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2025年04月01日16:22:03 历史 1919

2024年1月2日,金正恩的讲话震动了整个朝鲜半岛

他第一次用“大韩民国”来称呼韩国,彻底摒弃了过去70多年里朝鲜一贯使用的“南朝鲜”。

朝鲜的核武库扩张速度惊人,金正恩在讲话中明确表示,朝鲜不再满足于防守,而是将“统一”作为未来的战略目标,开始以更为强硬的姿态迎接对方。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一度寄希望于和平统一,但如果朝鲜半岛永远无法实现统一,难道两岸关系也会走向类似的结局?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三八线:分裂的起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二战在亚洲战场的硝烟正式散去。

对于朝鲜半岛来说,这一天并未带来期待已久的和平与团圆。

就在日本投降后不久,盟军迅速划分了势力范围,以北纬38度线为界,将半岛一分为二。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北边,苏联红军浩浩荡荡开进平壤,接收了日军留下的武器和设施,建立起军事管制,很快扶持起以金日成为首的政权。

南边,美国陆军则在汉城(今首尔)登陆,接管了当地的行政事务,同样以军事政府的形式展开统治。

美苏两国虽然在战时是盟友,但在战后却迅速陷入冷战对峙,这条38度线就像一把无形的刀,硬生生将朝鲜半岛切割开来。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时间快进到1950年6月25日,平静仅维持了五年,朝鲜战争突然爆发。

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的指挥下,带着苏联提供的坦克和大炮,跨过三八线向南猛攻。

他们的攻势异常迅猛,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南韩军节节败退,不到一个月就被压缩到了东南角的釜山一带,守着最后一块狭小的防御圈。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局势在9月15日发生了戏剧性转折。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下,于仁川实施了一场大胆的登陆作战。

美军从海上突袭,直插朝鲜人民军的后方,将其补给线和指挥链彻底打乱。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这场登陆战就像一把剪刀,狠狠剪断了朝鲜人民军的腰部,迫使他们丢下重装备,从南向北仓皇撤退。

美军趁势追击,一路北上,眼看着就要把对手赶过鸭绿江,彻底改变半岛格局。

可就在这时,战局又迎来了新的变数。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1950年10月19日深夜,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悄然跨过鸭绿江,正式加入朝鲜战场。

志愿军的到来让朝鲜人民军得以喘息,双方迅速结成战斗联盟,开始与联合国军正面交锋。

从10月底到次年6月,志愿军接连发动了五次大规模战役。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第一次战役在10月下旬打响,志愿军在云山等地重创美军,迫使对方从鸭绿江边后撤;第二次战役从11月下旬持续到12月,志愿军冒着严寒突破清川江防线,收复平壤;第三次战役跨过新年,志愿军趁势南下,一度占领汉城;第四次战役在1951年春季展开,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展开激烈争夺;第五次战役则从4月持续到6月,志愿军在铁原、金化等地与敌军反复拉锯。

这八个月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共歼灭敌人23万余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将战线重新推回到三八线附近。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战争并未就此结束,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双方在三八线两侧展开了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

炮火轰鸣,壕沟里的士兵们来回争夺每一寸土地,伤亡数字不断攀升。

直到1953年7月27日,筋疲力尽的双方终于坐到谈判桌前,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定。

这份协定以三八线为基准,划定了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南北各后退两公里,留出一片非军事区。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统一梦难圆:南北各打算盘

停战协定签署后,南北朝鲜在三八线两侧各自发展,南边的韩国在美国的支持下逐渐走上经济腾飞的道路,而北边的朝鲜则在苏联和中国的援助下建立起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体制。

到了1998年,韩国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新上任的总统金大中提出了著名的“阳光政策”。

这个政策的核心是通过经济援助和文化交流来拉近与朝鲜的距离,比如韩国向朝鲜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化肥援助,还推动了金刚山旅游项目,让韩国人能到朝鲜一游。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金大中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用和平的方式一点点化解敌意,最终让朝鲜融入韩国主导的统一格局。

2000年6月,他甚至亲自飞到平壤,与金正日握手会面,这是南北领导人第一次面对面谈判,签下了《6·15共同宣言》,承诺要携手实现和平统一。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清楚自家底子薄,经济上没法跟韩国比,国力差距越拉越大。

1990年代,朝鲜遭遇了严重的饥荒,粮食产量锐减,甚至连军队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面对韩国的“阳光政策”,朝鲜表面上接下了援助,但心里却不信和平统一能让自己占上风。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于是,朝鲜开始把精力转向军事,尤其是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研发。

1998年8月,朝鲜发射了“大浦洞1号”弹道导弹,飞越日本上空,直接震慑了周边国家。

到了2000年代初,朝鲜公开宣布要靠武力实现统一,强调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让半岛回到“一个国家”的状态。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韩国这边,金大中政府忙着修铁路、建工厂,想通过经济纽带把朝鲜拉过来。

