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我当司务长,给养员和村里姑娘常见面,我的决定改变他的命运

2025年05月07日02:52:06 历史 1673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喂,小刘,今天的肉又没腌透!咸味都在表面,里头淡得像喝水!"我一大早就拍着桌子冲着食堂班的小刘嚷嚷。

那是1989年的夏天,我在川南一个小山村当司务长。咱们部队驻扎在半山腰,每天清晨和黄昏都能看到不远处村庄升起的袅袅炊烟。食堂有个给养员叫小刘,是个老实巴交的山东小伙子,干活倒是勤快,就是做饭手艺一般。

89年我当司务长,给养员和村里姑娘常见面,我的决定改变他的命运 - 天天要闻

"老张,我、我下次一定注意。"小刘低着头,手指不停地搓着衣角,那是他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我叹了口气,心里也明白责怪他也没啥用。后勤条件本来就差,肉少菜少,让战士们吃饱都难,更别提吃好了。何况小刘也才来不到半年,以前在家连锅都没怎么摸过,能把大锅饭做熟已经很不错了。

"行了行了,明天我陪你去趟村里,看看能不能买点新鲜蔬菜回来改善改善。"我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顺手捞了块他腌的猪肉塞嘴里,"其实也不难吃,就是味道不够入味。"

那时候部队伙食标准一个月才三十多块钱,荤菜少得可怜,我这个司务长天天愁得睡不着觉,就怕战士们吃不饱。

第二天一早,我跟小刘拿着部队发的采购款下山去村里买菜。刚走到村口,就看见几个姑娘在小溪边洗衣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老乡,请问一下村里的供销社怎么走啊?"我上前礼貌地问道。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站起身来,擦了擦手上的水珠,"沿着这条路一直走,过了那棵大榕树往右拐就到了。"说完,她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的军装。

"谢谢啊,老乡。"我道谢后,转身准备走,却发现小刘竟然站在原地没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姑娘看。

"发什么呆呢?走啊!"我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

"哦哦,来了。"小刘这才回过神来,脸上竟有些发红。走出几步远,他还忍不住回头看。

"看什么看?没见过漂亮姑娘啊?"我忍不住笑他。

"老张,我就是觉得那姑娘...特别...特别好看。"小刘红着脸小声说道。

我摇摇头,想起自己当年新兵时第一次看见村里姑娘的傻样,大概也好不到哪去。

89年我当司务长,给养员和村里姑娘常见面,我的决定改变他的命运 - 天天要闻

后来我才知道,那扎马尾的姑娘叫小芳,是村支书的闺女。从那天起,每次去村里采购,小刘总主动请缨,说是要多学习怎么挑选新鲜蔬菜。我心里门儿清,他是冲着小芳去的。

那时候没啥娱乐,除了听听收音机,看看《解放军画报》,就是放假下山串串门。小刘每次回来都会神神秘秘地跟我汇报,说小芳教他认识了啥新蔬菜,或者教他怎么挑选最嫩的豆角。说这些话时,他眼睛里总是亮晶晶的。

"老张,你说...我能不能给小芳写封信啊?"有天晚上查铺完毕,小刘趁宿舍没人,小声问我。

"你小子可以啊,这才多久,就勾搭上了?"我打趣道。

"别瞎说!"小刘急了,"我就是觉得她人挺好的,想多交流交流。"

"行啊,写呗,又不犯法。"我看着他那张老实脸,知道他是动了真心。

有一天深夜,我查铺时发现小刘的床铺空着。我心里一惊,这小子不会是翻墙去村里了吧?这要是被连长知道,非得记大过不可!我赶紧披上衣服下楼,果然在部队后门看到了鬼鬼祟祟的小刘。

"你小子要去哪啊?"我一把拉住他问道。

小刘吓得一激灵,差点叫出声来,"老张,我...我就是想去村里看看小芳......"

我又好气又好笑,"你知不知道擅自离营是啥性质的错误?被连长发现,你小子就等着吃军法处分吧!"

"我就看一眼就回来,保证不会被发现的,求你了老张!"小刘急得直搓手,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看着他那着急的样子,我想起了自己当年也曾为一个姑娘辗转反侧的时候。年轻人嘛,谁还没个热血上头的时候?

"行吧,我跟你一起去,看完立马回来,不准说话,不准逗留,否则咱俩都得完蛋。"

"谢谢老张!你真是我亲哥!"小刘激动地握住我的手。

"少肉麻,赶紧走。"

我们悄悄溜出营区,借着月光来到村口。小刘带我来到一座小平房前,指了指亮着灯的窗户。窗户里,小芳正坐在煤油灯下织毛衣。看到这一幕,小刘的眼神柔和得像春水一样,傻乎乎地站在那儿看了好一会儿。

"看完了没?咱们可得回去了,马上就该三查了。"我看了看表,轻声说道。所谓"三查",就是查人、查枪、查弹药,每天睡前都要来一次。

89年我当司务长,给养员和村里姑娘常见面,我的决定改变他的命运 - 天天要闻

回去的路上,小刘告诉我,他想等退伍后回来找小芳。我问他有啥打算,他说想在县城开个小卖部,小芳说她会帮他。

"你知道咱们部队明年就要调防了吧?"我问道。

小刘点点头,低着头踢着脚下的小石子,"老张,我舍不得小芳。"

我没再说啥。军人嘛,调防是常事,哪能因为儿女情长就耽误正事?可看着小刘那样子,我又有些不忍心。

几个月后的一天,连长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老张啊,上级下来文件,要咱们连队推荐两名战士转业到地方上。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连长一边翻文件一边问我。

我心里一动,"报告连长,食堂的刘德华表现不错,手脚勤快,责任心也强。"

"他不是才来一年多吗?"连长抬头看我,有些疑惑。

"是的,但他对本地情况熟,也学会了不少技能。而且这人老实本分,去地方上能安心工作。"我一本正经地说。

连长沉思片刻,"那行吧,你回去跟他说说,看他愿不愿意。"

我回到食堂,把小刘叫到一边,"小刘,有个机会,上级要推荐两名战士转业到地方上,我想推荐你。这样你就能留在这儿了,明白我意思不?"

