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谁

2021年01月24日04:00:02 历史 1849

在小学课本里,我们就曾学习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司马光还很小时,和一群小伙伴在庭院中嬉戏打闹,其中一个人爬上了假山上,因脚底打滑,掉入大水缸中,其他的小伙伴见到后纷纷吓傻了,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谁 - 天天要闻

司马光却镇静自若,不慌不忙地搬上一块石头,朝着水缸砸了过去,在一番暴力之下,这个水缸破了个大洞,小伙伴就此得救。

这个故事表现出了司马光临危不惧,做事果断利落的性格,很多人对故事的真假产生质疑,认为他是后人杜撰的。其实,在《冷斋夜话》中就有这一记载,同样的在《宋史列传九五》中也详细地记载此事。当时的司马光才七岁,就已经比大多数人更出色。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谁 - 天天要闻

相比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贡献,显然砸缸只是一件小事。但宋朝统治者以德行治国,宣传砸缸事件本就是社会的进步。

不过有人问,被司马光救下的孩子,他是什么身份?为何老师从来不告诉我们?其实,司马光的出身比较好,是典型的名门贵族。那么能和他一同玩耍的伙伴,自然不可能是普通人。尤其是在古代这种尊卑次序严重的时期。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谁 - 天天要闻

被救出的孩子,名字叫做上官尚光。他的家庭在光州影响颇为深远,为了感谢司马光当年的帮助,上官家族也是为此送来了不少礼品。

上官尚光其实也很优秀,从小就博览群书,长大后也参加过科举考试,其成绩很是出色,担任了一个地方官。不过上官尚光本人一直渴望能成为朝廷命官,然而却始终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和提拔。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谁 - 天天要闻

官场上抑郁不得志的他,回到故乡之后担任了一名教书先生,并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广为传播,从而代代可以传送。最后,上官家族还将此事写在了族谱内,一直感激着司马光的恩情。

以前的时候,人们总是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是从上官尚光这个人来看,也印证了“君子报恩,十年不晚”一说。直到今天,依然有人不断地质疑“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说什么那个年代没那么大的缸啊,或者是7岁的小孩根本拿不动能砸破缸的石头。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谁 - 天天要闻

但是,这个故事并不是让你们去质疑它的逻辑性合不合理的,而是要告诉你们故事本身蕴涵的道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有人当场哭了?美国白宫国安委裁员“降级” - 天天要闻

有人当场哭了?美国白宫国安委裁员“降级”

据多名消息人士5月23日透露,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开始裁撤人员,计划从数百人减少至数十人,且职能重大“降级”。5月23日,在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走向南草坪准备登机。新华社发大裁员路透社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当天数十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人员被裁,场面混乱,一些人甚至当场哭泣。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
守成之主:唐代宗李豫 - 天天要闻

守成之主: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762-779年),是安史之乱后力挽狂澜的守成之主,却终其一生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淖,其统治时期堪称大唐由盛转衰的缩影。一、李豫之死:积劳成疾的悲剧终局 李豫的去世与长期高压统治密切相
马占鳌降清后清政府对甘肃河州两万回民的安置 - 天天要闻

马占鳌降清后清政府对甘肃河州两万回民的安置

同治十二年十月,清军奉命将肃州(今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的老弱妇女回民集结起来,迁徙到兰州。据左宗棠的《奏稿·安插肃州老弱回民片》记载:“其老弱妇女二千数百名,概行递解兰州。俟臣凯旋,择地安插。现在肃州实无一回羼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