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领土面积约为35.74万平方公里。要知道我国一个云南省就有39万平方公里。可就是这样一个还没我国云南省大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却一点都不小。德国全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人作为德国的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德意志民族是古代日耳曼人中一些部族经过长期融合形成的。日耳曼人最早是古罗马人对生活在莱茵河、易北河一带所有民族的统称。日耳曼人内部又存在法兰克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盎格鲁人、萨克森人等诸多分支。
从公元3世纪起日耳曼各部落跟商量好似的如潮水般涌入罗马帝国境内:什么法兰克人、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汪达尔人纷纷在昔日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这些日耳曼人国家中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在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的疆域囊括了今天大部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低地国家以及意大利的一个地区和许多边界地区。公元843年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把帝国分成三块:西边那块后来成了法兰西,中间那块后来成了意大利,东边那块后来成了德意志。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被诸侯们拥戴为 "德意志国王"。
这位亨利一世的儿子奥托一世可是个牛人:奥托继位后先是波希米亚(今捷克)公爵对自己称臣纳贡,接着又胖揍了如今匈牙利人的祖先马扎尔人。公元962年奥托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加冕为 "德意志皇帝" 称号。奥托一世开创的这个帝国被称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听着是不是很牛逼?可若干年后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这样评价神圣罗马帝国的:“这个帝国既不神圣,也跟罗马没关系,而且压根就不算个帝国!”所谓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其实就是一个诸侯林立的 "散装国家":德意志境内一度出现过390个公国、侯国、贵族领地、骑士领地割据一方的现象。
皇帝说话有时还没诸侯放个屁管用。德意志皇帝的权力不仅受到地方诸侯的制约,而且还受到教会势力的钳制。公元1054年即位的亨利四世皇帝为了跟教皇抢权力遭到一大批诸侯贵族反对。扛不住压力的亨利四世大冬天穿着破衣服在卡诺莎城堡跪了三天三夜向教皇请罪忏悔。别看此时亨利低三下四在教皇面前装孙子,但人家其实是学越王勾践玩卧薪尝胆。经历此番屈辱的亨利四世知耻后勇回去攒够实力就把教皇打得抱头鼠窜。"卡诺莎之辱" 后来成了德国版 "卧薪尝胆"。德国人没事就把这个典故拎出来教育后人:"记住!咱祖上受过这罪!"
亨利四世战胜教皇只是暂时的。在此之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仍长期受制于封建领主和教会势力。1517年德意志一个名为马丁·路德的神学家撰写了旨在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认为世人只要发自内心尊崇上帝即可,而不需要借助教会与上帝沟通。一些德意志邦国逐渐就接受了马丁·路德的新学说。旧教和新教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终于在1618年引发了战争,后来这场战争由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蔓延席卷到整个欧洲。在这场长达三十年的战争期间德意志沦为了主战场。
战后欧洲列强制定了旨在维持欧洲大陆地缘均势体系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这一体系之下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被固定下来。这时德意志皇帝的头衔也逐渐落入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德意志诸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手中。1804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弗朗茨二世在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压力下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从此德意志地区连名义上理论上的共主也不复存在。征服者拿破仑的蹂躏加重了德意志的屈辱,但却把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传播到了德意志。潜藏在德意志人心中的民族主义开始被唤醒。
歌德、席勒等德意志诗人们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贝多芬、瓦格纳等德意志音乐家用音符抒发抗争的激情,康德、黑格尔等德意志哲学家用理念激发至高无上的国家崇拜,李斯特、罗雪尔等德意志经济学家尝试为未来的统一国家勾画经济蓝图......此时德意志境内的邦国已由300多个锐减到34个。在这34个邦国中普鲁士和奥地利脱颖而出成为最有希望统一德意志的两个邦国。奥地利地盘大、人口多,但架不住国内民族太杂跟个大杂烩似的;普鲁士则抱紧工业革命的大腿,闷发展军工和铁路在短短几十年内就成了 "德意志肌肉男"。
1834年1月1日18个德意志邦国加入了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以普鲁士为中心的铁路网使关税同盟区被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中期关税同盟地区的工业总产量在整个欧洲仅次于英、法排名第三位。1862年普鲁士来了个硬核首相俾斯麦。他一上台就放出狠话:"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只能用铁和血来解决!" 他先是联合奥地利揍了丹麦抢回石勒苏益格地区,接着转过头就跟奥地利翻了脸 ——1866年的普奥战争被硬生生打成了一场"科技碾压局"。
