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2025年06月15日21:50:24 历史 3673

文| 春秋玉史

编辑| 春秋玉史

«——【·前言·】——

在2月1号的时候,特朗普刚开启第二个任期就开始搞事情,一上台就下达命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一成的关税,硬生生挑起中美贸易战。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这一举动,迅速波及全球,特朗普似乎笃信凭借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和影响力,能够像他第一个任期发动贸易战时一样,迅速集结盟友,形成对中国的围堵之势。

而这一次,现实却给特朗普来了个大反转,国际社会并未如他所愿,纷纷选择冷眼旁观,甚至带着几分戏谑的意味,坐等这场大戏的上演。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谁都没想到,在贸易战的节骨眼上,第一个站出来力挺中国的,居然是东盟的一个国家,到底是哪个国家这么仗义呢?

特朗普心心念念的 “大家团结一心,就能无往不胜” 的画面并没有出现,反而是各国的反应又微妙又复杂,这根本不像是一场大张旗鼓的 “围攻”,倒更像是一场静悄悄的 “较量”。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先说说俄罗斯,它被乌克兰的事儿搞得焦头烂额,正和西方在地缘政治上争得不可开交,美国和它的盟友步步紧逼,俄罗斯的全部心思都在欧洲战场上,哪还有精力去管中美在大洋那头的贸易摩擦呀。

说到伊朗,它和美国的矛盾由来已久,川普更是下狠手,采用 “极限施压” 的手段,妄图断掉伊朗的石油出口,禁止武器供应,就是想把伊朗孤立无援 。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面对中美贸易战,那可是小心翼翼的,前首相石破茂嘴上跟着美国说些支持的话,可行动上却磨磨蹭蹭的。

因为中国是日本重要的经济伙伴,要是得罪了中国,对日本可没好处,所以日本就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玩着那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平衡游戏,光说不做,让人摸不着头脑。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韩国眼下国内的政治局势那叫一个混乱不堪,尹锡悦搞出来的那些政治风波,把韩国政府搅得焦头烂额,整天忙着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内部事务,根本抽不出精力去顾及国际上的事儿了。

印度的莫迪总理,一直以精明的 “骑墙” 手段出名,特朗普好几次公开说莫迪要去美国访问,可莫迪自己一直没给个准话,在中美贸易战这件事上,莫迪也是先看着局势发展,等着做对印度最有利的选择。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沙特贸易战突然爆发,它好像还没回过神来,一直迷迷糊糊的,各个国家要么忙着自己的事儿,要么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反正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敏感时候公开表明站在哪一边。

这和特朗普想象中 “盟友们都围过来,一起对抗中国” 的场景完全不一样,也说明这场贸易战以后会怎么发展,谁都不知道。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马来西亚的力挺

当全世界其他国家都在观望,不敢轻易行动的时候,有个东南亚的小国家 —— 马来西亚,做了一件让人特别意外的事儿。

2 月 4 号,就在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政策采取反制措施的同一天,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站出来公开说,要加强和中国、俄罗斯、巴西这些国家的贸易合作,可不想干等着被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安瓦尔这番话,让美国单边主义碰了一鼻子灰,在大家都不吭声时,马来西亚勇敢支持中国,背后是胆量和智慧的双重支撑。

安瓦尔做出这个决定,前前后后考虑了好多事情,在现在这么复杂的国际环境里,这对马来西亚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从经济层面看,中国对马来西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始终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马来西亚全年贸易总额里,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和中国的贸易。

另外,马来西亚国内老百姓的想法也支持安瓦尔的这个决定,调查发现,84% 的马来西亚人都觉得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关系很不错,大家对中国印象很好。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马来西亚做出这个决策,东盟的整体发展计划起到了关键作用,东盟不像欧盟,东盟国家更看重携手合作、共同获利,也十分在意地区内部的和谐团结。

美国一直在想办法挑拨离间,想把东盟分裂开,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就更明白和中国加强合作有多重要了,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抵抗外部的风险,一起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还有,马来西亚的邻国菲律宾的经历也给它提了个醒,菲律宾一直跟着美国走,可没得到什么实际好处,还欠了一屁股债,在国际上也没什么真正的地位。

