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2020年05月11日11:44:09 历史 1892

钱学森回国月薪只有335元,但他有个特别待遇,连十大元帅都没!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钱学森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钱老的这句话,并非虚言,要不然他也不会主动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艰难回国,投入了百废待举的新国家建设。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钱学森是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的留美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在加州理工学习期间,钱学森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的钱学森,于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在美国享有优厚的生活待遇与先进的科研条件的钱学森,虽然身在异国,却时刻关注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便和夫人蒋英达成统一思想——回国报效国家。由于其曾参与过美国军方的高精尖项目,钱学森夫妇的回国之旅受到美方的重重阻挠,并且,钱学森还因此被关进过美国的监狱。直到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才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得知钱学森离美回国的消息后,美国海军次长丹金布尔无不遗憾地对美国人说:“无论在哪里,钱学森都值5个师。”我们的伟大领袖则说:“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钱学森刚回国时,他每月的工资是335.8元(当时所有人工资并不高,大将的工资是每月425元)。钱学森夫妇除了负担两个孩子外,还要负担父亲钱均夫、蒋英母亲蒋佐梅以及蒋英奶妈的生活,所以,335.8元钱一月的工资,对他们来说是,是够紧张的。后来,由于国内经济的好转,钱学森的工资与补贴有所提升(职务工资350元,学部常务委员的补贴100元,每月共450元),但是,他却不愿享受这样的“高工资”,并向组织提出降薪。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在自己的工资待遇上,都如此谦让,工资之外的奖励金,则更是坚拒不受,全部捐出。比如,1959年、1961年,钱学森两次分别获得了3700元、11568元稿费,他全部捐献了。1957年,苏联送给钱学森2.6万卢布礼金,当时约合1.47万元人民币,这也是一笔巨款,结果钱学森直接全部捐献了。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不爱钱的钱学森,却有着自己的最大追求,那就是他常对人说的:“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钱学森确实以自己的工作赢得了人民的赞赏与世界的肯定,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有人说,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正是因为钱学森在中国导弹、原子弹领域的举足轻重地位,也给他的生活带来高于一般人的风险,敌对势力的黑手,早已悄悄向他举起。1964年,正值“两弹”研制的关键时刻,却出现了特务在食品中投毒案,为此公安部门决定加强对钱学森的保护。为了确保钱学森的生命与饮食安全,除了公安部门给他配备顶级保镖以外,卫生部门还专门给他配备了一位食品化验员。这种特殊待遇,就连当时的十大元帅都没有享受到。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那名食品化验员叫做段恩润,为了时刻能帮助钱老检测食物里是否有有毒物质,段恩润受命在离钱老家不远处组建了化验室,专门用于检测钱老的食品安全。哪怕是每一片茶叶,他都会经过仔细的化验才会放心让钱老食用。段恩润一共陪伴钱老度过了6个春夏秋冬,在这6年里,他兢兢业业的照顾着钱老及钱老一家人的生活起居,6年里,他没有给敌人留下一丝可以下手的机会。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钱学森,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攻关中。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 天天要闻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皇太极驾崩后的1644年,大清帝国迎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各拥重兵,八旗中半数的支持使得二人势均力敌。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却倾向了年仅六岁的福临。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 天天要闻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龙颜大悦 耶律德光)辽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来信之后,他的心情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开心坏了。自己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遍草原大漠无敌手,可只要南下,总是吃亏,很大一部分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 天天要闻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近日发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学苑、航港南苑、经开苑、文华苑、永盛苑、广惠苑6个院区,3543套房源。详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卢洛高速卢氏段即将通车!节省约1小时车程卢洛高速(卢氏...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 天天要闻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文/孙野借刀杀人小周郎,假请诸葛去劫粮。强中更有强中手,毒辣奸计变黄粱。注:黄粱——这里是引申义,即黄粱梦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维孔明,说他足智多谋,请他去带兵偷袭曹操粮草。曹操向来是偷袭别人粮草的主,肯定戒备森严,这不是让诸葛亮白白送死吗!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 天天要闻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爱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第七个女儿。盛宣怀官做得大,以帮助李鸿章办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时已经官居邮传部尚书,生意做得更大。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