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帝被弑太子登大宝,王国宝得权交好会稽王

2023年10月31日08:18:05 历史 1445

孝武帝被弑太子登大宝,王国宝得权交好会稽王

孝武帝被弑太子登大宝,王国宝得权交好会稽王 - 天天要闻


  话说张贵人弑主以后,自知身犯大罪,不能不设法弥缝,遂取出金帛,重赂左右,且令出报宫廷,只说孝武帝因魇暴崩。太子司马德宗西晋惠帝还要暗弱,怎能摘伏发奸?会稽王司马道子向与孝武帝有嫌,巴不得他早日归天,接了凶讣,暗暗喜欢,怎肯再来推究?外如太后李氏,以及琅琊王司马德文,总道张贵人不敢弑主,也便模糊过去。王珣王雅等统是仗马寒蝉,来管什么隐情,遂致一种弥天大案,千古沉冤。后来《晋书》中,未曾提及张贵人,不知她如何结局,应待详考。王国宝得知讣音,上马急驰,乘夜往叩禁门,欲入殿代草遗诏,好令自己辅政。偏侍中王爽,当门立着,厉声呵叱道:“大行皇帝晏驾,太子未至,无论何人,不得擅入,违禁立斩!”王国宝不得进去,只好怅然回来。越日,太子司马德宗即位,循例大赦,是谓晋安帝。有司奏请会稽王司马道子,谊兼勋戚,应进位太傅,领扬州牧,假黄钺,备殊礼,无非讨好司马道子。有诏依议,司马道子但受太傅职衔,余皆表辞。诏又褒美让德,仍令他在朝摄政,无论大小政事,一律咨询,方得施行。司马道子权位益尊,声威益盛,所有内外官僚,大半趋炎附热,奔走权门。最可怪的是王国宝,本已与司马道子失欢,不知他用何手段,又得接交司马道子,仍使司马道子不念前嫌,复照前例优待,引为心腹,且擢任领军将军。无非喜谀。堂弟王绪随兄进退,不消多说。阿兄既转风使舵,阿弟自然随风敲锣。
  平北将军王恭,入都临丧,顺便送葬。见了司马道子,辄正色直言,司马道子当然加忌。惟甫经摄政,也想辑和内外,所以耐心忍勉与周旋。偏王恭不肯通融,语及时政,几若无一惬意,尽情批驳,声色俱厉。退朝时且语人道:“榱栋虽新,恐不久便慨黍离了!”过刚必折。司马道子知王恭意难回,更加衔恨。王绪谄附司马道子,因与兄王国宝密商,谓不如乘王恭入朝,劝相王伏兵杀王恭。王国宝以王恭系时望,未便下手,所以不从王绪之言。王恭亦深恨王国宝。有人为王恭画策,请召入外兵,除去王国宝,王恭因冀州刺史庾楷,与王国宝同党,士马强盛,颇以为忧,乃与王珣密谈,商决可否。王珣答说道:“国宝虽终为祸乱,但目前逆迹未彰,猝然加讨,必启群疑。况公拥兵入京,迹同专擅,先应坐罪,彼得借口,公受恶名,岂非失算?不如宽假时日,待国宝恶贯满盈,然后为众除逆,名正言顺,何患不成!”王恭点首称善。已而,复与王珣相见,握手与语道:“君近来颇似胡广。”王珣应声道:“王陵廷争,陈平慎默,但看结果如何,不得徒论目前呢。”两人一笑而散。
  过了一月,奉葬先帝于隆平陵,尊谥为孝武皇帝。返袝以后,王恭乃辞行还镇,与司马道子等告别。即面语司马道子道:“主上方在谅闇,冢宰重任,伊周犹且难为,愿相王亲万机,纳直言,远郑声,放佞人,保邦致治,才不愧为良相呢!”说着,睁眼注视道子。旁顾国宝在侧,更生愠色,把眼珠楞了数楞。王国宝不禁俯首,司马道子亦愤愤不平,但不好骤然发作,只得敷衍数语,送王恭出朝罢了。