马来西亚从菲律宾的事儿里明白,小国家在大国之间的争斗里,不能只依靠某一个大国,必须保持独立自主,才能在夹缝里生存和发展。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最后,美国一直给人 “画大饼”,却不兑现,也让马来西亚很失望,美国老是跟盟友说会给各种好处,但很少真的做到。

从说 “全面支持” 到 “经济再平衡”,美国的承诺一次又一次落空,这让东盟国家慢慢明白,靠美国的空头支票,还不如抓住中国提供的实实在在的合作机会。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安瓦尔知道,美国鼓吹的 “印太战略” 和搞军备竞赛,只会让地区局势更紧张,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点好处都没有。

美国承诺的那些好处,最后都成了空话,东盟国家最想要的,就是国家能安稳,能一直发展进步,可不想有纷争和战争。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中国带来的合作机会,正中马来西亚下怀,“一带一路” 倡议给沿线国家送去了发展的春风,马来西亚加入后,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

美国挥舞着关税大棒来打压中国,可中国可不会默默忍受,马上就采取了一系列又准又有力的反制措施。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面对美国挑衅,中国没手软,加征关税、限制美国产业出口,一招一式都精准有力,这可不是冲动回击,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布局。

中国选的反制目标,都是对美国经济影响很大的产业,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削弱美国的优势,让它没办法,只能回到谈判桌上来好好谈。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和特朗普在媒体上各种作秀不一样,中国的反击特别沉稳、理智,我们没有到处宣扬,而是踏踏实实地用实际行动,让大家看到我们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

特朗普被媒体追问的时候,装作不在乎地说 “没关系”,可他越是这样假装镇定,就越显得他的策略出了问题,他本来以为还能像以前一样,靠施压让中国屈服,没想到这次中国的反击又快又厉害。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中美贸易战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全球国家都得参与的 “站队游戏”,每个国家都得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美国经常用强硬的手段,想逼其他国家表明立场。

但这种做法越来越不被大家接受了,现在好多国家都发现,美国承诺的事儿常常兑现不了,而且它只考虑自己,不管别人的利益,老是伤害其他国家。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是携手共进、共同获利的契机,始终保持开放,愿与各国一起把握发展机遇,“一带一路” 倡议让沿线国家收获满满,还激活了世界经济发展。

安瓦尔的抉择,不仅是马来西亚的胜利,也是所有追求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国家的胜利,这事儿不单是贸易上的较量,更是关乎未来方向、选择的大挑战。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而马来西亚,用它的智慧和勇气,为这场大戏献上了一个精彩的开场,世界舞台的中心,正逐渐转向东方,紧跟时代脚步、携手共利的国家,定能拥抱美好未来。

参考资料

人民政协网: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环球时报热点:马来西亚总理:将采取积极措施与中国等国建立贸易关系,而非等待美潜在关税负面影响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中国青年报:美国加征关税,中方反制有理有节

中美互出重拳后,俄伊日韩还在观望,第一个力挺中国的邻国已出现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 天天要闻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中国日报7月7日电,以"本土根基与人类情怀"为主题的"水乡生态 文学点亮"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近日在盐城草房子文学馆举行,标志着"我心中的乐园——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中共盐城市盐都区委宣传部主办,江苏大纵湖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盐都,这片位于长三...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天天要闻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明明比长江短,为何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像中国一样,独占两条河流究竟有多难?黄河vs长江数据显示,黄河全长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长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长江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574亿立方米的16.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天天要闻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不可一世的日军进逼山西“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义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军指挥部向115师下达了作战命令。于是,朱德电令第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八路军第115师主力由红一军改编,在平型关战斗中投入...
“80后”县长戴吉国,主动投案!他曾要求下属不当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闻

“80后”县长戴吉国,主动投案!他曾要求下属不当反面案例“主角”

据云南玉溪市纪委监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华宁县委副书记、县长戴吉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戴吉国(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戴吉国,男,汉族,1982年8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戴吉国历任江川县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团江川县委副书记、书记、青联主席,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