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位最久”国王今天加冕,年轻人却不买账了

2023年05月06日19:30:15 历史 1099

5月6日,伦敦上空阴云密布,但对于新国王查尔斯来说,这一天,他已经几乎等了70年。

上一次英国王室的加冕礼还是在遥远的1953年,伊丽莎白二世在全世界的目光下完成了这一神圣的仪式。在电视直播画面中,人们也关注到了5岁的小王子查尔斯的一举一动,他穿着白衬衫和短裤,头发梳着很漂亮的偏分。他向周围的人挥手,有时眼神里似乎对这一切感到有点困惑。

70年后,查尔斯已经75岁了,他仍保持着一丝不苟的发型,只是头发稀疏早已全白。他接过沉甸甸的王冠,正式成为自1066年以来第40位受加冕的英国君主。

与此同时,查尔斯所接下的还有英国不断变化的现实、王室的丑闻危机,以及君主制的式微。

“待位最久”国王今天加冕,年轻人却不买账了 - 天天要闻

“精简版”加冕礼

成为国王的这八个月来,查尔斯一直在努力向英国和世界展示,他将成为什么样的君主。他致力于让君主制转型,变得更精简、更现代也更加包容。但对于盛大的加冕礼来说,要通过黄金文物和古老仪式来传达这一信息并非易事。

几个月前,查尔斯就明确传达出“精简”加冕礼流程的意愿。英国王室专家莱斯利·卡罗尔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新国王“非常清楚”许多英国人正在面临着生活成本危机。

查尔斯国王的加冕礼要比他母亲的加冕礼规模小得多,一些仪式被取消,但核心环节仍会保存下来。在有着千年历史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查尔斯三世和卡米拉王后一起加冕,查尔斯会坐在1200年以来见证20多位英国君主加冕的圣爱德华王座上,王座下方安放着古老的“命运之石”。

查尔斯会接受大主教坎特伯雷的膏油涂抹,这也是最为神圣的环节之一。在此之前,坎特伯雷还会主持加冕宣誓,他要求查尔斯国王确认他将在其统治期间维护法律和英格兰教会,国王会把手放在圣经上并保证“履行并遵守”这些承诺。

随后,真正的加冕时刻来临,圣爱德华王冠将被缓缓地戴到新国王的头上,这也是国王一生中唯一一次戴上圣爱德华王冠的时刻。教堂的钟声响起两分钟,号角也随之响起,整个英国鸣响礼炮。

作为“精简版”加冕礼的一部分,出席加冕礼的宾客人数与女王加冕礼上的人数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共有8251位宾客出席了女王的加冕礼,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正式代表出席了仪式。而查尔斯加冕礼的宾客名单已经削减至2200人左右。

与1953年的女王加冕相比,查尔斯国王的加冕仪式时间更短、规模更小。预计查尔斯国王的加冕仪式只有一个多小时,而伊丽莎白女王的仪式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相较于查尔斯的国王加冕礼,王后卡米拉的加冕仪式要简单得多。她将被涂抹圣油,然后戴上乔治五世1911年加冕时玛丽王后戴上的王冠。

加冕礼前后的“国王游行”规模也有很大差距。根据安排,查尔斯国王和王后卡米拉在加冕礼后会带着他们新的官方头衔,乘坐黄金马车沿原路返回白金汉宫,途经伦敦一系列地标,包括林荫大道、海军拱门、特拉法加广场等,过程大概在40分钟左右。

而伊丽莎白女王在加冕典礼后,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返回宫殿的游行队伍走了一条更迂回的路线,现场有数万名参与者,绵延五英里,女王向祝福者挥手微笑了两个多小时。

“这是一种骑士精神和传统的盛会。”5年前,伊丽莎白女王在一部电视纪录片中说。她还表示,加冕典礼标志着她作为君主生涯的真正起点。

“对于英国君王来说,加冕仪式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而对于英国民众来说,只有当一位君主真正宣誓后,他们才能用誓言去约束新的君王。”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员乔治·格罗斯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英国新首相里希·苏纳克则在加冕礼前送上了祝福:“这是对我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骄傲表达,也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

