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至今,土耳其大地震已经进入第七天,搜救工作仍然24小时不间断持续。有土耳其地震专家称,此次强震破坏力很大,约等于130颗原子弹发生爆炸。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这一地震是该国自1939年以来遭遇的最大灾难。

突如其来的世纪大地震,会给土耳其的经济政治带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相比之下,灾后救援局势更为复杂的邻国叙利亚,面临着哪些困难?废墟之上,战火和制裁仍在继续,叙利亚又将如何应对这一危机?
1
当地时间2月6日凌晨,骇人巨震惊醒了沉睡中的土耳其。地震震央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卡赫拉曼马拉什省,震级高达7.8级,并伴随多次强余震。当日下午,在邻近震央的埃基诺祖镇,再度发生新的7.5级强震,震源深度仅为10公里。

强震将原本平静的街区顷刻间夷为平地。根据对震区17万多建筑的评估,本次地震造成了近2.5万建筑坍塌或严重受损,成千上万的人被困其中。

由于震中距离叙利亚北部边境仅约50公里,叙利亚包括首都大马士革、中部哈马、北部阿勒颇等多个地区受灾严重。

土耳其是全球最大的叙利亚难民收容国,震央一带聚集着数十万的叙利亚难民,另有超过170万的流离失所者居住在叙利亚西北部的难民营。

截至2月13日,强震已造成土叙两国超过3.3万人遇难。联合国预测称,本次地震造成的最终死亡人数将超过5万,是本世纪最致命的地震。
2
受强震影响的整片地区,曾是古罗马、拜占庭及奥斯曼土耳其等时期的重要文化中心。强震对土叙两国众多世界文明遗址造成重创,包括加济安泰普古堡、沙欣贝伊清真寺,以及叙利亚的阿勒颇古城城楼,均难逃天灾,出现裂纹和倒塌。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加济安泰普可能是地球上人类最早的城市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600年前,这个地方还有很多被西方认为是他们始祖的亚伯拉罕遗迹,这个城市是文明的古城。对人类留下的、文明的遗迹,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这种破坏也为土耳其旅游业再度蒙上阴霾。受疫情持续、暴恐袭击频发等影响,土耳其旅游业直到2022年才勉强回暖。眼下强震,不啻为一次“倒春寒”。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亚男:
“紧急的赈灾工作完成后,古迹的修复肯定也会投入到进程当中去,但是根据这次地震的破坏程度来看,修复的难度应该不小,修复的时间可能也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样就会对土耳其的旅游业造成持续的影响。”
3
除了损害旅游业,地震更将加剧土耳其的经济失衡和赤字困境。在高通胀和高外债的背景下,土耳其的货币里拉大幅贬值至历史最低,整体经济损失预计将达到土耳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
苦于经济问题的土耳其民众还将面临政局的动荡。2023年5月,土耳其将迎来大选,突发强震无疑将增加政治博弈的不确定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亚男:
“1999年,土耳其也发生过一次大的地震,当时的政府因为赈灾不力,在选民面前失掉了很多分数,它成为2002年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的一个契机。如果历史又一次重演,导致大选结果偏离当前人们普遍预期的话,会对以后土耳其的内外政策形成不小的影响。”
2023年既是土耳其建国百年,也是总理埃尔多安掌权20周年。对于埃尔多安来说,能否带领土耳其度过危机,将直接决定他能否赢下下一个五年。

对于整个土耳其来说,机遇也在危机中孕育。地震发生前,西方多国曾以“安全原因”为由关闭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引发土耳其不满。但是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各国纷纷伸出援手,派遣搜救队前往灾区,协助土耳其共同救援。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这一次国际救援的力度是比较大的,这对土耳其包括埃尔多安在救灾中的表现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形成这样一种氛围,对土耳其灾后重建,包括振兴经济都有利。”

4
另一边,同样深陷震灾的叙利亚却难获国际救援。在西北部灾区,政府军、反对派库尔德武装和其他武装组织等势力盘根错节,分裂割据,政治局势尤为复杂。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叙利亚陷入内乱后,整个地区、国家全部扑进来了,域外的大国也全都进来了,为什么?它是中东心脏地带,大家都要在这个地方发挥作用,尽可能的使叙利亚局势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结果形成了现在叙利亚四分五裂的局面。”

美国在震后仍然坚持对叙利亚的制裁,表示只会通过非政府组织向叙利亚提供援助,对叙利亚政府的态度依旧强硬。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他们不喜欢叙利亚现在政府,所以即使提供人道主义救助的物资,就得通过土耳其。”
然而,由土耳其进入叙利亚的关卡因地震被封闭,交通受阻增加了救援和物资进入灾区的难度。雪上加霜的是,2月7日,土耳其国防部发表声明称,对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发动攻势,斗争的炮火在断壁残垣之上再度被点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亚男:
“随着土耳其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的逼近,打击库尔德武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选举服务的。地震作为一个偶发项,尤其在它有可能给大选增加更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土耳其政府和埃尔多安不会让地震干扰到它推进打击库尔德武装的计划的。当地的民众本身就处在比较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当中,打仗导致当地的基础设施也非常脆弱,不能承担起救灾的基本功能。这种情况下,叙利亚的救援任务可能会更加严重。”