2003年,开城工业园区正式启动,韩国企业在这片朝鲜的土地上设厂,雇佣了数万名朝鲜工人,生产鞋子、衣服等商品出口。

韩国希望用这种方式让朝鲜慢慢开放,甚至梦想有一天能把南方的市场经济带到北方。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可朝鲜这边呢,他们一边收着韩国的钱,一边悄悄升级军备。

2006年10月,朝鲜进行了完善的完成了第一次核试验,宣布自己有了核武器。

这一下,南北关系彻底凉了,韩国人开始怀疑“阳光政策”是不是白费力气。

双方争来争去,谁来主导统一、统一后怎么治理,谁都不肯让步。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年轻人说“不”:统一热情冷却

朝鲜半岛分裂70多年,早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从1945年日本投降到2015年,时间过去了整整两代人,南北的差距越拉越大。

韩国这边,经济突飞猛进,成了全球第十大经济体,首尔满街都是高楼大厦,流行音乐和电视剧风靡亚洲,连泡菜都卖到了全世界。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反观朝鲜,经济停滞不前,粮食短缺成了常态,连电都经常断供。

2019年,韩国一家机构搞了个民调,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支持统一的民众只剩53%,比1995年的82%低了一大截。还有26%的人说统一无所谓,21%直接反对统一。

更夸张的是,20多岁的年轻人里,反对统一的竟然高达71.2%。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其实,原因不难找。经济差距肯定是一大块。

2019年,韩国的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而朝鲜连3000美元都不到。

统一要是真成了,韩国得掏多少钱去填朝鲜的窟窿?光想想就头疼。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2000年代,开城工业园区运行的时候,韩国企业每年得付给朝鲜几千万美元的工资和租金,可朝鲜拿了钱照样我行我素,连个谢字都没说。

韩国人算过一笔账,如果真统一,光是基础设施建设就得花上万亿韩元,更别提朝鲜那边的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了。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可比经济更重要的,是时间带来的代际变化。70多年过去,韩国的年轻人压根儿没经历过半岛统一的日子。

他们出生的时候,三八线就已经在那儿了,连他们的爸妈、爷爷奶奶那辈,大多也是在分裂之后长大的。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2016年,朝鲜又搞了一次核试验,韩国年轻人上网吐槽,说“统一?别闹了,那是给我们找麻烦”。

这种心态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连韩国政府都不敢随便提统一的事了,生怕被年轻人喷得体无完肤。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金正恩的转向:从“南朝鲜”到“大韩民国”

2024年1月2日,金正恩站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发表新年讲话。

他在讲话中破天荒地用了“大韩民国”这个称呼,而不是过去70多年里一贯使用的“南朝鲜”。

这个词的转变直接把朝韩关系推向了新定义——“敌对两国”。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从1945年半岛分裂以来,朝鲜官方一直把韩国称为“南朝鲜”,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把对方视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

可这次,金正恩的措辞不再是含糊其辞的统一口号,而是明确地把韩国当作一个独立的对立方。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早在2023年秋天,美韩两国举行“乙支自由护盾”联合军演时,演习内容直接把朝鲜设定为假想敌,模拟了对平壤的打击行动。

金正恩对此反应强烈,当即下令朝鲜人民军调整军事目标,从原来的“全面反击”改为“实现半岛统一”。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同年9月,金正恩亲自前往平壤北部山区的核武器研究所视察。他戴着白手套,仔细检查了正在运转的浓缩铀离心机

这些机器昼夜不停,每年能生产出足够制造4到6枚核弹头的武器级核材料。

那次视察中,他提出了“持续扩大先发制人打击能力”的指示,要求科研人员和军方加快核武器的研发和部署步伐。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2024年,这项计划结出了果实,朝鲜的核武库规模增长了35%。

根据公开数据,朝鲜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成功试射了多款弹道导弹,包括能覆盖韩国全境的“火星-12”型导弹和射程更远的“火星-17”洲际导弹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台湾统一宜早不宜迟

朝鲜半岛分裂的态势,在东亚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影子,比如台湾。

2025年的台湾,和韩国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年轻人的想法。

台湾从1949年国共分治以来,已经跟大陆分开70多年。

过去几十年里,绿营在岛内推动了一系列政策,从教科书到媒体宣传,不断淡化与大陆的历史联系。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到了2010年代,台湾的年轻人开始习惯称自己为“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更是加快了这种趋势,修改中小学课本,把中国历史压缩到“东亚史”的一部分,还推出了“去中国化”的文化活动。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民调显示,2020年,台湾20到29岁的年轻人中,超过60%不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觉得统一完全没必要。

