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犹太人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2024年10月03日01:43:03 历史 1054

耶稣基督作为历史人物,他的人物形象与传达的教导一直备受关注,无论作为一位宗教领袖,还是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耶稣以他的智慧、仁慈和救赎的使命,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耶稣的父亲约瑟是一个木工,而他的母亲玛丽亚则在一家旅店的马槽里生下了他。

在耶稣12岁的时候,他跟随他的父母到耶路撒冷去参加他们犹太人的“逾越节”。节日期满之后,他的父母就想要回家,可是这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耶稣了。

耶稣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犹太人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 天天要闻

小耶稣和他的母亲

于是他的父母留在城中足足找了他三天之后才在祭祀的神殿中看见了他,此时的他居然正坐在一群祭司中间,同他们一起谈论他父母听不懂的宗教学问。

他的母亲上前问她为什么单独跑到这里,耶稣回答说:“为什么找我呢?你们难道不知道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听了他的回答,他的父母一头雾水,只是将他带回了家中。

耶稣渐渐的长大了,也学会了他父亲的木匠手艺。有一天,他听闻有一个叫约翰的牧师在约旦河一带传道,宣传救世主即将降临。

耶稣听说了之后便辞别了他的父母和亲友,独自去寻找约翰。耶稣找到约翰之后,想要约翰给他洗礼。约翰谢绝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了。”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应当在天父面前进行这样的礼仪。”

耶稣受洗以后,天上的晓日照射着他,好像上帝的心向他开启了。他觉得上帝降临在他心中,像鸽子一般从空中飞下来。耶稣豁然贯通,了无疑惑,脸上充满了光辉。

耶稣既然已经大彻大悟,便独自向着荒山走去。他独自走向荒山的深处,一直走到他的四周人迹罕至,便是山羊的踪迹也没有。只有旷野与寂静。

他不停的想,上帝如何才能引导他的儿子去拯救以色列民族,以色列应当怎样做才能自救,才能担负起拯救这堕落的世界的重任呢?

就这样,耶稣在旷野中绝食了40个昼夜,思考了40个昼夜。终于,他战胜了心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时,耶稣累极了,可是心中却有无穷的光明,无穷的快乐。他下山的时候,容貌有至爱纯爱的上帝的光辉。

耶稣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犹太人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 天天要闻

耶稣开始在加利利一带传教。他一边行走,传天国福音,一边为百姓医治各种疑难杂症。但他感觉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所以他就想把自己的理念教授给几个最有悟性、最有希望的门徒,使他们将其传播得更广。

于是,耶稣选出了十二门徒,命他们与自己密切配合,又赋予他们权力去宣传自己的思想。这些门徒各有特点:有的精明强干,有的老成持重,而有的则心机深沉。

彼得是耶稣最喜爱的门徒。他赤诚勇敢,又最有悟性和主见,也最能领悟耶稣的心思 ,冲锋陷阵时总是自告奋勇,耶稣视其为心腹。

耶稣最担忧的门徒是犹大,此人野心勃勃,喜好名利。可他的优点是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因此耶稣既爱其能,又担忧他的私心。

耶稣选定了门徒,心中十分高兴,于是便在山上对他们详谈自己的主张,叫他们明白教义,可以去做天国的使者。而门徒们听了耶稣的教诲,心潮澎湃,为耶稣颇有权威的话语所震动。自此,十二门徒潜心协助耶稣传道。

犹太人的逾越节将近,耶稣感觉这是一个传播教义的机会,于是决定亲自前往耶路撒冷。但这是一个危险的事,因为这时罗马的官兵和犹太人的祭司长在到处搜捕他。

耶稣在进入耶路撒冷之后,他的门徒们希望耶稣能够给他们划分出一个等级,以方便他们彼此进行服从和管理。

耶稣拒绝了这个提议并对他们说道:“你们知道世俗人的观念是:人民是君主的仆人,且有大臣掌权管束他们。但你们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意为大,就应当做其他人的仆人;谁愿为首,就应当做其他人的奴隶。正如人的儿子生来不是要服侍人,而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性命,作众人得救的代价。”

门徒们听不懂耶稣说的这句话,于是耶稣领来一个小孩叫他站在他们中间,说:“凡以我的名义,接待一个像这样的小孩子就是接待我;凡是这样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我来的上帝。”

耶稣和他的门徒又来到一片庄园,那里的人害怕受牵连不愿接待他们。于是门徒们都很生气,纷纷劝告耶稣说:“主啊,你应该请求天父降下天火来处罚他们。”

耶稣转身责备道:“天父的心如何,你们根本不知道,他派我来是让我拯救人的性命的,而不是毁灭人的性命的。”

耶稣一行离开庄园时,耶稣一人独自默默走在前面,而他的门徒们则跟在后面。就这样闷闷走了好几里地,耶稣突然停了下来,转身对他的门徒们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主的儿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士兵,他们要定他的死罪,把他交给外邦人。他们要戏弄他,在他脸上吐唾沫,鞭打他、杀害他。可是过了三天,他便要复活!”

