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的两个外甥女lindsey和jean,与梁秀金的女儿黄婉琼紧紧相拥。 记者 陈嘉新 摄
lindsey(中)、jean(左二)和方励(右二)与本报记者合影。 记者 陈嘉新 摄
三人在鼓浪屿合影。 记者 吴嘉诚 摄
相关报道
一段充满爱的故事,跨越了83年时光。“亲人,我们回来了!”二战时,英国士兵约翰和厦门姑娘梁秀金的跨国情缘昨日迎来了续集,约翰的两个外甥女lindsey和jean 抵达厦门,与梁秀金的女儿黄婉琼紧紧拥抱在一起。至此,这场跨越山海的寻亲之旅,在厦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去年9月13日,厦门晚报刊发《厦门梁素琴,你认识吗?》,报道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官方发布“寻亲公告”,帮助英国士兵约翰的两个外甥女寻找她们的中国舅妈梁素琴(编者注:在寻找中发现本名为梁秀金),牵出一段跨越80多年的动人故事。在本报记者和市民网友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两天时间就找到了梁秀金的独生女黄婉琼。约翰的两个外甥女lindsey和jean得知找到梁秀金的后人时非常惊喜,从那一刻开始,姐妹俩就希望能到厦门与舅妈的女儿相见,并寻访舅妈生活过的足迹。
此次姐妹俩受邀参加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活动。这座铭刻跨国大爱的纪念碑,近日在舟山市普陀区东极镇青浜岛揭幕,姐妹俩和其他16名从英国远道而来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英军战俘后代,以及东极渔民后代一起参加了活动。
活动结束后,她们昨天来到厦门,与黄婉琼相见。《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也在现场见证了三人相见的感人画面。“我太激动了,几乎要哭了!”lindsey来到厦门后说。jean则感慨:“来到这里太不可思议了!我从未想过能实现。我们等了很久,现在感觉难以置信,能见到她的家人太棒了!”
今天上午,黄婉琼和儿子、孙女带着lindsey和jean以及方励,踏上鼓浪屿,寻访梁秀金生活过的足迹。
“现在我们是一生的朋友了,我们建立了联结。这件事在中英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桥。这是一个闭环,很圆满。”lindsey和jean说道。
特写
英国外甥女踏上琴岛
寻访中国舅妈的足迹
5月23日,lindsey和jean来到黄婉琼家中,看到墙上挂着舅妈梁秀金的几张照片。“我记得一张照片,是她在学校里吃三明治的,当时的她好年轻、好可爱!”lindsey立刻对黄婉琼表示,自己想更多地了解舅妈的故事。黄婉琼也不吝分享,她说,妈妈英文说得很好,是游泳和排球健将。当听说舅妈常在鼓浪屿沙滩打排球,两位英国外甥女都露出了惊讶、夸赞的表情。
“来我家能看到妈妈的痕迹。她抱我的那张照片,是在鼓浪屿港仔后一带拍的,当时我太小了。”黄婉琼介绍。两位外甥女赞叹舅妈当年放弃巨额抚恤金,将这笔钱留给约翰的英国家人。对此,黄婉琼坦言:“对于这件事情,我一点也不意外。她不爱跟人计较,心很宽。”
据黄婉琼介绍,梁秀金在家中排行第八,国外亲戚称她为“八姨婆”。lindsey感叹:“原来她不是最小的。”
今天上午,黄婉琼带着lindsey和jean,在鼓浪屿探访梁秀金生活过的地方。她们来到菽庄花园,黄婉琼指着一旁的港仔后海域说:“我妈妈以前就是在这里游泳的。”“鼓浪屿太美了,厦门太美了!在这里,我真的感受到了这份感情的珍贵,更加了解梁秀金!”lindsey 和jean说道。
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听海演奏厅”,本报记者为她们现场演奏了肖邦和巴赫的钢琴曲。透过钢琴边的落地窗,黄婉琼指向自己妈妈居住过的地方,与lindsey和jean再一次紧紧地靠在一起。
此次来厦,lindsey和jean免费入住鼓浪屿鼓疗度假酒店。去年9月,酒店总经理沈庆铭看到本报相关报道后特别感动,表示如果约翰的外甥女来厦,将邀请她们免费入住。“这既能让外地客人感受到厦门的美好与友好,也能为这座城市增添一份温暖。”沈庆铭说道。(记者 林晓云)
声音
《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
厦门晚报帮了大忙
去年我们找到梁秀金,厦门晚报帮了大忙。去年我和她们(lindsey和jean)交流时,说找到梁秀金了,她们特别惊喜。
最初我们误以为梁秀金在香港,所以将名字leung sou kam译为“梁素琴”,这是根据粤语发音找香港朋友翻译的结果。多亏厦门晚报协助,我看到你们的报道有一个“梁秀金”的名字,看到这个“金”字,我就知道没找错。因为leung sou kam用粤语可以叫“梁素琴”,用闽南话可以叫“梁秀金”。
我清楚地记得,那张用来寻人的照片背后,有约翰的字迹“goldy”,“金”就是gold,肯定不会错了。之后,很快确认梁秀金生前住在鼓浪屿,并找到了她的女儿黄婉琼。从那时起,约翰的姐姐和妹妹的女儿(即lindsey和jean),就一直盼望着来中国追寻舅妈的足迹。
(文字:厦门晚报记者 林晓云 龚小莞 视频:厦门日报记者 杨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