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40年光棍的大伯娶了邻村的傻婆娘被人笑话,晚年生活却羡煞旁人

2025年05月10日05:03:04 历史 1278

晚来的幸福

"李大伯是傻子,傻子找了个傻婆娘,瞧这对活宝!"村口的大喇叭刚喊完上工,街坊邻居的笑声就传遍了整个砖窑村。

我把铁锹往肩上一扛,装作没听见,继续朝着生产队走去。

这样的闲言碎语,我李存福听了大半辈子,早就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

我今年六十有二,在砖窑村已经扎根了一辈子。四十年的光棍生涯,给我刻下了深深的孤独印记。

那是1966年,我刚满二十岁,身板结实,脸庞方正,村里有不少姑娘偷瞄我。我爹托族里的李婶子给我说了门亲事,对方是隔壁坡头村的姑娘,长得水灵,人也勤快。

正当我憧憬着新生活的时候,文革开始了。

"打倒地主阶级!""打倒资本主义走狗!"一夜之间,我成了"地主后代",成了"黑五类子女"。因为我爷爷解放前有十几亩薄地,还雇过两个短工。

那天,我被拉到村口的批斗大会上,头上戴着高帽子,脖子上挂着"地主后代"的牌子,被按着头跪在地上。村里人轮番上前批判我这个"阶级敌人",有的还往我脸上吐口水。

唾沫星子落在脸上,我不敢擦,只能任由它们顺着脸颊流下来,滴在土地上。

那个本该来见我的姑娘,站在人群后面,低着头,悄悄地走了。后来听说,她嫁给了公社会计。

那些年,哪个姑娘敢嫁给我这样的"黑五类"?婚事就这么黄了。

记得最苦的时候,全村人都在公社食堂吃饭,我却只能偷偷回家,煮一锅野菜充饥。有时候饿得实在受不了,半夜爬到生产队的地里,偷几个红薯回来。

"李存福,你偷公家的红薯!"有一次,被生产队长撞见了,当场就把我拉到村口批斗。

我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冷的土地,心想:我爹娘辛辛苦苦种的地,如今却连吃一个红薯都要被骂作贼。

打40年光棍的大伯娶了邻村的傻婆娘被人笑话,晚年生活却羡煞旁人 - 天天要闻

爹娘先后离世,留下这个破旧的四合院,我一个人住着,冷清得很。

村里人见我年年错过"婚配季",都说我这辈子注定打光棍,连我自己也认了命。

"存福,你也不小了,该找个媳妇了。"七十年代末,政策松动了,村支书刘大海看我可怜,主动提起这茬。

"刘支书,您看看我这条件,谁家姑娘肯嫁?"我苦笑着摇摇头。

"你不是有手艺吗?现在形势不一样了,你可以靠自己本事吃饭。"刘支书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确实有一手种地的好本事,我种的菜总比别人的长得好。可村里的姑娘早就嫁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不是挑我家穷,就是嫌我年纪大。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两鬓开始泛白,腰也不如从前硬朗了。

直到去年冬天,我推着小车去县城卖菜的路上,遇见了张玉兰。

那天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我把自家种的白菜、萝卜装了一车,披着老羊皮袄,艰难地推着小车往县城赶。

快到城门口,我看见路边蹲着个女人,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手里拿着几根红薯,满脸茫然。路过的人都绕着她走,生怕沾上晦气。

"大妹子,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啊?"我停下车,问她。

她抬起头,眼神空洞,嘴唇冻得发紫,只是"嗯嗯啊啊"说不清楚。

一个过路的小贩告诉我:"那是邻村的'傻玉兰',听说是得了病,变傻了,家里人嫌她碍事,就把她赶出来了。"

看着她冻得通红的手,我心里一酸,把自己的棉袄给她披上,又从车上拿了个热乎的红薯塞到她手里。

"先吃点暖和暖和。"我说。

她接过红薯,冲我眨了眨眼,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那笑容像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暖到了我心底。

打40年光棍的大伯娶了邻村的傻婆娘被人笑话,晚年生活却羡煞旁人 - 天天要闻

卖完菜,我又去找她,带她去了县城的小面馆,要了碗热乎的牛肉面。她吃得香,嘴角沾着汤汁,像个孩子。

"你家在哪儿?"我问。

"我...我家,不...不要我了。"她断断续续地说,声音很轻,像是怕人听见。

我愣住了,这哪是傻子说的话?

"你叫什么名字?"

"张...张玉兰。"

"玉兰,你想跟我回去吗?我家虽然穷,但有口热饭吃。"我鬼使神差地说。

她抬头看我,眼里有疑惑,也有一丝希望。

"我...我可以做...做活。"她说。

就这样,我领她回了家。

村里人见了,笑话连天:"老光棍娶了个傻子,门当户对!"

"李存福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找个傻媳妇,省得被嫌弃!"

