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到2007年,当时迈克·德 安东尼和菲尼克斯太阳队之中,除了史蒂夫·纳什(Steve Nash)表现出色外,其他一切不足以让人们记住那个时候强调于炮轰战术的球队。人们记住的只是那个被纳什带的飞起的几个小球球员以及不超过十秒钟的一次次快攻。当然,这也就让人们记住了那个脚穿一代zoom BB的纳什。
07年的篮球市场足以让人们觉得眼花缭乱,Nike Shox和Air Max还处在主导地位,而Huarache系列则是排在后位的选择。
横空出世的Zoom BB通过将中底延长至鞋面而消除了笨重感,从而无需任何泡沫或EVA中底。将其与全掌Zoom Air结合使用,可以在响应性和缓冲性之间实现完美的平衡。最后一触即发的牵引力和锁定功能,足以满足每一位后场球员的需求。
那时候的联盟里多是敏捷型的NBA后卫,例如托尼·帕克,杰森·基德和德隆·威廉姆斯,Zoom BB都为其定制了PE版本。这些PE版本中的一些配色随着Foot Locker和Nike在2007年推出的House of Hoops中摆上货架。Zoom BB也是Penny Hardaway参加过NBA比赛中的最后一款。
它的继任者Nike Zoom BB II在一部美剧“无敌金刚”的影响下改变了曾经基础的造型,史蒂夫·纳什(Steve Nash)也是其主要代言人之一。 Zoom BB II的配色也是众多,许多全国高中和大学团队都穿着这双高性能球鞋。
在2008年下半年,耐克发布了Hyperdunk系列,这是高性能篮球鞋发展的下一步。结果,在第三次迭代后,Zoom BB线中断了。 Hyperdunk用合成材料代替了原材料,从而使鞋子更轻,上脚感觉更好。
在其产品系列中,甚至还有升级版,如1.5代,还有很少被人熟知的3代。
整体的造型除了二代之外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于单凭鞋底的话你甚至很难分辨出是哪一代。
但是这双鞋就是在07-08那两年被无数人上脚称赞的一双实战好鞋。
我相信当时买过这一双的人们都还记得第一次上脚时那澎湃的脚感,当时我们称之为“踩屎感”。
以及纹路和鞋底,抓地力堪称变态。
还记得当时还在打全市比赛,我们全队几乎一半以上的球员都选择了这一款球鞋。
不论是室外还是室内,都可以达到你想要的抓地实力。
包裹,防侧翻,场地感,在当时还没有这么专业的时候,只知道这一双鞋可以让我发挥得更好。
在时隔十三年之后,Nike公司又带了BB nxt。
当时初看新闻的时候,甚至还有一丝激动。
毕竟年少时曾今让我飞奔过得球鞋,又有了新的鞋款,冲动到恨不得马上来一双。
本来是在接力hyperdunk以取代其在奥运会上出色的表现,让人们重新接受BB系列,
但是奈何这次的产品在众人眼里却变得无法忍受。
黑绿的配色确实很有科技感,而且就配置而言,3+2也足以说服一些只看纸面的观众。
但是刚开始出谍照的时候,你有怀疑过吗?这是跑鞋还是篮球鞋?
过高的重心,差强人意的包裹和防侧翻,这个还不如当初13年前的那个BB.
抓地力确实一直是BB系列拿得出手的地方,这种不规则的纹理以及材料的使用,所有场地都可以拿下。但是普通的鞋底材料还是在耐磨上面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人们常说买新不买旧,但这一次,新鞋不足以翻车,但是我也绝对不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