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2025年05月12日06:12:06 历史 1789

作者:灵犀一墨

提到唐史,我们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门之变”,因为此次之后唐代真正进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杰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为盛唐的到来做好了最坚实的铺垫。

关于“玄武门之变”但凡有点历史底蕴的人都知道,这场政变是兄弟之间的一场为了政治地位而展开的搏杀,在这场搏杀里,亲情,性格,策略齐上阵,最终以曾是秦王李世民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其强劲的对手兄长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最终以付出生命为代价,为这场政变划上了一个血腥的句号。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关于这场权利争夺战,我们很多人会问:李建成和李世民乃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会走上兄弟相残的局面,作为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是嫡子长子,深得父亲李渊的器重,也有众多名臣良将辅佐,其智商和能力都不输李世民,那么为何会输得那么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今天就给大家来具体说说,李建成输得惨,那是早就注定的。

据史料记载: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这位窦氏,可是位出身不凡的人物,她是窦毅周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作为公主的女儿,窦氏从小善于书学,颇有才华,早年入宫接受礼仪教学,得到了舅父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疼爱。嫁给李渊的窦氏,两人伉俪情深,窦氏先后给李渊生有四子一女,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阳昭公主

说到这里,有人会疑惑,同为一个母亲所生的李建成和李世民,如果单从从小受的教育和具备的基因来说,二人应该是不相上下的,关键是李建成还是长子,按照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作为父亲和母亲,一般应该是更重视长子,所以李建成得到的资源和关爱应该都比李世民要多,那么他为什么最终还是不能敌过弟弟呢?下面我们进入正题,就来分析分析原因。

我们是不是常听到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不错,李建成败于李世民的第一原因那就是李建成本身性格上的缺陷,让他在多次有机会灭掉李世民的时候,错失良机。

李建成也常被人称作“隐太子”(李世民为弥补自己的愧疚而追封自己的哥哥为息王,后又追赠为隐太子),史料记载,他小字毗沙门,资简驰,不治常检,荒色嗜酒,略猎无度,所从皆博徒大侠。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李建成性格软弱,做事粗简,松散,平日里不知检点,荒于酒色,略猎无度,与他来往的多数是博戏之徒,游方之士以及江湖人士等。当然可能带有“成王败寇”的原因在,但是从父母给他的小字就可以看出,这人肯定是有点任性松散的。再从“简驰”两字来看,可以看出李建成可能在做事上无逻辑,不严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比较情绪化,感性化。一个“资”字突出了这个人的根性,也就是说李建成本性就是一个不适合严谨策略思考性工作的人。后来的史学家也把李建成的性格根据其所为进行了概括,认为他是一个做事不够果断,缺乏狠劲的人。

说完李建成的性格,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弟弟李世民,历史上没有具体的描写,我们这里仍旧是以他的行为和事迹来进行综合,其性格特点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政治和军事上决策果断,敢于冒险和承担责任。

在大哥和三弟的一再算计下,他原本不想那么赶尽杀绝,去对付自己的大哥和三弟,但是人家可没这么想他这个弟弟,在两人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下,李世民果断听取谋士建议,发动政变,成功谋取了皇位。二是睿智,这个从他在位期间推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可以看出端倪,如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了均田制、完善了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

三是为人比较豁达,能够听见大臣的建议。

在他统治时期出了很多的能臣谏士,如我们所知道的魏征房玄龄。他重视人才,在听取臣下意见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这个和他大哥李建成完全相反。

在《唐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二十四(李纲)》里面有段这样描述:“太子寝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翻译过来就是说李纲看到李建成与一帮亡命无赖搞在一起,又猜忌离间朝廷,李纲多次劝谏不听,于是向皇帝辞官。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四是李世民稳重,善听,能够体恤民生,关爱士兵。

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他注重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战争。这里有史为证:公元7世纪的初唐,唐太宗李世民被四夷君长推戴为:“天可汗”,在一次酒会上,李世民为了表现大唐的开放和宽容,竟当众起舞,这种场面,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有位叫L.Carrington Goodrich的学者在其著作《中国人民简史》中说:李世民统治时期的长安不仅是一个传教的地方,更是一个国际性的都会,这里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朝鲜人、日本人和安南人都能够和衷共处。当然这可能与他本人也带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在他的眼中,无论是胡人还是汉人,他都一视同仁。

