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驾崩后,霍光选择让昌邑王刘贺继承皇位。不久之后,霍光就对刘贺不满意,最终将其废黜,新选了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继承皇位。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全程辅助霍光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动作,这个人就是田延年。
1.废黜皇帝
田延年是战国时齐国王室的后代,年轻时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才干,最终被霍光看中纳入幕府之中,很快就担任了长史。
后来霍光的老家河东郡治安不好,豪强不听招呼,盗贼横行,于是霍光就任命了田延年为河东太守。
田延年到了河东之后,就大力提拔有能力的人,严格执法,很快河东郡就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正因为如此,加上他自身又是霍光的铁杆亲信,就被提拔到朝廷担任九卿之一的大司农,负责管理全国财政。
汉昭帝驾崩后,由于其无后,霍光为了更好掌控朝政,最终选择了昌邑王刘贺继承皇位。不久之后,刘贺就与原来朝廷官员有了利益上的冲突,而且刘贺自身也贪玩好乐,霍光就起了废黜他的心思。
不过刘贺毕竟是皇帝,霍光心里也吃不准,就召来田延年商量怎么办。田延年心里没有任何负担,直接告诉霍光废黜皇帝,重新选择一个贤君。
霍光接着就说出自己的担忧,问田延年历史上是否有过先例。田延年就提出当初伊尹就是废黜了商王太甲,保全了宗庙社稷,后世人都认为他是忠臣。
霍光听田延年说完也更有信心了,更重要的是他确定了一个助手,也就是田延年。随后霍光又联络了车骑将军张安世以及丞相,然后召集朝廷重臣前来开会。
人到齐之后,霍光就率先发言提出昌邑王行为荒诞,危及社稷怎么怎么办。大臣们没想到上来就是炸弹,一时没有回过神来。
这时候田延年就站出来呵斥众臣,当初汉武帝驾崩前将天下托付给了将军,正是因为将军贤良忠正,能够保存刘氏社稷。
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将军正是要挺身而出维护刘氏社稷,如果哪个大臣支持上不给力,我就只好斩了他。
群臣一听这番威胁,立刻表示全力支持霍光。随后在霍光的操持下,废黜了昌邑王刘贺,新立了刘病已即位,即为汉宣帝。田延年因为拥立有功,被封为阳成侯。
2.骄横放纵
经历废帝一事后,霍光在朝中的威势更加逼人。汉宣帝刚即位时与霍光同车去宗庙祭拜,就感到芒刺在背。
而作为霍光势力集团的一份子,又在废帝拥立汉宣帝过程中立下功的田延年,自然也更加蛮横跋扈。
有一次田延年在宫中曾冲撞了皇帝的车队,本来没有人敢出声,忠直敢言的侍御史严延年知道后没有罢休,直接上书弹劾田延年。
田延年不承认此事,认为严延年是诬告,最终此事交给御史中丞负责调查。御史中丞不仅没有继续追究田延年,反而反过来认为严延年看到此事却没有告知宫门进行阻止。
即使如此御史中丞还不罢休,又查找严延年其他的罪证,一心想要置他于死地,严延年不得已只好选择逃亡。
此外,当时汉昭帝于是突然去世,很多用于修造陵墓的物资没来得及准备。正好有茂陵的富户焦氏、贾氏等人事先花费大笔金钱收购了不少修造坟墓的物资囤积起来,想要卖个高价。
田延年是负责财政这块的,不想掏高价购买,就向皇帝上奏这些商人囤积建陵物资是不合法的,应该没收,汉宣帝最终同意了此事。
这些商人最终落个血本无归,于是就恨上了田延年,派人调查函他的罪行,伺机报复。
3.自刎而死
田延年正好又有缝可让人家盯,他本身就比较贪财,加上负责的就是财政,就经常利用手段将钱财搞到自己的腰包里。
这事最终让这些商人得知了,于是就详细调查了田延年贪污的证据,上书告发。汉宣帝看到后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打击霍光势力的机会,于是就下达诏书让丞相调查此案。
这个案子自然瞒不过霍光,霍光就将田延年私下召到府中,问他是否做过此事。田延年不知道是不是有了别的想法,在霍光面前一力保证自己从没干过这种事。
霍光一听田延年这么说,就表示既然你没干过,那我就让人查到底了。不过别人摸不清情况,御史大夫田广明就让太仆杜延年试探霍光,是否可以用过去废除昌邑王的功劳免除罪过。
霍光直接表示这样行不通,然后还说让田广明通知田延年到狱中听候审理,朝廷不会冤枉他的。田广明将此话告知田延年之后,田延年却表示不愿去监狱。
随后田延年在家中半裸身体,拿着一把刀四处走动,不知道在想什么。直到丞相下达逮捕令,让人召唤田延年到廷尉府报到,田延年听到来人时选择了拿刀自刎。
4.结束
霍光势力从废黜刘贺到拥立汉宣帝之后已经到达了顶峰,而霍光又明显是不能自己登上皇位的,而其他潜藏的敌人也不少,那么它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衰落的。
正如田延年一样,他自以为自己立下大功,就贪婪蛮横,得意洋洋,因此在潜在中得罪了不少人,包括霍光,这也是霍光放弃他的原因。
从田延年的经历来看,古人所说修身要修德是非常正确的。田延年如果真的有很好的德行,他的下场肯定不会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