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书生百无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2024年01月13日19:15:44 历史 1615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闻

去年读许知远的《梁启超:亡命(1898-1903)》,印象最深的,是梁启超流亡海外性命都朝不保夕的时候,还接二连三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而且,都成了爆款。

许知远书中引用了他的好多文章,即便今时今日读来,依然是扑面而来的汪洋恣肆,极具煽动性。

黄遵宪评价说,梁启超的文字“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文字,竟可以有如此之大的力量!

所以,当看到又一本关于梁启超的书,书名就叫“文字奇功”的时候,我很快被吸引住了。

——顺便说一句,作者上一本写严复的书名是“笔醒山河”,亦是爱极。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闻

这本书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大学问”品牌出版,全名《文字奇功:梁启超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

作者黄克武,牛津大学东方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自1992年开始研究梁启超,旋即以《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受到学界瞩目。

《文字奇功》是黄先生三十余年潜心研究精髓所在。

全书一共八章,第一章为导论,先抛出关于梁启超学术思想的一个争议,第二章以“铸造国魂”为切入点,总述梁启超的“中国不亡论”,第三至七章分别阐述梁启超在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阳明学、墨子学、康德为代表的西方哲学、中国史学、对科学宗教与迷信的思考,第八章是结论。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闻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永远也绕不开的一个名字。

从学术研究这个角度,对他的评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

一种极力盛赞他的博学,认为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国人的思想启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反的意见则认为,恰恰因为梁启超的“博”,导致他思想驳杂,没有深入而有价值的思想内涵,只能算是一个宣传家,称不上思想家。

黄克武先生在第一章便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两个观点:

第一,我们不宜将梁启超一生在学术上与思想上努力的成果视为肤浅、驳杂而不够深刻的,我认为梁启超的学术思想表现出他个人的学术风格以及前后的一贯性,他是一位既博学又敏锐的思想家。

第二,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与政治思想有内在的关联,这是源于中国“学术与政治一以贯之”的传统。因此把学术与政治割裂开来,是不能正确地评价梁启超的。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闻

书中所提及的这些领域,梁启超既能“入乎其中”,也能“出乎其外”。

正如作者所总结那样:

“梁启超的思想一方面固然在某种程度上离开了儒家传统,接受源于西方有关国家、国民的新观念;但是另一方面,在1903年之后,梁任公思想与传统之间仍然有很强的连续性。”

最典型如他对“自由”的看法,从西方观念那里,他深刻理解到“个人自由”的重要意义,因此才会批判俄国的劳农政府“平等算平等极了,不自由也不自由极了”,但他并没有因此滑入鼓吹极端个体自由的境地,而是融合传统,提出了“群己并重、群己平衡”的观点。

在这一理念之下,个体当然要“自由”,但并非毫无限度,“人民皆自由于国家主权所赋与之自由范围内,而不可不服从主权”“人人自由,而以不侵人之自由为界”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固然庞杂,但贯穿其间的,是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在当时外辱内困的情形下,他要“铸造国魂”,要唤醒并造就一代“新民”,理论也好思想也罢,只要有益于此,他均可“拿来”,标准是“淬厉其本所有而新之,采补其本所无而新之”

胡适给他的挽联说:中国新民,平生宏愿;神州革命,文字奇功。

他不但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原创 南风无影 走过了河西走廊,再过沙海戈壁,我们进入西域地界,第一个西域小国: 鄯善,它还有个名字叫楼兰。为了不节外生枝,我丢掉了甲胄和兵器,顺便也找人把自己的头发剃了,实在是不习惯留这么长的头发,剪的非常短。等头发剃完,我和法显还有几个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吕敬荣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开始返攻东方。第一个攻击对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过程在历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军事案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意为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史记·高祖本纪》中描述的很简单:“汉王用韩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 天天要闻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6月28日晚至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城区和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当地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开展灾后清淤、排水、抢修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6月30日,在贵州省镇远县城关五小共和校区,老师在清理校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6月30日,商户在贵州省镇远县城...
致命的三次失误 - 天天要闻

致命的三次失误

项羽的人生巅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为他就是在这一年分封诸侯。要知道,当时的项羽可是诸侯的盟主,而刘邦仅仅只是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位诸侯。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静静矗立,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芳华依旧。回望一百多年前,旧中国风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殚精竭虑,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拼版图片:左图为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右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原址房间内部(中共一大纪念...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 天天要闻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庆市开州区人,享年71岁。幼时读私塾,13岁时父亲因琐事纠纷被当地恶霸打死后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开始给人家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