耶稣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犹太人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 天天要闻

逾越节’再过两天就要到了,可是罗马的官兵和犹太人的祭司长们却忧虑万分。他们得知耶稣已经进入城内,可是却始终找不到耶稣的踪影。

正在此时,一个叛徒登场了,他就是犹大。他出卖了耶稣并和罗马的官兵一起串通好了逮捕耶稣的计划。然后又悄无声息地回到耶稣身边,以便在逮捕耶稣时作内应。

某天夜晚,耶稣正在和他的十二门徒用晚餐。只见他突然神色哀伤地抬起头,并对他的众弟子这样说道:“我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听了耶稣的话,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正在此时,耶稣又从桌上拿起一块饼,并掰开分给他的门徒们,叹息道:“拿着,吃吧,这是我的身体”然后他又举起杯来,祝谢完,递给门徒们,要他们喝了。并对他们说: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血,是为许多人流出来的。”

耶稣反常的举动使他的门徒们隐隐感觉到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可是,除了犹大,却没人能猜到究竟会发生什么。

第二天,犹大终于领着城里的祭祀、巡警找到了耶稣,他一见到耶稣,就飞快地跑到耶稣跟前,假装要亲吻他,耶稣看着犹大的表演,平静地对他说道:“朋友,干你想干的事情吧。”于是,早已埋伏好的众人一拥而上想要逮捕耶稣。

耶稣看他们拥上来,就对他们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抓我,如同做贼一样吗?我天天坐在圣庙里训人,和你们在一块,你们倒不来抓我!”

耶稣的门徒们看到耶稣被捕,就趁着黑暗分散开逃走了,没有谁敢尝试着去解救耶稣,他们全都背叛了他。

他的门徒彼得跑到一半突然停住,他心想不能眼睁睁看着老师被害,于是又回头来追逮捕耶稣的队伍。

彼得远远地跟着逮捕耶稣的队伍,跟到总督官舍附近的广场上,队伍来到中门的时候,彼得想混进去,却被看门的人看到了。看门人怀疑他是耶稣的同党,但是彼得立刻否认了,看门人还是觉得奇怪,因为他有加利利人的腔调,而耶稣的弟子都是加利利人。

耶稣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犹太人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 天天要闻

彼得吓了一跳,慌忙解释说他从来就没有跟耶稣讲过话,只是来看今晚的热闹。

他说完后,急匆匆地走开了。这时候,正好听到鸡啼声,天快亮了。彼得边跑边自言自语:“对不起,在您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逃跑了,而且还不承认是您的弟子,我对不起您!”

大祭司们已经下定了决心,非杀了耶稣不可。第二天便是逾越节,耶稣在这天早晨必须死,迟了,在民众方面一定要发生变故。

众祭司长和民间长老商议后,以‘渎神罪’的罪名,判除耶稣死刑。由罗马巡抚彼拉多来执行。

民众经大祭司的煽动,嚷嚷着要求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彼拉多怕闹出乱子,只好下令将耶稣拉去钉十字架。

兵士们把耶稣带了进去,打了一顿,给他穿上紫色的袍子,又用荆棘编了一个冠冕带在他头上。嘲笑说:“犹太人的王啊,万岁!”他们又用苇子打他的头,把唾沫吐他脸上,屈膝拜他。戏弄完耶稣之后,他们又给耶稣换上原来的衣服。然后才将耶稣带向刑场。

刑场在耶路撒冷郊外被称为“各各他丘陵”的小山上面。按照当时的习惯,死囚犯都要自己背着十字架走到刑场接受死刑。

这个十字架高4米,宽2米,厚约1米,重60公斤,可想而知,背着这个十字架走到刑场是十分辛苦的,耶稣缓缓地拖着十字架前行,但是护卫的士兵觉得他走得太慢,一直用鞭子抽他。耶稣就这样走走停停,浑身都是血和汗,他踉跄地走着,但是眼神还是那么的坚定。

公元30年4月7日上午,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兵士们把十字架的根塞在一个深深的地坑里,又在四周填上石头,将耶稣挂在半空中。“父啊”耶稣开口道“赦免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六个小时后,便在痛苦中死去了。临死前,他大声地呼喊:“上帝,我的上帝啊,你为什么离弃我。”而此时,他的使徒们都逃散了,不敢到刑场上来,其余的亲戚朋友都远远站着,其中也包括耶稣的母亲。

耶稣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犹太人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 天天要闻

耶稣受难之后,他所有的门徒都有一个共同的体验,大家都觉得他们的老师、他们的主,依然是存在的,如同他未死一样。这种体验一天胜似一天,最后在他们的团体里燃烧起精神的圣火来,他们认为真理不死,正义不死,耶稣也不死。

据说,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了,和门徒们一起生活了40天后升天而去。基督教认为,耶稣受难复活是战胜了死亡,从此死对基督徒来说不再可怕,这也表明耶稣的确是上帝之子,是世人的救世主。

耶稣的门徒们继承耶稣的遗志宣传天国的福音,大约公元43年,耶稣所创立的教派的门徒都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希腊文译作“基督”)​,他们在安提阿开始被称为“基督徒”​。后来,拿撒勒派逐渐脱离犹太教发展成基督教,拿撒勒人耶稣被公认为基督——救世主。后来,这个教派终于脱离犹太教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宗教——基督教。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