  到了次年元旦,安帝加元服,改元隆安。太傅会稽王司马道子稽首归政,特进左仆射王珣为尚书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射,兼后将军丹阳尹。尊太后李氏为太皇太后,立妃王氏为皇后。皇后系故右军将军王羲之孙女,父名王献之,亦以书法著名,累官至中书,曾尚简文帝之女新安公主,有女无子。及女得立后,王献之已殁,至是始追赠光禄大夫,与乃父王羲之殁时赠官相同。史称羲之有七子,惟徽之、献之,以旷达称,两人亦最和睦。王献之病逝,王徽之奔丧不哭,但直上灵床,取献之琴,抚弹许久,终不成调,乃悲叹道:“呜呼子敬,人琴俱亡!”说毕,竟致晕倒,经家人舁至床上,良久方苏。他平时素有背疾,坐此溃裂,才阅月余,也即去世。叙此以见兄弟之友爱。徽之字子猷,献之字子敬,还有徽之兄凝之,亦工草隶,性情迂僻,尝为才妇谢道韫所嫌。
  且说王国宝进官仆射,得握政权。会稽王司马道子复使东宫兵甲归他统领,气焰益盛。堂弟王绪亦得为建威将军,与王国宝朋比为奸朝野侧目。王国宝所忌,第一个就是王恭,次为殷仲堪,尝向司马道子密请,黜夺二人兵权。司马道子虽未照行,谣传已遍布内外,王恭镇戍京口,距都甚近,都中情事,当然早闻,因即致书殷仲堪,谋讨王国宝。殷仲堪在镇,尝与桓玄谈论国事,桓玄正思利用殷仲堪,摇动朝廷,便乘隙进言道:“国宝专权怙势,唯虑君等控驭上流,与他反抗,若一旦传诏出来,征君入朝,试问君将如何对付哩?”殷仲堪皱眉道:“我亦常防此着,敢问何计可以免忧?”桓玄答道:“王孝伯嫉恶如仇,正好与他密约,兴晋阳甲,入清君侧,援引《春秋》晋赵鞅故事。东西并举,事无不成!桓玄虽不肖,愿率荆楚豪杰,荷戈先驱,这也是桓文义举呢。”殷仲堪听着,投袂而起,深服桓玄言。遂外招雍州刺史郗恢,内与堂兄南蛮校尉殷顗,南郡相江绩,商议起兵。殷顗不肯从,当面拒绝道:“人臣当各守职分,朝廷是非,与藩臣无涉,我不敢与闻!”江绩亦与殷顗同意,极言不可,惹得殷仲堪动怒,勃然作色。殷顗恐江绩及祸,从旁和解。江绩抗声道:“大丈夫各行己志,何至以死相迫呢?况江仲元年垂六十,但恨未得死所,死亦何妨!”说着,竟大踏步趋出。殷仲堪怒尚未平,将江绩免职,令司马杨佺期代任,殷顗亦托疾辞职。殷仲堪亲往探视,见殷顗卧着似甚困顿。乃顾问道:“兄病至此,实属可忧。”殷顗张目道:“我病不过身死,汝病恐将灭门。宜求自爱,勿劳念我!”殷仲堪怀闷而出。嗣得郗恢复书,亦不见允,因复踌躇起来。适值王恭书至,乃想出一条圆滑的法儿,令王恭即日先驱,自为后应。王恭得了复书,喜如所愿,便即遣使抗表道:
  后将军王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司马道子妃为国宝妹,故称姻戚,不能感恩效力,以报时施,而专宠肆威,以危社稷。先帝登遐夜乃犯阙叩扉,欲矫遗诏,赖皇太后明聪,相王神武,故逆谋不果。又夺东宫现兵,以为己用,谗嫉二昆,甚于仇敌。与其从弟绪同党凶狡,共相煽连,此不忠不义之明证也。以臣忠诚,必亡身殉国,是以谮臣非一,赖先帝明鉴,浸润不行。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已与荆州督臣殷仲堪,约同大举,不辞专擅,入除逆党,然后释甲归罪,谨受钺钺之诛,死且不朽!
(本篇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