这话传到我耳朵里,我也不恼。人这辈子,能找个伴儿,总比孤零零地过好。

玉兰住进我家的偏房,我打了盆热水给她,又找出爹娘留下的旧衣服给她换上。

"你...你对我真好。"她站在堂屋中间,怯生生地说。

"咱们都是苦命人,互相照应。"我笑着摆摆手。

慢慢地,我发现玉兰并不像村里人说的那么"傻"。她只是有些口吃,再加上从小被人欺负,性格变得内向。

她手脚麻利,每天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做一手好菜。我家那口锈迹斑斑的老铁锅,被她刷得锃亮,炒出来的菜香味十足。

"玉兰,你这手艺哪学的?"我吃着她做的酸菜炖粉条,忍不住问。

"我...我从小跟着奶奶学的。她说...说女孩子要会做饭。"她垂着眼睛,小声回答。

我点点头,心想:这哪是傻子?明明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姑娘。

腊月二十三,她蒸了一锅年糕,香甜松软。这是四十年来,我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打40年光棍的大伯娶了邻村的傻婆娘被人笑话,晚年生活却羡煞旁人 - 天天要闻

我掰了一块年糕,咬了一口,甜滋滋的,心里也跟着甜起来。

"玉兰,你愿意跟我过一辈子吗?"我突然问道。

她红了脸,低着头摆弄着衣角,半晌才点点头:"愿...愿意,存...存福。"

就这样,我们在1982年正式领了结婚证。那时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国家政策放宽了,我也终于摘掉了"地主后代"的帽子。

"存福,别怕闲话,好好过日子。"刘支书是我们的证婚人,他拍着我的肩膀说。

村里人还是有些闲言碎语,但我们充耳不闻,日子照样过。

我靠着自己摸索出的蔬菜种植技术,承包了几亩荒地,种起了大棚菜。那时候,全国上下都在讲"效益",我的大棚菜第一年就见了成效,比种粮食挣得多。

玉兰也慢慢敞开了心扉,她跟着我一起下地干活,不怕苦不怕累。慢慢地,村里人发现她并不"傻",只是说话不利索。

"玉兰,你这菜种得真好,教教我呗。"村东头的李婶子有一天来我家,主动跟玉兰搭讪。

玉兰腼腆地笑了笑,点点头:"好...好啊,我...我教你。"

就这样,她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跟邻居们交流,还教大家做各种可口的家常菜

时间一晃,就是八年。我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靠着种大棚,盖起了新房子,还买了一辆拖拉机。玉兰也在村里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家都尊称她"玉兰嫂子"。

可好景不长,1990年,玉兰突然病倒了。

那天,她在地里干活,突然捂着肚子蹲下了。我赶紧把她送到县医院,大夫说是子宫肌瘤,需要动手术。

"手术费用大概要一千多块。"大夫说。

打40年光棍的大伯娶了邻村的傻婆娘被人笑话,晚年生活却羡煞旁人 - 天天要闻

一千多块!这可是我们大半年的收入啊。

"必须得做吗?"我咬着牙问。

"不做的话,以后可能会更严重。"大夫推了推眼镜。

我一咬牙:"做!必须做!"

回家的路上,玉兰拉着我的手,眼里含着泪:"存...存福,要不,我...我不做了吧,省...省点钱。"

"胡说什么!"我板起脸,"你是我李存福的婆娘,就得好好的!钱,我去想办法!"

我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去卖了,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好不容易凑够了手术费。

手术那天,我在医院走廊上来回踱步,心里七上八下的。玉兰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时候,脸色苍白,我的心都揪起来了。

"大夫,我婆娘她..."我紧张地问。

"手术很成功,但是..."大夫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但是因为肌瘤位置特殊,我们不得不切除了她的子宫。这意味着,她以后不能生育了。"

我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玉兰醒来后,得知这个消息,哭得像个孩子:"存...存福,对...对不起,我...我不能给你生...生孩子了。"

我握住她的手,心疼地说:"傻婆娘,有你就够了,孩子算什么?"

回到村里,闲言碎语又起来了。

"李存福娶个傻子还不够,现在连孩子都不能生,绝户了!"

"这辈子注定没后了!"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气得牙痒痒,但又不好发作。玉兰比我想得开,她说:"存...存福,别...别理他们,我...我们好好过日子就行。"

为了让玉兰开心,我在院子里种满了月季花。这是她最爱的花,每到花期,满院子的花香扑鼻而来。

"存福,你看这花,多...多漂亮啊。"玉兰蹲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修剪着枝条。

打40年光棍的大伯娶了邻村的傻婆娘被人笑话,晚年生活却羡煞旁人 - 天天要闻

我看着她被阳光映照的脸庞,心里暖暖的。这个曾经被人嫌弃的"傻婆娘",如今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人。

九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兴起,我们村也办起了砖厂。刘支书来找我,说看上了我家的技术和干劲,想让我当砖厂副厂长。

"我?当副厂长?"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是你!存福,现在是有能力的人当官,不看出身了。"刘支书拍着我的肩膀说。

我犹豫了一下:"支书,我怕有人说闲话,说我婆娘..."