他曾经对自己的侍臣说: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原,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则过之。所以能及者,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据称正是由于他勤于听证,体恤热爱自己的百姓和士兵,所以无论是战场上还是统治上,他都彻底运用了机缘,而达成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在李世民统治期间,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安全,取给于道路。公元628年,李世民放出宫女三千余,令之任求伉俪,633年纵狱囚应死者三百九十人归家,命令他们秋后自来就死,至期皆至,如是全部赦免。

咱们再来看看他的大哥李建成,《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高祖诸子)》是这样描述的:建成素骄,不恤士,虽甚暑,昼夜驰猎,众不堪其劳,亡者过半...尝循北边,遇贼四百出,悉馘其耳纵之。就是说李建成身上世家子弟的毛病那是一样都不缺,骄横,奢靡,残忍,任性胡为,为官不知体恤士卒。一次李建成巡边,一众土匪四百人向李建成投降,李建成竟然将这些人耳朵割下来回去邀功,又将这些人都放走。在盛夏酷暑时,依旧昼夜围猎,众人苦不堪言,士卒死亡过半。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以上是对其二人性格的分析,接下来咱们再看看这二人的其他软实力,首先是人才和团队,李世民拥有自己的天策府团队,这个团队的人员并非是身份显赫的人士,而是朝廷中弱小的文武官员,比如我们熟知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杜如晦高士廉等人,据资料记载:李世民自秦王府设立后,就有意大开幕府,网罗各方人才。

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在辅佐唐高祖平定诸方割据势力时,吸纳各方人才入其幕府中,形成了文武兼备的秦王府人才团队,这些僚佐在秦王扫荡群雄、争夺储位的斗争中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为李世民登上皇位做出了卓越贡献。

除了任用关陈士族外,他对山东豪杰、江南文士均予以拔擢,将不同地域、不同政治背景和不同文化类型的人才纳入麾下,这些人员成为他扩张政治势力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唐初迅速平定天下及储位之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玄武门之变后,追随李世民的部分重要幕僚,先后进入中央权力机构,成为统治集团中的核心成员。

最后就是两人在战功上的差别,李世民是一位文武全才,在战场上能征善战,虽说李渊自晋阳起兵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都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李建成跟随父亲攻克长安,后来又数次击退了突厥的进攻,斩杀了窦建德残余势力刘黑闼,但是这些功绩和李世民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的。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李世民先是平定了陇西,后来又收复了山西大量失地,尤其是李世民在虎牢关战役中,大败了盘踞河南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势力。至于其他的大小战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可以通过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六骏浮雕石刻猜到一二。死后的李世民为了表彰和纪念他在沙场时所骑的六匹战马,于贞观十年(636年)诏令雕刻六骏石像,立于寝陵昭陵前。

咱们这里再提提男配李建成,弟弟在沙场浴血奋战获得士兵和百姓爱戴时,他却是用小人伎俩,在后宫走女人路线,讨好自己的几个小妈张婕妤尹德妃等,亲戚分事内府,内结妃御以自固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足可见其手段的不高明之处。甚至在几次关键的策略上,他依靠的都是京城的那些亡命之徒,散兵游勇。甚至几次为了跟弟弟抢功劳,而与突厥勾结,私自募集四方游侠和长安恶少二千人为东宫卫士,又让人到幽州招募三百突厥兵驻扎在内宫,想要攻打自己的弟弟。足可见其毫无帝王之才。换句不好听的,就是小家子气,可想而知一个靠土匪地痞流氓和外族联合起来的队伍,一旦面临生死决战时,其结果会怎样,用脚趾头思考都能想到。

最后让他直接走上黄泉之路的,就是父亲李渊的一再袒护纵容,明知自己的儿子这种做法是作死的节奏,可作为父亲的李渊是放任不管,这直接导致了李建成全然不知自己的愚蠢,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一而再再而三的搞事情,是彻底激怒了自己的弟弟李世民。

