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2024年02月04日09:15:12 历史 1615

前言

何以汉初第一功臣韩信,最终却死在自己人手里?这一历史谜题的答案,似乎就藏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千古绝唱中。

韩信与萧何,两位汉初奇才,一生命运交错。韩信军事才能卓绝,战无不胜,却最终因为产生异心而遭汉王猜忌,被自己推荐重用的丞相萧何设计杀害。而谋士萧何帮助汉王黄龙旗起,功勋卓著,自己也一度陷入汉王猜忌的泥潭,后来再次通过行动证明忠心。

两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似乎都与对方紧密相连,难解难分。二人如此命运交织,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微妙的化学反应?这一历史谜题,或许就隐藏在他们故事的深处。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早年颠沛:两位奇才的出生与成长

若要理解韩信与萧何的故事,就需要从他们的早年经历说起。两人都生于战乱之世。韩信是雒阳人,在楚国长大。他的父母很早就双亡了,自己一个人辗转流离。由于出身微寒,又无人依靠,韩信在楚国吃了不少苦,时常被人欺负侮辱。

与之不同,萧何是当朝权臣萧何的儿子。秦末战乱爆发后,他被父亲安排到刘邦身边充当谋士。所以萧何的起点明显高人一等,他很早就在辅助刘邦掌握大局。

韩信也曾效力项羽,但由于性格不合,没得到重用。后来他来投奔刘邦,才真正崭露头角。而他之所以受刘邦赏识,关键就在一个人——萧何。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成也萧何:两人命运的第一次交汇

刘邦入主关中后,韩信来投。但由于出身低微,刘邦并没有重视。正当韩信面临被冷落的命运时,丞相萧何出面相助,数次向刘邦极力举荐。

萧何是汉王身边少有的谋士,他敏锐地发现韩信身上的才能与潜力。为了汉王大业,他不顾刘邦的疑虑,执意将韩信扶上重用。甚至后来韩信跑了,萧何帮刘邦将其追回,并给予更大支持。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在萧何这番进言下,刘邦终于任用韩信为大将。此后,韩信在作战中连战连捷,建立汗马功勋。而这一切荣耀的背后,都有丞相萧何的推波助澜。

正如历史上流传的话所说,韩信之所以能“成”,关键就在于萧何。在这第一段命运交汇中,萧何无疑扮演了推动者和启蒙者的角色,开启了韩信人生的巅峰时期。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高楼盘旋:两个奇才的明争暗斗

随着韩信军功赫赫,权势日渐加重,他与丞相萧何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本是推心置腹之交,二人却也在潜移默化中积聚了心结。作为军事统帅,韩信深感自己才华独露、权势一人压倒。他不满自己的战功与恩赏不对等,心中对朝中文臣颇有微词。

而萧何则担心韩信专权,威胁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他虽然出于大局着想提拔韩信,却也潜意识抗拒任其得志。二人渐渐结下隐秘的心结。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外表上,韩信与萧何还维持着良好关系。汉王需要军功来巩固河山,需要谋臣来整顿体制,所以二人暂时合作无间。然而这下确实埋下了后来变故的远因。

这一时期可以看作两个奇才鼎盛并存的时期。他们各领头衔,在自己的领域里光芒四射。然而这座高楼终究难容二雄并立,悄然酝酿着惊涛骇浪。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败也萧何:命运的再次交汇

前线大捷的韩信渐渐萌生异心,与萧何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最终这一切都酿成了韩信谋反的惨剧。当时汉王因战功骄奢,猜忌群臣。他数次无故拘禁大将军韩信,激起了韩信的愤懑之心。韩信心生叛意,与陈稀密谋作乱。

而汉王与丞相也并非毫无察觉。吕后很早就对韩信生疑,她与萧何筹划对策。最终萧何决定设计,将韩信诱骗至宴席中杀死。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韩信死后,萧何面对他的尸体,说出了那历史性的四字真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叹息自己对韩信一手提拔,却也亲手除去。而这四字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唱。

在这第二次命运的交织中,萧何扮演了变数和终结者的角色。他清楚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但终究是他将高楼推倒、奇才毁灭。这段经历也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一道伤痕。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同舟共济:宰相的危机与自救

韩信之死并没有就此平息汉王的猜忌之心。很快,大宰相萧何自己也陷入风口浪尖之中。萧何深感自己正处在危险边缘。他的高压政策与刘邦杀神项羽刚相反,难免招致非议。而自己身为朝中第一功臣,实在太容易成为猜忌对象。

这种危机感在刘邦加封自己的同时达到顶峰。表面功劳加身,实则权力受割。萧何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针对自己的试探。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危机时刻,他坚持站在君王一边。在汉军缺粮时,他反其道而行,派自己新得的部曲运粮支援前线。这证明了自己的忠心,化解了汉王的疑虑。

在这最后的历练中,萧何凭借机智与贤能从悬崖边缘拉回自己,并重新赢得汉王信任。他和韩信不同,选择了更稳妥的自救之道,避开了政局的惊涛骇浪,保住了江山社稷。

韩信被杀害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至今仍被人吐槽 - 天天要闻

结语

韩信与萧何,两个截然不同的奇才,却走上了交织的命运之路。萧何开启了韩信的辉煌,也终结了他的传奇。萧何在危机关头救赎自己,韩信则坠入深渊。

历史无情,英雄泯灭。但那四个字的绝唱永存,诉说着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也许最终他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二人的故事却永远交织在一起。这就是韩信与萧何留给后人的历史佳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5月5日,南都记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悉,该校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3日在武昌逝世,终年45岁。易育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组织科科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被评为该校2015年至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讣闻,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