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2023年01月17日21:10:11 历史 7005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今天的统计局数据。

2022年,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总人口减少了85万。

这也意味着,从2022年开始,中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

出现负增长,并非突然发生,已经是意料之内的。

大家看看下面的图就知道,真正出现断崖式下降的,是在2020年,也就是疫情之后。

见证历史!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 天天要闻

当然,我不是说疫情是主要因素。

因为人口出生率下滑,是一个累计下来的结果,从2018年就很明显了,那一年就跌了200万出生人口,而我们全年死亡人口这些年一直相对稳定的,所以就出现了净增人口越来越少。

只是这个幅度和速度,有点超预期。

我对比了下其他发达国家,欧洲和日本负增长是最严重的,韩国这两年也是人口负增长。

美国好一些,美国有特殊背景 。因为美国是移民国家,移民过去的人很多是为了下一代,都会生,哪怕本地人不生,外来的移民会生啊。

所以美国的人口哪怕起起伏伏,相对来说,算是发达国家里面非常好的了。

见证历史!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 天天要闻

之前操心全人类的马斯克,他说的是啥?

人类文明如果想要发展,尤其是走向浩瀚的太空,就必须保持人口正增长。

就我们现在这个人口数据降低的问题,樱桃觉得长期也是一个无可避免的问题。

全世界现在发达国家都在走向人口负增长,现在能生的你去看,都是一些东南亚的穷国,或者非洲那些国家。越穷越生,越富的越不生。

所以随着经济越增长,人口下滑是规律,并非是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啥,你知道吗?

就是我们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跟人口下滑的速度是失衡的。

这个才是问题,这个才是很多有清醒认知的人必须要考虑的。

那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人均3万美金之后,他们人口负增长影响已经不大了,可我们还只有人均1.27万美金,还离发达有一定距离,所以人口负增长很显然比发达国家要早 。

人口负增长,主要还是出生率下滑,这其实会带来很多问题。 

其一,养老的问题。

我觉得这是最大的问题,现在的事实是,年轻人在给老年人交养老金,因为老年人每年增加的速度超过出生人口,养老金就那么一点,现在用的多,后面就用的少,很多年轻人甚至都停掉社保了。

年轻人以后真的只能靠自己养老了,全年在提第三根支柱,搞个人养老金制度,我想目的就是这个,以后靠自己养老。

其二,是消费的问题。

大伙应该都知道,中国未来的增长一定是要靠内需。

前些天看到一张图,是我们的消费占gdp比重,居然连印度都比不了。不消费就说明啥,大家生活过得紧啊,消费不振具体原因太多了,我不细说。

见证历史!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 天天要闻

如果出生人口减少,直接影响的就是非常重要的婴幼儿的消费,这块真重要。

很多父母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就舍得给孩子花钱啊,那些做童装的,奶粉的,玩具的,家居鞋服的,学前培训的等等,都会进入萎靡。

第三,就是投资会缩减的问题。

消费低迷,没那么多生产需求了,投资就减少了,那么工作岗位就会少,经济结构就会进入通缩。

很多人就会想啊,那怎么办呢?大盘子的人口减少,那对我也有影响啊,因为个体要赚钱,一定是国家要发展啊。

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的。

怎么办,要我说实话吗?

我觉得要对冲人口减少的负面影响,主要依赖于产业升级。

我的观点甚至有点跟一般人不一样。只要我们这些年有足够强的产业升级,人口减少甚至并不全是坏事。

先别急着骂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中国的总量财富是很强大了,你想想,我们都第二大经济体了,过些年总量超越美国是妥妥的。可是一谈个人,就差距太大了,普通人的日子还是过的紧巴巴的,为什么呀?总蛋糕大,分到每个人上面就没法看,那如果财富能做大,人口不增长,那到个人的蛋糕就能多一点点。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嘛。

第二,抛开结构谈总量,是不理性的。

我们现在出生人口不足,必然导致后面年轻人的人口红利下降,但这并不非目前最大的阻碍。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要从人口总量的红利,走向人才高质量的红利。