本来还在犹豫阶段的李世民,以为大哥是邀约自己赴夜宴缓和兄弟关系,没想到这不争气的大哥竟然将毒酒进予李世民,幸亏李世民早已得到消息,所以才没有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自此事件后,李世民是彻底对这个大哥失望至极,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劝谏下,李世民决定反击,暗地召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定计。定计的结果就是后来的“玄武门之变”。

作为太子的李建成兵变失败,自己和三弟死于李世民的箭下,我们回头分析李建成的一生,其实论实力和弟弟李世民是相差无几,可还是输得一败涂地,说到原因,除了个人性格原因外,最主要的是作为一个储君他太过小家子气,他低估了弟弟的实力,没有分析到自己强可是自己的弟弟更强,在弟弟广纳人才时,他是结交地痞流氓,在弟弟浴血沙场时他想的是自己怎么捡漏,在弟弟爱护百姓和士卒时,他是贪图享乐,日夜狩猎,令士兵和随从怨声载道,在谋士劝谏时,他是左耳进右耳出。

最后自己作死就算了,还临死带上自己的三弟。作为大哥他没有大才,作为兄弟他将兄弟之情放得低于权力和欲望,作为儿子,他不听父亲劝解,最后是落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如果反过来思考他的一生,作为长子,他如果心胸宽广,利用好自己弟弟的特长,完全是可以让弟弟辅佐自己成就一番大业的。可是他把精力用在了兄弟相残上,用在了小肚鸡肠女人伎俩上。可以说他不败都难。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灵犀一墨,原名:李海燕,80后,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爱好写作,擅长随笔,散文、诗词赋、作词、剧本、微小说等。有不少作品见于刊物和多家知名平台并多次获奖。多家网络小说平台签约作家,发表中长篇小说近100万字,现为知名媒体公司企划总监,拥有21年的写作经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马尾海战与镇南关大捷的战场看清朝的中法战争 - 天天要闻

从马尾海战与镇南关大捷的战场看清朝的中法战争

19世纪80年代,法国加速对越南的殖民扩张,挑战了清朝对越南的传统宗主权。中法战争(1883-1885年)由此爆发,战火从越南蔓延至中国广西和福建沿海。这场战争不仅是中西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清朝洋务运动成效的一次检验。
《王国之泪》2年了,有些遗憾终于将实现! - 天天要闻

《王国之泪》2年了,有些遗憾终于将实现!

一晃《塞尔达传说 王国之泪》都已经发售整整2年了。尽管许多玩家认为《王国之泪》的体验不如《旷野之息》,已经没有了当年初见《旷野之息》的惊艳感,但《王国之泪》在玩法交互上带来的突破也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本作仍然留下了不少遗憾,这其中,有些即将得到补完,也有的或许会成为下一部作品的创新基石。随着《旷野之息》...
韩国学者:整个西伯利亚地区5500年以来都属于古中国核心领土 - 天天要闻

韩国学者:整个西伯利亚地区5500年以来都属于古中国核心领土

5500年前,约公元前3500年,正值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早期农业文明开始繁荣。与此同时,西伯利亚地区也出现了如乌斯特米尔文化等史前文化。这些文化在技术和器物上显示出一定的相似性,例如陶器的制作工艺,暗示了可能的交流或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陈生玺逝世 享年93岁 - 天天要闻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陈生玺逝世 享年93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5月12日电 (记者 孙玲玲)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12日发布的讣告,民盟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陈生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1日21时26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图片来源:
中国象棋高手历史排名金字塔 - 天天要闻

中国象棋高手历史排名金字塔

中国象棋,这项传承了几千年的智力运动,不光是棋盘上的博弈,更是中国文化里的一块瑰宝。为了梳理这些高手的地位,棋迷们根据他们的历史表现、成就和对象棋发展的贡献,搞出了一个“中国象棋高手历史排名金字塔”。
中东之乱逃不过中国如来之手 - 天天要闻

中东之乱逃不过中国如来之手

中东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个是非之地。战乱、冲突、资源争夺,搅得天翻地覆。不过近年有个说法挺有意思,叫“中东之乱逃不过中国如来之手”。这话听着有点夸张,但细琢磨还真有点道理。中国这几年国力蹭蹭往上涨,在中东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管是经济、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