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在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莺的这句话,让全场动容。

两岁那年的一次高烧,让黄莺成为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
2015年6月,她作为宁夏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学生,以高出当地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录取。
2019年,她被保送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学专业研究生。
2022年,她又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作为第七届全国自强模范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通过高考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的盲人学生,这位双目失明的青年学者用漫漫求学路,诠释了新时代残疾人的奋进力量。


“我渴望的不仅是上大学”

2014年,中国普通高考开始提供盲文试卷。2015年,黄莺考入武汉理工大学,成为中国首位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重点大学的视障考生。“以前,读研、读博对我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我现在做到了,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还能为残障群体做一些事情。”黄莺说。
大学以前,黄莺一直在盲校读书,武汉理工大学也从未接收过盲人学生。录取后,辅导员打来电话问是否需要单独安排宿舍、让家人陪读,但她拒绝了,“我渴望的不仅是上大学,更是和其他人一样上大学”。
黄莺还记得,刚进入大学时她就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高数等个别课程没有盲文教材、无法观看老师的板书……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使她退却。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黄莺顺利学会了使用盲杖在校园行走,并渐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能跟上上课节奏,她摸索出“口述-盲文记录-盲文学习-盲文解题-口述”的学习模式,累积抄写的盲文笔记近300页。
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黄莺始终致力于残障课题研究,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为残疾人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假如给我3天光明”

在学习科研之余,黄莺还经常性深入学院开展优秀学子报告会,并前往各地开展理论宣讲。她以“除了看不见,什么都能做”为题,结合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政策,讲述自己的故事,激励大家勇敢面对困难,重拾生活的希望。
“经常会有人问我,假如给我3天光明,我会怎么样?”黄莺对治愈眼睛这件事其实没有很深的执念,在她看来,“看不见”就像身高、年龄、体重一样,就是一个属性而已。“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可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当我们用优势的视角去看待这些困难和挫折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大有不同。”黄莺说。

黄莺透露,现在的自己,想要做更多与残障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想尽自己所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为盲人群体发声。正如她所言:“我一直坚信,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看不见可能只是让我的生活方式和大家有所不同,但我们获得的快乐和价值是一样的。所以我想和大家说,让我们正视自己、接纳自己,我们的人生同样可以收获精彩。”


百万粉丝的励志博主

与此同时,黄莺还致力于拓宽弱势群体的教育、就业之路。
她尽己所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创办微信公众号“盲着看看”为盲人学生提供求学辅导;作为宁夏盲人协会副主席,她指导“光明之家”视障培训项目;作为“金盲杖导师”,她带领更多视障者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
黄莺已累计志愿服务时数800余小时,先后帮助70名残障人士升学、就业。其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2023年,黄莺和她的同学兼室友一起做了自媒体,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普及视障者知识、讲述励志故事等传播正能量,收获了超过百万粉丝的喜爱,视频网络总播放量突破15亿。她的开朗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并鼓励了无数网友。
同时,黄莺在短视频中关于无障碍的倡导提升了社会大众的无障碍意识,并促进了相关企业及个人进一步完善无障碍环境,让和她一样的残障伙伴能够平等、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当中。
编辑/刘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