缩短的筹备周期

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下的英国在脱欧和能源危机下面临严重的压力,人们对政府的财政问题持怀疑态度,年轻人对君主制越来越不感兴趣。这与女王加冕礼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

1953年,在饱受战火摧残后的国家里,人们涌到街上或者在电视机里观看女王加冕礼,这本身就是一种复兴的象征。那也是有史以来,英国王室加冕典礼第一次通过电视向公众转播,仅在英国就有2700万人观看,全世界其他地方的观看人数达到数百万,甚至有的家庭特意为此买台电视机。

在女王加冕礼的现场,人们涌入伦敦街头观看黑发女王“乘坐她的金色马车,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加冕。时年78岁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也挤在教堂的宾客中。美联社报道称,“这头骄傲的老狮子,今天用充满感情的眼神向他年轻的女王致敬”。

而如今,查尔斯国王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出席他加冕礼的不仅有印度裔首相苏纳克,还有巴基斯坦裔大臣。在1953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加冕时,拥有这些身份背景的内阁要员还是不可想象的。

查尔斯国王的这次加冕礼恰逢民众对君主制的整体支持率下降。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八个月后,查尔斯三世就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而在当时,1952年2月乔治六世国王去世后,女王的加冕仪式在16个月后才完成。

根据《纽约客》的报道,查尔斯三世白金汉宫的助手们甚至曾计划,在女王去世后三个月就为新国王举行加冕仪式,但由于准备过程繁琐且漫长,一直推延至今。如此急迫地完成加冕,主要是因为助手们担忧,主张共和制的人士可能会试图利用旧君主去世和新君主加冕之间的间隔来煽动反王室的情绪。自女王去世以来,他们还打着“不是我的国王”的口号,经常在查尔斯国王公开露面时出现。

在由yougov和英国新闻节目panorama联合委托进行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中,有58%的受访者认为君主制应该存在。但深入去看这则民调,数据远远不能让王室感到安心。在18至24岁的受访者中,只有32%的人赞成君主制。坚定支持君主制延续的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现代君主制的挑战

“英国仍然拥有国际君主制,国王也是其他14个国家的元首,但它不再是国际大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发表的一份论文犀利地写道。它还指出,如果说查尔斯国王的加冕礼更加温和,部分是因为新国王更喜欢精简版的仪式,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英国不再有能力举办像1953年那样的盛会。

1953年,印度刚刚独立六年,英国的势力范围仍然遍及全球。尽管这个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筋疲力尽,但没人怀疑它仍是一个军事强国。超过4万名士兵参加了伊丽莎白的加冕礼,他们来自85万人的军队。如今,英国武装部队的总人数已缩减至不到15万人。

英联邦有56个成员国,如今只有15个是英联邦王国,其国家元首、英联邦元首均和英国本土统一。随着女王的去世,许多剩余的国家正在考虑取消国王的权利。

就在查尔斯成为国王之前,一些国家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前进。2021年11月,巴巴多斯独立55周年当天,该国改制为议会制共和国,由新设立的巴巴多斯总统一职作为国家元首,取代了女王的地位。查尔斯成为国王后,包括伯利兹和牙买加在内的一些国家也正在考虑作出类似的选择。根据王室专家奥米德·斯科比的说法,苏格兰也很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内摆脱与王室的关系。

新国王很可能很清楚他在统治期间会失去一些国家,但他对此无能为力。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看到了查尔斯要使君主制精简和现代化的承诺,但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人们期待看到新的王室的变化,尤其是提高对公众的透明度,以及降低王室运营成本。

“君主制的主要变化应该是王室不再是一个神秘的机构,”伦敦国王学院历史学教授弗农·博格达诺说。“王室应该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现在将以公共服务条款对其进行评估。”

莱斯利·卡罗尔则认为,君主制下的王室是一个古老的机构,但新国王亟需建立与年轻一代的联系。从“王位的看守者”过渡至真正的国王。

记者:郑立颖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