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许世友被关押,毛主席为什么救他?陈赓的话起了大作用

2024年02月29日12:35:39 历史 1491

许世友是毛主席最信得过的解放军将领。许世友多次说:“毛主席两次救了我,恩重如山。”

毛主席救许世友,第一次是抗大时;第二次是“文革”之初。他第一次救许世友,鲜为人知的是,陈赓有大功劳。

延安时许世友被关押,毛主席为什么救他?陈赓的话起了大作用 - 天天要闻

陈赓与毛主席是湘乡东山学堂的校友,20年代在长沙衡山学社时就认识。他又在红四方面军当过红11师长,许世友与徐海东当时就是他手下两位得力团长。

1937年春,许世友在延安抗大学习,因一些人批张国焘的错误时连带上红四方面军将士。于是,许世友生气了,准备带着几个人准备离开延安去四川打游击,结果东窗事发,被关押起来了。


延安时许世友被关押,毛主席为什么救他?陈赓的话起了大作用 - 天天要闻

如何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呢?

这对于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之间的团结十分重要,也事关中国革命的前途。这时陈赓也在抗大学习,还兼任一队队长。一方面,他在红四方面军工作时曾与张国焘进行过斗争;另一方面,他又对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十分熟悉,深得大家信任,四方面军将领也愿意和他说心里话。许世友等人被抓起来后,陈赓找到毛主席直接反映情况,说:

“据我所知,这些同志哪一个都不是反革命。是我们在这场斗争中做得‘左’了。批评张国焘错误,不应该牵连下面的同志。”

毛主席听后,十分重视陈赓的意见。

随后,毛主席亲自到禁闭室找被关押的许世友谈话,一次不成,又去第二次,终于把许世友这位猛张飞感化了——这就是许世友说的第一次救了他。

延安时许世友被关押,毛主席为什么救他?陈赓的话起了大作用 - 天天要闻


接着,毛泽东又与其他被关押的将领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迅速纠正了工作中的偏差。

毛主席的做法,使得许世友等人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迅速跟上队,很快又成为了叱咤风云的无敌战将了。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一书记述了毛主席在延安救许世友的前后经过,以及许世友与毛主席之间鲜为人知的个人关系。该书为以史料和当事人口述方式记述了解放军将领为什么追随毛泽东的真实历史,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名列中国政治/军事畅销榜第九名(如图),是读者喜爱的红色历史畅销书。

延安时许世友被关押,毛主席为什么救他?陈赓的话起了大作用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第4538期:赐宴街小区(随笔) - 天天要闻

第4538期:赐宴街小区(随笔)

山东/ 孙延宜专辑/2025年/183(随笔)2025年7月4日,乡村精短文学公众号编发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条规范的赐宴街》,独立寒秋老师看到后,在我们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写的这个随笔“有道理”,然后畅谈了自己对赐宴街命名的意见,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处世界遗产地移出濒危名录 - 天天要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处世界遗产地移出濒危名录

当地时间7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位于非洲的三处世界遗产地因面临的威胁大幅减少,已正式被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按照世界遗产大会的决议,共三处世界遗产地被移出濒危名单,分别是马达加斯加的阿钦安阿纳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遗址、利比亚的加达梅斯古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1982年长沙政府修缮杨开慧故居,发现52年前的“致润之信” - 天天要闻

1982年长沙政府修缮杨开慧故居,发现52年前的“致润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点半,砖墙后面好像还有东西!”现场木匠小声招呼县文化馆的干部,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为一段尘封往事重见天日的开场。故居修缮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蜡纸包得严严实实、字迹依旧清晰的长信,却把所有人拉回半个世纪前的烽火
94岁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参加剪彩眼神涣散,临终前还在拍淀粉肠广告惹争议 - 天天要闻

94岁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参加剪彩眼神涣散,临终前还在拍淀粉肠广告惹争议

据北京日报,记者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处得知,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于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时安详逝世,享年93岁。据悉,就在杨少华离世当天,杨议还安排杨少华外出参加活动,为某家新店开业剪彩。从晒出的视频来看,顶着炎炎烈日,杨少华坐着轮椅亮相现场,近年来杨少华的身体状况一直惹人担忧。此次参加活动,不...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没说过” - 天天要闻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没说过”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这句话一定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然而,太史公却表示,别再以讹传讹了,我可没说过这句话。出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出自清代学者李晚芳的著作《读史管见》。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 天天要闻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时许,北京大兴天宫院。尹亚飞/新京报/视觉中国2025年7月,北京仿佛进入广东“回南天”,地铁通道的墙壁上甚至挂上水珠。东北地区也连日阴雨绵绵,仿佛进入江淮“梅雨”季。潮湿、闷热、黏腻的空气,让北方人感到陌生。“我们家现在讲粤语。”有人如是调侃。还有人说:“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乡的感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