"谁说闲话,我第一个不答应!"刘支书拍案而起,"玉兰嫂子多好的人啊,勤快、善良,会过日子。这年头,找这样的媳妇可不容易!"

就这样,我成了砖厂副厂长,负责技术和生产。工资比种地高多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玉兰呢,她在家养起了鸡鸭,还种了一院子的蔬菜。她做的咸鸭蛋,远近闻名,常有人上门来买。

"玉兰嫂子,教教我怎么腌鸭蛋呗,我家那口子爱吃。"邻居王婶子提着篮子来我家。

玉兰笑着点点头:"好...好啊,很...很简单的。"

她一边说,一边示范,动作熟练,神情专注。

王婶子看得入迷:"玉兰嫂子,你这手艺真好,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

玉兰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我从小就喜欢...喜欢琢磨这些。"

就这样,她在村里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大家都不再把她当"傻子"看了。

如今,我们的四合院门前种满了月季花,院子里还养着几只鸡鸭。每到花期,村里人都来参观。曾经嘲笑我们的人,现在羡慕得很,常说:"瞧李存福家的日子,过得多有滋有味啊!"

"李厂长家的婆娘,贤惠着呢!"

打40年光棍的大伯娶了邻村的傻婆娘被人笑话,晚年生活却羡煞旁人 - 天天要闻

"人家两口子,恩爱和睦,羡慕死人了!"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就美滋滋的。想当年,谁能想到我李存福能有今天?

前些日子,我摘了院子里的月季,插在花瓶里,放在饭桌上。玉兰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们对坐吃饭。

"存福,这...这肉够不够烂?"她小心翼翼地问。

"刚刚好,入口即化!"我夹起一块肉送入口中,满足地眯起眼睛。

玉兰笑了,那笑容比二十年前初见时还要灿烂:"存福,我以前...以前总觉得自己命苦,现在...现在才知道,原来幸福来得晚,也...也很甜。"

我望着她饱经风霜却依然明亮的眼睛,心里想:是啊,人这一辈子,不在乎早晚,只要遇见对的人,晚来的幸福,也值得等待一生。

去年春节,村里搞了个联欢会,请我们这对"金婚夫妻"上台讲经验。

"李厂长,说说你们是怎么过这么多年的?"主持人笑着问。

我挠挠头,不善言辞:"没啥经验,就是互相照顾呗。"

玉兰站在我身边,突然开口了:"我...我想说,真...真正的爱情,不在乎对方有...有钱没钱,聪...聪明不聪明,而在乎他...他是不是真心对你好。"

全场鸦雀无声,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我看到了玉兰眼中的坚定和自信,那不是一个"傻婆娘"的眼神,而是一个历经风雨,依然热爱生活的女人的眼神。

回家的路上,我紧紧握住她的手:"玉兰,这辈子遇见你,是我最大的福气。"

她靠在我肩膀上,轻声说:"存...存福,我也是。"

月亮爬上了山头,洒下一片银辉。我们两个老人,牵着手,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

院子里的月季花开得正艳,远远看去,像是点缀在夜色中的星星。

打40年光棍的大伯娶了邻村的傻婆娘被人笑话,晚年生活却羡煞旁人 - 天天要闻

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晚来的幸福"吧。它来得虽晚,却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美好。

有人说,人这辈子,求的就是个圆满。我李存福今年六十有二,娶了个被人笑话的"傻婆娘",却过上了人人羡慕的日子。

这不是圆满是什么?

日子还长,我们会一起继续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前几天,村里的小孩子问我:"李爷爷,你后悔没有孩子吗?"

我摸摸他的头,笑着说:"不后悔。我有玉兰,她就是我的全部。"

孩子不解地歪着头,大概还不能理解这种感情。

我也不解释,只是笑着望向正在院子里忙碌的玉兰。

她感应到我的目光,抬头冲我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也藏着我们共同走过的漫长岁月。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人生啊,不在乎你拥有什么,而在乎你珍惜什么。

我珍惜这个晚来的幸福,珍惜这个被人嘲笑却对我掏心掏肺的婆娘,珍惜我们一起走过的每一天。

这就够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高规格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背后的三重深意 - 天天要闻

中国高规格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背后的三重深意

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李晓喻)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是习近平时隔10年再次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 天天要闻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英国曾是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巅峰时期(1922年)控制着约3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统治人口超过4.58亿,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体系覆盖了全球多个大洲,包括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以下是英国曾经殖民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 天天要闻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媒体评测公布,IGN给出9分的好评。短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时代》或许摒弃了《毁灭战士:永恒》的机动性核心,却以系列前所未有的厚重战斗风格取而代之。这种充满力量感的全新玩法,以其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同样令人血脉偾张的极致体验。总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纪元》绝非简单的"更多毁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