法是很明智的。当今局势变幻莫测,为了保持能源的安全问题,我们一定要掌握主动权,不能只依赖单一的国家。虽然普京做出承诺,但不能只听俄方这样说。常言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我们也需要对俄罗斯的供应保持谨慎态度,继续推进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战略,以防止过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带来的风险。当然,这并不代表中方不重视与俄罗斯的合作。相反,俄罗斯作为一个有分量的合作伙伴,中俄能源合作正在迈上新台阶,长期合作是大势所趋,所以才会在这条长远的发展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发展。

编辑:小舟

审核:战刀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不懂“兔死狗烹”,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闻

不懂“兔死狗烹”,马斯克陷入困局

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还是不懂明哲保身?总之,是他不懂中国传统文化,才导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要驱逐“拥立第一功臣”马斯克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这一事件背后的复杂纠葛,实则映射出美国政商关系的微妙与紧张。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她的一句话,让全场动容 - 天天要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她的一句话,让全场动容

“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在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莺的这句话,让全场动容。两岁那年的一次高烧,让黄莺成为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为宁夏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学生,以高出当地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被武...
水均益辟谣 - 天天要闻

水均益辟谣

针对此前“水均益已经移民海外”等传闻,6月30日,水均益在个人账号发布视频,晒出他带两个孩子领取三人更新的身份证的画面。水均益展示新身份证的国徽面信息在此之前,水均益还曾在6月10日、11日,连发两条微博:“一大早出门,路过了老东家,吃了一
法警的故事,藏在沾满牛粪的皮鞋里 - 天天要闻

法警的故事,藏在沾满牛粪的皮鞋里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峰村的晨雾里,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司法警察李硕的驻村故事,藏在沾满牛粪的皮鞋里,飘在《归雁》曲调的山风里。这位从城市法院走进彝乡的年轻人,用三百多个日夜的坚守,写下了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特朗普与马斯克真闹掰了,特二代可能竞选下任总统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与马斯克真闹掰了,特二代可能竞选下任总统

特朗普与马斯克近日一场隔空交锋震动资本市场: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猛烈抨击马斯克旗下公司依赖巨额政府补贴,并暗示将动用政府力量进行审查。马斯克则以一句“全部削减,现在!”强硬回应。特朗普则表态,称可能会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冲突瞬间引发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