大白话就是,产业要升级,人不在多,在于精。

因为时代变了懂吗?过去是世界工厂,我们需要人多,我2001年来深圳龙华的时候,我被震撼到了。

因为6点下班的时候,龙华工厂一把涌出来几千上万人,我都没见过那种场面。

因为那个时候都在造衣服鞋子,很低端,有人就能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去东莞,去昆山找到工厂的工作,几乎无门槛。

那个时候的中国,是需要人口红利的。

可现在不行了,越南在抢这些人的工作机会。你没有成本优势了,你必须做更高级的事情。

这个更高级的事情,就是产业升级,要搞医药了,搞科技了。

产业升级需要人多吗?不需要吧,需要的是人精对不对。你如果现在知道怎么造28nm以下的芯片,你带一个100个人的团队,是不是能抵得过千军万马,能抵一百万人创造的财富。

所以,关键在于我们抓住这样显而易见的机会而已。

为什么国家在这个时候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我热问你这五个字蕴含了太多智慧,此时的这种战略出台的非常到位,包括前些天提到的扩内需大战略,我看到之后,第一个感受还是有高人。

我们不能在靠过去人多的红利了,我们要产业升级,搞高科技,搞供给侧升级等等。

也就是说,当前以及未来的人口,应该是足够支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以内高质量发展就是依靠高质量人才,而不是人多。

什么时候人口不足会成为瓶颈?你只需要盯着一点,就是蓝领平均收入超过白领,什么时候快递小哥的地位提高了,服务员的收入提高都愿意干了,那就成为了瓶颈,明白了吗?

很多人其实也在问樱桃,家里是啥啥啥情况啊,要不要生二胎啊,生三胎啊,房价又那么高,还要给孩子买房子,太累了。

所以我自己也感受到,年轻人现在确实普遍都不愿意生孩子?80后生育意愿比90后要强一些,很多要二胎,甚至三胎,90后,00后意愿弱一些。因为80后的思想偏保守。

我呢,觉得一胎最好,二胎也不错,三胎就多了的想法。

那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呢?

因为时代变了。

倒推十年前,你看看,其实产业红利很多,移动互联网在崛起,拼多多还在萌芽,京东,美团还在蓬勃发展。大厂的高薪招聘铺天盖地,应届生拿个offer很容易,月薪都可以两万起,大家收入增长很快的。

十年以前,房地产也迎来史上最好的黄金年代,北京还只是10000一平的房子,一眨眼价格就涨到了七八万,全国经历了09年的暴涨,15年的翻倍,19年的大涨三个阶段,结果就是好多年轻人把过去赚的钱,全部投进了房子里,都开始负债了。

到现在,好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靠工资已经很难买得起大城市的房子了。

还有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物价啊。

十年以来,我们还可以用不到一块钱买到一斤鸡蛋,现在都要四五块了,蔬菜都涨到好几块,前些天在网上买菜,家里老人还在那抱怨,说买了三根菜芯,花了八块钱。

见证历史!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 天天要闻

通货膨胀让钱不值钱,工资的涨幅永远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

通胀这个东西,你相信我,就跟小强一样,生命力非常顽强,只要是市场经济,通胀就不会消失,稀释你的现金,而且是复利稀释。

所以你整体一看,这些年收入不涨甚至减少,房价物价上涨,还有通胀,年轻人压力很大。疫情以后更加如此啊,搞钱是真不好搞,大家都应该有感受。

那这十年之间,压力最大的8090这一代人,以上这些他们都赶上了,而这群人刚好就是生育的主力军,这么重的压力,很多人不敢生啊。

所以我有时候特别能理解这些年轻人,毕竟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本来还想说更多的,篇幅已经太长了,就不说了。总之吧,每个人还是要希望我们这个国家越来越好,国家好,我们个人才会好。

我们也不要太过于悲观,我反复跟大家说的,悲观者可能正确,乐观者一定成功。

信心还是要有的~

作者丨樱桃团队

来源丨樱桃大房子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