小刘先是一愣,随后眼睛亮了起来,像是突然被点燃了一样,"老张,你是说...我可以留下来?就在这儿?"

"对,但转业后就不是军人了,会分配到县里的粮站工作。工资可能没部队高,条件也会艰苦些。你愿意吗?"

小刘激动地抓住我的手,"愿意!太愿意了!老张,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行了,别肉麻了。"我笑着推开他,"去准备准备吧,下周要去县里面试。"

后来我把这事告诉了连长,连长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老张啊,你小子挺够义气啊。"

"连长,这不是为公为私两不误嘛。小刘这人确实老实肯干,去地方上也能发挥作用。"我嘿嘿一笑。

两个月后,小刘正式转业,分配到了县粮站工作。临走那天,他红着眼眶跟我道别。

"老张,这辈子我都忘不了你。"他拎着简单的行李,穿着新发的蓝色制服,站在营门口。

"少来这套,好好干,别给我丢脸就行。记得请我喝喜酒啊!"我故作严肃地说。

89年我当司务长,给养员和村里姑娘常见面,我的决定改变他的命运 - 天天要闻

"一定!保证请你喝最好的喜酒!"小刘重重地点头。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说实话,送走小刘那一刻,我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虽然当司务长的日子苦点累点,但身边有个小刘这样老实巴交的兄弟,日子也过得挺有滋味的。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早退役回了老家,在县城开了个小超市,日子过得还不错。偶尔会收到小刘寄来的信和照片。他和小芳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从县粮站干起,后来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自己开了米厂,现在生意做得不错,还在县里盖了楼房。每次看到他们一家人幸福的照片,我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欣慰。

前年春节,小刘专门带着全家来我家拜年。他带了一堆特产,还有两条上好的中华烟。他指着他那上大学的儿子,满脸骄傲地说:"老张,这都是你当年的决定改变了我的命运啊!要不是你,我哪有今天!"

"瞎说什么大实话,咱哥俩之间用得着这么肉麻吗?"我笑着递给他一杯茶,"你小子有今天,还不是靠自己本事。"

坐在我家沙发上,我俩聊起了过去的日子。那些站岗放哨的日子,大雨瓢泼的夜晚,以及那次我俩偷偷溜出营区看小芳的"冒险"。

"记不记得那次你炒的鸡蛋糊锅了,连长罚你扫了一周厕所?"我笑着问。

"可不嘛!那时候哪会做饭啊,能把鸡蛋打进锅里就不错了。"小刘拍着大腿笑道,"要不是你罩着我,我可能连续扫一个月厕所!"

看着现在事业有成的小刘,再想想当年那个连炒鸡蛋都会糊锅的毛头小伙子,我感慨万千。人这一辈子啊,缘分说来就来,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决定,却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89年我当司务长,给养员和村里姑娘常见面,我的决定改变他的命运 - 天天要闻

后来送走小刘一家,我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暖洋洋的。那年当司务长时做的决定,没想到会成就一段姻缘,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这大概就是我当年当司务长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吧。回想起来,那个夏天的小山村,溪水潺潺,炊烟袅袅,还有那个为爱情忐忑不安的毛头小伙子,都成了我军旅生涯中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查尔斯三世与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国国家美术馆迎历史性时刻 - 天天要闻

查尔斯三世与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国国家美术馆迎历史性时刻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与王后卡米拉的官方加冕肖像于5月6日正式亮相伦敦国家美术馆中央大厅,恰逢两人两年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的纪念日。这两幅肖像由英国画家彼得·库菲尔德(查尔斯肖像)和保罗·本尼(卡米拉肖像)创作,将在此展出六周后,永久收藏于白金汉宫的王座厅,成为皇家艺术藏品的一部分。此次展览延续了英国王...
《似锦》:身处黑暗却想去照亮别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 天天要闻

《似锦》:身处黑暗却想去照亮别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电视剧《似锦》中的甄珩先出场,出场印象就是清冷儒雅,但是升堂审案一板一眼,拿证据说话,侦破长兴侯世子一案,没有因为对方是长兴侯而畏惧,一直积极调查真相,让真相浮出水面。甄珩办案很强硬,前期对于女主姜似有爱慕之情,亲自送花,表达自己想法,被女主拒绝之后也没有生气。没想到是俩人不合适,自己还没有遇见命定...
深度 | 建交50年,中欧如何再出发? - 天天要闻

深度 | 建交50年,中欧如何再出发?

5月6日,中国与欧盟迎来建交50周年,中欧领导人互致贺电。这是中欧关系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也是这对全面战略伙伴重新思考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时刻。站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地缘博弈异常激烈的关键十字路口,作为世界上两大文明、两大力量和两大市场,中欧关系正呈现何种发展态势?又面临怎样的战略契机?韧性从何而来1975年...
尘封70年的底片漂流记:谁家回忆遗落旧货市场? - 天天要闻

尘封70年的底片漂流记:谁家回忆遗落旧货市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刘志坤近日,一位博主在西安旧货市场发现大量老底片的视频,引发关注。5月5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到该博主三三了解到,目前这些底片已被带回广东妥善保存,若能找到照片中的当事人,愿无偿归还这些承载时代记忆的珍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