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5年05月11日00:02:06 历史 1652

伊犁河谷,这个名字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也许有点陌生,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土地之一。清朝末年,政府为了把伊犁河谷从沙俄手里要回来,哪怕国库空虚,也硬是掏出900万卢布做赔款。这种做法,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为什么偏偏伊犁河谷能让中国咬牙也要收回?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分量?

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为了一块西北边陲的土地,举全国之力去要回来,这背后的理由绝不是一句“领土神圣”这么简单。

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一、

伊犁河谷在中国新疆的西北部,三面环山,一面开口向西。说起新疆,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戈壁、沙漠、风沙漫天,可伊犁河谷恰恰相反,被称为“塞外江南”“中亚绿洲”。这里年降水量能有四五百毫米,比新疆大部分地方都湿润,水草丰茂,气候宜人,是整个西部最富庶、最宜居的地方之一。

伊犁河谷的面积有五万六千多平方公里,耕地、草原和森林加起来几千万亩。这里的伊犁河,是新疆流量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130亿立方米,靠着天山雪水和充沛的降雨,把大地养得郁郁葱葱。新疆大部分地方缺水,伊犁河谷却因为河流和山地交错,成了一块天然的粮仓、牧场和生态屏障。

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这里不仅能种粮食、棉花,还能养牛羊,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到让人羡慕。有人说,“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真不是夸张。夏天的伊犁,花海草原,牛羊成群,像极了瑞士;冬天则白雪皑皑,景色迷人。可以说,这里是新疆的“绿心脏”,稳住了新疆的生态和经济基本盘。

伊犁河谷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这里发现了86种矿藏,光煤炭储量就有300亿吨,被称为“煤都”。锡、铁、锰、金等金属矿也不缺,是新疆重要的工业基地。无论是农业、牧业还是工业,伊犁河谷都能撑起大半个新疆。

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二、

伊犁河谷为什么会丢?这事还要从19世纪中叶说起。那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太平天国、捻军等起义不断,清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新疆当地,阿古柏趁乱割据,沙俄看准机会,于1871年大举进兵,占据了伊犁河谷。沙俄表面上说是“代为收复”,实际上修堡垒、驻军队,根本不打算还。

当时朝廷里有两派意见:有人觉得新疆太远、地广人稀,不如放弃省心;有人却认为,伊犁河谷丢了,整个西北边防就没了保障。左宗棠就是坚定的“主战派”。他反复上奏,强调新疆和伊犁的战略地位:“伊犁一失,疆陲无险可守。”他认为,丢掉伊犁,西北门户就洞开,国家安全根本无从谈起。

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1876年,左宗棠率大军“抬棺出征”,横穿戈壁沙漠,先平定了南疆北疆的叛乱。1877年,阿古柏被剿灭,新疆大部收复,可伊犁河谷仍在沙俄手中。清朝派崇厚去和沙俄谈判,结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不仅要割地,还要赔钱。左宗棠等人大力反对,主张“宁可一战”。清政府在压力下收回成命,改派曾纪泽继续谈判。

最终,经过艰苦谈判和军事威慑,1881年签下了《伊犁条约》:中国付出900万卢布赔款,沙俄归还伊犁河谷上游等核心区域。虽然没能全部收回,但至少保住了最重要的一块。这900万卢布,折合当时白银大约3000万两,几乎掏空了国库。清政府宁愿勒紧裤腰带,也要把伊犁河谷拿回来,这背后,是对国家安全、民族大义和历史责任的深刻认知。

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三、

伊犁河谷是新疆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它连通南疆和北疆,是中国通向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桥头堡。独库公路、伊犁河谷铁路等交通干线,都以这里为枢纽。若伊犁河谷被分割,南北疆的联系就变得异常困难,整个新疆的完整和稳定都会受到威胁。

同时,这里是西北边防的前线。左宗棠说得很明白:丢了伊犁,西北门户洞开,外敌可以长驱直入。中国历史上屡次被外敌侵扰,根本原因就是边疆门户失守。伊犁河谷作为天然屏障,把重要战略纵深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有了安全感。

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伊犁河谷的水土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畜牧业,都堪称西北第一。这里能自给自足,还能反哺全疆,甚至为全国提供重要资源。无论是粮食、牛羊肉、煤炭还是金属,这里都能大量产出。对新疆、西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伊犁河谷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在这里世代繁衍。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既有丝绸之路东西交流的印记,也有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融合。伊宁霍城昭苏等地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是新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典范。

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最怕的就是民族分裂和边疆动荡。伊犁河谷的安定,是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多民族团结的缩影。保护好这里,就是守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根本。

放到今天看,伊犁河谷依然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进出中亚、俄罗斯、欧洲的铁路和公路大通道,大多要经过这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伊犁河谷成了中国和中亚、西亚、欧洲合作交流的重要枢纽。谁掌握了这片要地,谁就掌握了中国向西发展的主动权。

即使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伊犁河谷,就是这样一块天赐的宝地。它有着新疆最美的山水、最富庶的土地、最丰富的资源、最复杂的民族融合和最重要的战略地位。哪怕是国库空虚、哪怕要付出900万卢布的赔款,中国也要把它收回来。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对民族命运、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深思熟虑。正因为有这样的坚守,今天的中国才能站得更稳、行得更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生于1990年,陈江被查 - 天天要闻

生于1990年,陈江被查

清廉海南网5月9日消息,万宁市山根镇党委书记陈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万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陈江(资料图)4月29日,陈江因涉嫌违法违纪,辞去万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公开简历显示,陈江,男,1990年5月出生,汉族,海南万宁人,大学学历,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12月参加工作,2008年5...
正厅级阚吉林,职务调整 - 天天要闻

正厅级阚吉林,职务调整

重庆市民政局网站“领导信息”一栏最新信息显示,阚吉林现任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阚吉林(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阚吉林,男,汉族,1969年11月生,大学、工程硕士,中共党员。他历任:重庆市纪委办公厅副主任;重庆市开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县委党校校长,县编委会主任;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重庆市渝北...
尹中卿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尹中卿同志逝世

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消息,5月8日上午,尹中卿校友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2025年4月27日,武汉大学经济系78级校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同志,因病于2025年4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尹中卿(资料图)据介绍,尹中卿,男,汉族,1959年2月出生,河南桐柏人。1978至1985年,尹中...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 天天要闻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1932年5月10日汪精卫电上海市商会称,沪案并未接受任何秘密条件。行政院派殷汝耕等为上海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