此战中普鲁士用铁路快速运兵,用电报指挥作战,用后装枪狂扫奥军......战后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而普鲁士则成了德意志众多邦国新的带头大哥。普奥战争让世人见识到了普鲁士的高效的铁路运输系统、军工研发生产体系和总参谋部指挥体系结合起来的强大威力。1871年普鲁士又依靠这种强大威力战胜了法国。这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德国作为统一民族国家的历史严格意义上就应当从这时算起。在此之前德意志只是一种地理文化概念,而并没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德意志第二帝国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国家:普法战争使德国得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以及50亿法郎的赔款。当时德国领土面积约为54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500万。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当时的欧洲是仅次于俄国的第二人口大国。统一后的德国在人口、工业产量、铁路里程等方面都超过了老牌欧陆霸主法国。最绝的是普鲁士早早就搞了义务教育:1870年普鲁士儿童入学率达97.5%放眼全球都是 "学霸级" 存在。受过系统教育的高素质国民群体为德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基础。
搭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快车的德国用40年时间走完了之前英国用80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路程。20 世纪初德国工业产值超越英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尴尬的是全世界的殖民地早被英、法等老牌列强瓜分完了。德国只能攥着拳头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地盘。这引起了与英、法等老牌列强的矛盾并最终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时的德国陆军号称 "地表最强":81万大军配着克虏伯大炮。当时的德国海军也能跟英国皇家海军掰手腕。可在英、法、俄三面围殴下德国最终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争。
一战使德国丢失了13.5%左右的领土和所有殖民地,还背上了巨额赔款、受到严格的军备限制。不甘失败的德国在20年后又发动了一场世界大战。这次德国输得更惨:两次世界大战下来德国损失了约33.8%的领土,剩下的领土则被美、苏、英、法四大战胜国分区占领。在随后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德国被拆分为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德国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有一股打不垮的韧性。二战后的德国看起来被炸成了一片废墟,但其实德国的工业、科技基础还是保留了下来。战火只是摧毁了有形的厂房、机器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
可德国在战前积累的技术、人才等无形优势却并没被摧毁。无论东德还是西德都是美苏争霸的最前线。因此苏联和美国为了显示自己阵营的优势都对德国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建设。西德抱上美国大腿搞市场经济在1950年代就创造了欧洲经济奇迹;东德跟着苏联混居然也能在社会主义阵营里拿GDP第一妥妥的 "冷战卷王"。199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更是彻底放飞自我:一方面跟法国和解联手搞出欧盟用经济手段实现了希特勒用武力没做到的 "欧洲统一";另一方面闷头搞技术终于在2013年推出 "工业 4.0"直接把制造业玩成了 "智能剧本杀"。
现在的德国已是全球第三大制造国:巴斯夫化工、大众汽车、西门子电气都是行业扛把子,豹2 坦克、燃气轮机都是顶级硬货。德国在纳米技术、可再生能源领域玩得飞起。如今的德国满大街都是会聊天的智能工厂。最让人服气的是德国人的 "反思精神":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天一跪把德国从 "战争罪犯" 变成了 "浪子回头金不换"。德国通过对战争罪行的深刻反思让欧洲和世界重新接纳了自己。现在的德国靠经济和文化在欧洲充当话事人。当年用枪炮没办到的事儿,如今用欧元和汽车办到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可以总结一下德意志民族的"人设" 了。以制造业享誉全球的德国给人的印象的是理工能力出众: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全世界的知名汽车品牌几乎被德国占据了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德国的文学和哲学作品也自成一派享誉全球,甚至可以说从黑格尔、尼采一直到马克思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石。德国人有时严谨认真到让人怀疑他们是否患有极致强迫症:在喝啤酒要按19世纪的《纯净法》来只许用水、麦芽、啤酒花;修路铺砖要拿尺子量缝隙;垃圾分类能搞出10种不同的垃圾桶,甚至连葱皮和香蕉皮都要分开扔......
在德国火车晚点五分钟就会被人投诉;德国人约好三点见面绝不会等你到三点零一分。可看似如此严肃古板的德国人内心却充满冷幽默:他们会把 "啤酒肚" 叫 "巴伐利亚发动机",把堵车叫 "高速公路停车场"。这样冷不丁来一句能把人笑出腹肌。过去的1000多年间德国从部落混战到帝国崛起、从两次战败到再次称霸欧洲的历程就像一部热血爽文。德国人用铁血和眼泪写就历史,用严谨和创新征服世界。希望大家下次看到马路上的宝马、奔驰或者喝到德国啤酒时能想起德意志民族的传奇经历—— 毕竟能把一手 "小牌" 打成 "王炸" 的放眼全球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