他们的父辈、祖辈那一代,跟大陆还有亲戚关系、贸易往来,可到了这一代,这些联系早就断了。

2024年,台湾当局拒绝了大陆提出的经济合作计划,转而跟美国签了新的军购合同,买了66架F-16V战机,摆明了要拉开距离。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韩国年轻人嫌统一麻烦,台湾年轻人觉得统一没意义,两边都对“大一统”没了兴趣。

朝鲜靠核武硬撑,台湾则靠美国撑腰,南北对峙、两岸分隔,成了东亚的常态。

2024年10月,大陆对台湾祭出经济制裁,暂停了ECFA的部分优惠政策,台湾的凤梨释迦等农产品出口一下子少了三成。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岛内企业开始抱怨,失业率小幅上升,社会上也冒出了一些不满的声音。

与此同时,大陆加强了在台海的军事巡航,2024年全年出动军机近1000架次,军舰也在台湾周边频频亮相。

这种高压态势让台湾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都开始晃动。有人说,要用斗争促团结,有人说要用妥协求和平,可无论哪条路,时间都在一点点流逝,统一这事儿,拖得越久越不好办。

参考资料:[1]杨伯江,傅梦孜,孙恪勤,吴洪英,欧阳立平,尚前宏.国际变局中的台湾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03(4):53-61

金正恩:朝韩永远无法统一,给中国带来一重要警示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高举关税大棒,是在历史轮回中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美国高举关税大棒,是在历史轮回中自掘坟墓!

当美国再次举起关税大棒时,回看历史:罗马帝国因高额关税流失东方商路,明朝海禁让东南沿海沦为海盗乐园,奥斯曼帝国的商路垄断反促欧洲大航海时代 —— 所有试图用贸易壁垒构筑霸权的文明,最终都被自己锻造的致命绞索勒住咽喉。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赴新乡市比干庙参访 - 天天要闻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赴新乡市比干庙参访

中国台湾网4月3日讯 4月1日,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一行20人赴新乡市卫辉比干庙开展交流活动并祭祖。比干庙讲解员带领台胞们参观了比干庙各个殿宇、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和雾峰林家图片特展,详细讲解比干的生平事迹、比干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比干精神在两岸的传承和影响。 4月1日,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
34年来逾八万人选择海葬 上海有哪些节地生态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闻

34年来逾八万人选择海葬 上海有哪些节地生态葬惠民政策?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4月3日报道:清明小长假前夕,在市民政局主办下,一场跨越34载的致敬仪式今天下午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拉开了今年上海海葬文化周的序幕。记者了解到,自1991年首次海葬活动以来,上海已累计护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服务家庭超31万户,成为全国海葬数量最多、服务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为纪念丈夫来...
AI技术重现音容:向秀丽烈士后人与奶奶“跨时空对话” - 天天要闻

AI技术重现音容:向秀丽烈士后人与奶奶“跨时空对话”

中新网广州4月3日电 (蔡敏婕 刘馨龄)清明时节,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银河广场,松柏苍翠,木棉花火炬熊熊燃烧,气氛庄严肃穆。 广州市民政局3日举行“英雄花开英雄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动。社会各界来到烈士陵园,通过向烈士墓献花、参观烈士纪念馆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广州举行202...
吉林省举行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 - 天天要闻

吉林省举行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

中新网通化4月3日电 (李彦国 高龙安)吉林省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3日在通化市举行,700多名各界代表向杨靖宇烈士、东北抗联英烈以及所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敬。 清明节前夕,杨靖宇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各界代表手持鲜花、列成方阵。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戎装铜像屹立在陵园正中...
山西这座城市2600年没有改过名,只为纪念一位千古先贤和一个正在被遗忘的节日 - 天天要闻

山西这座城市2600年没有改过名,只为纪念一位千古先贤和一个正在被遗忘的节日

节气童谣《清明》作词:李姝 作曲:邹頔童声合唱:深空少年合唱团三月三,天气新,上巳祓禊祈平安。摇春光,荡秋千,荡走百病笑开颜。寒食节,蒸寒燕。飞向云端彩虹现。插春柳,思亲人,全家团圆是美满。中国人一向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一年中除了清明节,还会在中元节、寒衣节、冬至、除夕等节日里虔诚地祭奠祖先。每一个祭祖...
清明节传统禁忌知多少? - 天天要闻

清明节传统禁忌知多少?

清明节溯源传统,铭记禁忌。清明节溯源传统,铭记谨记。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背后藏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文化。租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饥寒交迫,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汤给他喝。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却忘了介子推的功劳。等想起时,介
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少先队员清明节祭扫 传承红色基因 - 天天要闻

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少先队员清明节祭扫 传承红色基因

山西青年报记者孟存田 通讯员张琪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在清明节来临之际,4月3日上午,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部分师生前往郊区河底镇河底村革命烈士墓碑前,开展“红色耀三晋,青年永传承”主题清明节祭扫活动,少先队员们通过敬献花束、集体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