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2025年06月15日21:00:24 历史 1404

一边是声势浩大的阅兵,一边是“no kings”(不要国王)的抗议,特朗普的79岁生日,过得实在“精彩”。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特朗普隔着防弹玻璃,向游行队伍敬礼。


当地时间6月14日美国政府在首都华盛顿举行阅兵式,纪念美国陆军成立250周年。巧的是,当天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79岁生日。据美国官方的说法,总统此次阅兵是为了向美国军队致敬,而不是向他自己致敬。但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来看,这场庆祝早已超出原计划。据美媒报道,按照原计划,这场纪念活动并不包含阅兵,阅兵是两个月前才加入的。


虽然由于天气原因,活动提前举行,原计划的f-22战斗机飞行表演等也因天气原因取消,但阅兵场面依然壮观。当特朗普抵达现场时,现场鸣放了21响礼炮。礼炮响起时,现场人群开始高唱“祝你生日快乐”。


在阅兵活动中,有美国陆军将近7000名士兵以及150辆军车参与,包括25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28辆装甲车等。美国陆军士兵身着各个时期的服饰,沿着华盛顿特区的宪法大道行进,展现了美国陆军不同时期的历史,装备也按照年代排列。而除了阅兵,还有音乐会、烟火表演、nfl球员表演、健身比赛等活动,活动遍布国会山公园。美国陆军预计,纪念活动可能会有多达20万人参与。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ch-47直升机飞过华盛顿纪念碑旁的美国国旗。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阅兵之后,华盛顿纪念碑附近举行烟火表演。


根据此前五角大楼透露的整体方案,整场阅兵式的最高预算可能达4500万美元。这在特朗普削减联邦政府成本的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有批评人士称游行是一种浪费。而民主党则批评,特朗普的这种阅兵是一种专制行为。据美媒报道,约有6成美国人认为这场阅兵游行“没有好好利用”政府资金。还有示威者举着标语“这些钱本可以用来为退伍军人提供餐食”。


特朗普的“念念不忘”,引发“和平时期的特例”


美国上一次阅兵还是在34年前,也就是在1991年6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为乔治·布什,那次阅兵旨在纪念海湾战争的胜利。美国的阅兵一般是与战争有关,在其他纪念日、庆祝日则很少阅兵。因此,这次的阅兵活动属于特例。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法国总统马克龙曾邀请他参加2017年的法国国庆日(巴士底日)阅兵。回国后,特朗普在谈到马克龙时说,也提到自己对阅兵很满意,并表示自己也想要一个。可以说,这次的阅兵仪式,让特朗普心愿得偿,阅兵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地图麻了”!


而与“生日快乐”的气氛完全相反的,是“不要国王”的声浪。同一天,全美50个州举行了超2000场“不要国王”示威活动,抗议“威权主义、亿万富翁至上、政治和民主军事化”。


在洛杉矶,有超过20000人参加游行。在纽约、休斯敦等地,人们走上街头,高喊“没有法治就没有和平”“关闭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等口号。在费城,数千人聚集在市中心,人们举着抗议标语,上面写着“打击寡头政治”和“驱逐小墨索里尼”。部分地区抗议现场发生冲突,有示威者向警方投掷石块等物品。在盐湖城市中心举行的游行中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一人受重伤。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抗议组织者此前制作的“抗议地图”。


美国媒体说,抗议之所以选择14日进行,是为了与阅兵式形成对立之势。有美国媒体将直播画面变成双屏:一边是美国阅兵式,一边是数十万人涌上街头抗议。同一时空,不同画面,美国独特的“风景线”,映射出难以调和的美国结构性矛盾。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美联社直播画面。(来源:环球网)


就连特朗普的侄女玛丽·特朗普也看不下去了。她批评阅兵活动,“周六,我想我们又将面临一次考验。周六,唐纳德将举行阅兵式来纪念自己,可能是因为他知道没人会这么做。” 


美国东北大学政治学教授科斯塔斯•帕纳戈波洛斯(costas panagopoulos)表示 “我认为很多美国人在观看这场阅兵式时会感到尴尬,因为它会给人一种特朗普私人军事阅兵的感觉。”他还表示,“当街头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时,确实存在发生政治暴力的危险。”


而就在阅兵前夜,美国的盟友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空袭,地区局势陡然升温。所以特朗普此次阅兵,除了有开“生日派对”之嫌,也被普遍解读为对内震慑、对外示威的双重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抗议活动当天,一起发生在明尼苏达州的政治暗杀事件震动全美。民主党州参议员霍夫曼(sen. hoffman)遇刺身亡,另一位州众议员霍特曼(rep. hortman)身受重伤。州长蒂姆·沃尔兹(tim walz)谴责此案为“出于政治动机的谋杀”,并紧急取消该州原定的所有“no kings(不要国王)”抗议活动。特朗普也发表声明谴责暴力事件,强调:“这种可怕的暴力在美国将被坚决打击。”


强权、暗杀、抗议、镇压·····……这个周末,美国在烟花升空的欢呼中和烟雾弹、催泪弹下的哭喊声中度过,在这两种声音交织下,特朗普的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而这些声音会不会像之前的那颗子弹一样,穿透他的耳朵,让他再次“血流满面”呢?


特朗普阅兵,左耳听“生日快乐”,右耳听“不要国王” - 天天要闻




作者丨刘莹

排版丨季靳玮

编辑丨郭永佶

审校丨宋菁菁

监制丨王云霞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 天天要闻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剧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钻进一口大水缸里,她准备从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为前几天她就是从这水缸来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这口大缸,穿越女高兴坏了,毕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难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监住在一起,没有风扇,没有蚊香,呼噜声此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当地时间7月6日傍晚,第二批从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疏散撤离的当地居民已乘坐轮渡抵达鹿儿岛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离的人员为恶石岛的31名居民和小宝岛的15名居民,合计46人。当地目前采取自愿疏散撤离的原则。截至6日,恶石岛尚有23名居民,小宝岛尚有41名居民。如今后仍有居民希望离开,当地政府将考虑进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 天天要闻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6日讯7月5日,20多名来自阿根廷的大学生、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等外宾走进红巷,参观中共五大旧址、农讲所和毛泽东旧居。据了解,他们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国际暑期学校成员,在武汉开启为期两周的学术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 天天要闻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于7月3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这是山东舰首次赴港也是继辽宁舰后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第二次访港巨舰破浪而来、气势磅礴“航母热”燃爆香江线上发放参观票全部约满7月5日下午两位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老战士...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 天天要闻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7月4日开始,“日本末世预言”“日本将发生毁灭性地震”的消息,逐渐霸榜社交媒体平台。该网传内容引发大量关注。7月5日凌晨4时,日本全国紧急地震速报的视频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万人蹲点观看。如今,预言时间点已过,“毁灭性大地震”没有应验,仅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附近海域5日发生5.4级地震。经确认,岛上未有人员伤...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 天天要闻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来源:石阡党建、政事儿贵州铜仁市“石阡党建”微信公众号7月6日消息,近日,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走访看望慰问部分老干部。上述信息显示,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史麒麟,已兼任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