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魏国第三位皇帝齐王曹芳(下)(松鹰读历史152)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一月,司马懿乘曹爽同兄弟曹羲、曹训、曹彦和皇帝曹芳一起,出京城拜竭曹叡陵墓的机会,发动政变。
他令司徒高柔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军营,令太仆王观行中将军事占据曹羲军营,解除曹爽兄弟掌握的武装;后用皇太后的名义关闭洛阳城门,占领武器库,派兵截断洛浮桥,阻挡曹爽等人入城。接着,司马懿派人出城上书天子曹芳,指责曹爽等人背弃先帝顾命,败乱国家法纪,排斥旧臣,引用私人,盘根错节,纵恣日甚,实有“无君之心”。为此他不得不采用兵谏办法,为国除害。
随后又派人告诉曹爽,指出其只要放弃军权,可保身家性命。曹爽无奈,只好自愿免官交印。其后不久,司马懿以更多的罪名,将曹爽及其兄弟以及何晏、邓飏、李胜、丁谧等人全部处死,诛灭三族。从此司马懿便独掌朝政大权。
公元 251年,司马懿病死,其后由他的大儿子司
马师任大将军。司马师和其父相比,更加骄横不可一世,根本就没把皇帝放在眼里。因此,曹芳每次见司马师上朝,都恐惧万分,如针刺背。
一天,曹芳临朝,见司马师带着剑上殿,慌忙下榻迎接。司马师笑着说:“哪有君迎臣之礼呀,请皇帝稳坐不要起来。”司马师昂首下殿时,乘车出内,前呼后拥,不下数千人马,甚是威风。魏帝见后,很不是滋味。
当他退入后殿,环顾左右,只有太常夏玄、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曹芳丈人)三人在场时,便叱退近侍,同三人到密室商议,决定诏令天下群雄,共讨司马氏。随即,曹芳脱下龙凤衫,咬破指头,写了血诏,让张缉送出,一再嘱咐勿要泄露。可事不凑巧,三人刚出后殿,就被司马师发现,当场从张缉身上搜出血诏。
司马师大怒,下令腰斩三人,灭其三族。接着,司马师直入后宫,持剑威逼皇帝用白练绞杀张皇后(张缉的女儿);并当着群臣的面,历数魏帝罪状,与太后商议,废掉22岁的皇帝曹芳,另立魏文帝孙、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曹髦为帝。这就是高贵乡公。
参考书目《中国历代皇帝》
图片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