联合国敦促各国,不应把紧急救援“政治化”。目前,有阿拉伯国家,伊朗、俄罗斯、中国等向叙利亚伸出援手。苦于天灾的叙利亚民众在寒冬中等待希望降临。

5
土耳其地震发生后,数十个国家第一时间宣布向土耳其提供必要协助,援助国家也包括正值酣战的俄罗斯和乌克兰。2月6日地震发生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克兰已准备好,会为土耳其提供必要援助。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大家一股脑的都往土耳其,因为土耳其的地缘政治分量。人道主义援助也带有政治的色彩。”
2月7日,乌克兰表示已派遣一支由87名救援人员组成的救援队前往土耳其协助救援,其中包括10名机组人员。

俄罗斯也对土耳其地震马上作出反应。2月7日,已有100多名俄救援人员带同无人机和搜救犬抵达土耳其。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之所以乌克兰、俄罗斯或者有关方面做出这样的举动,和土耳其在俄乌冲突观念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分不开的。”
6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土耳其居中积极斡旋备受外界瞩目。2022年3月10日,在土耳其的协调下,俄乌外长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首次高层会谈。
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 冯玉军:
“我个人觉得土耳其在俄乌双方战争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劝谈、促和作用,而且也得到了俄罗斯、乌克兰两个国家,包括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2022年7月,俄乌又在土耳其的斡旋下签署粮食出口协议,缓解了国际市场谷物价格持续飙升。

事实上,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莫斯科与安卡拉之间的经贸关系飞跃发展,2022 年俄罗斯和土耳其贸易额比2021年增长超过八成,土耳其已成为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土耳其实际上在经济上是离不开俄罗斯的,土西一线、土西二线,本身享受俄罗斯廉价的能源。俄罗斯是土耳其游客的大户,每年都有上百万的俄罗斯人到土耳其去度假,与此同时,土耳其和俄罗斯之间经济上的贸易的相互往来,比如说粮食、化肥。”

在这次土耳其大地震发生后,俄罗斯积极向土耳其提供援助。2023年2月12日俄罗斯驻土耳其使馆称,俄罗斯已向土耳其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包括500个帐篷、9000个睡袋和保暖毯,以及19吨食品。

7
土耳其地处欧洲、亚洲交汇处,紧握黑海咽喉,在地中海、黑海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亚男:
“土耳其享有对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权,这两个海峡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它连接着亚速海、黑海、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

目前,土耳其军队现役人数超过50万,排除以色列,土耳其被视为中东地区的最强军事力量。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土耳其的陆军的力量在北约中仅次于美国,叫第二大军事力量。而且土耳其重要的是,它是北约东部的最重要的链条,可以说没有土耳其,北约东部就是一大缺口,而且北约如果没有土耳其,土耳其有可能倒向俄罗斯。”

一方面,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与乌克兰保持着军事和防务关系;另一方面,安卡拉政府与克宫在多个地区问题中保持合作和接触状态,土耳其尝试在俄乌之间取得外交平衡。

8
土耳其凭借它独特的战略地位长期游走于欧美和俄罗斯博弈之间。而近年,埃尔多安更在外交、经济上和欧美屡有对抗。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他们对埃尔多安长期执政风格很不满,这个不满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他们认为埃尔多安是一个新苏丹,埃尔多安独裁的倾向在美欧一向是饱受诟病。”
2022年5月,芬兰、瑞典放弃长期奉行的中立政策,申请加入北约,土耳其一直“一夫当关”,阻止两国入约。其实早在1987年,土耳其就申请加入欧盟,但入盟愿望却一直未能实现。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欧盟始终不接纳,各种各样的借口说它不合格。但实际上这二十年,土耳其做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土耳其迟迟的无望加入欧盟,土耳其也反应过来了,问题并不在这儿,实际上问题就在于土耳其的伊斯兰的传统。”

9
今年年初,荷兰、瑞典、丹麦等国发生焚烧可兰经事件,引发土耳其和伊斯兰世界不满。今年2月初至少七个欧洲国家以安全威胁增加为由,接连关闭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在地震之前,它刚刚和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关系非常紧张,欧洲国家和美国9个国家临时关闭了驻伊斯坦布尔的总领馆,说是有安全危险,实际上是一种打压,迫使土耳其在瑞典芬兰加入北约方面让步。这次地震恰恰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这就很有意思了。”
在土耳其地震发生的10小时后,瑞典政府就表示,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700万美元的直接人道主义援助。与此同时,同样受到地震重创的叙利亚也急需人道主义援助。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这次大地震正中在土耳其,但是大家要知道加济安泰普就在土叙边界上,所以这一次叙利亚遭受的损失非常巨大,丝毫不亚于土耳其。”

2月6日,美国国务院表示,会透过国际非政府组织向叙利亚提供地震援助,但不会与阿萨德政府联络。

其实,早在2011年3月叙利亚冲突全面爆发前,美国及欧盟就对叙政府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

至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土叙两国伸出援手。人道主义援助仍在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涌向土耳其。现场救援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此次地震在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的民生、经济以及地缘政治方面产生的余波,将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接下来,土叙两国的灾民安置、灾后重建工作将如何进行?遭受重创的国度,又要如何从废墟中站起来?

执行制片人:王丹妮
编导:周正豪 林依婷
编辑:丁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