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故事 | 红色大厂里的两个“第一”

2023年01月06日15:36:04 历史 1611

开栏的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我国,工运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史为鉴,资政育人”重要指示要求,近年来,山东省总工会及有关地方工会精心打造了一批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已经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依托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不断加强对红色工运资源的收集整理、规划保护、活化利用和研究阐释,是工会组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展陈史料的深入研究,史馆组织部分同志撰写了“工运故事”系列文章,兹开设专栏陆续刊发,以引导读者聚焦百年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在对历史点滴的解读中,强化历史认知,筑牢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大厂里的两个“第一”

工运故事 | 红色大厂里的两个“第一” - 天天要闻

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陈列的这张原创油画作品,生动描绘了党领导下的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诞生的场面。油画的背景是津浦路大槐树机厂,一百年前直到现在一直被济南人称为“铁路大厂”。在这里诞生了党领导下的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也诞生了最早的山东省企业党支部。

晚清时期,随着《南京条约》等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各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强行以投资、借款方式修筑铁路。英国夺得津浦铁路修筑权。因这条铁路通过山东,当时山东已是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不允许。经过讨价还价之后,英德达成南北两段分修的协议:从天津至山东韩庄(今济宁市微山县)为北段,由德国修筑;韩庄至南京浦口为南段,由英国修筑。全路于1908年开工,1911年通车。

为满足建成后的津浦铁路机、客、货车修理的需要,1909年,德国工程公司进驻济南大槐树庄,开始了建厂勘探、设计和筹建工作。直到1913年4月1日,交通部直辖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建成并正式投产。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配置,都比同时期的浦镇厂、天津厂胜出一筹。工厂的全部机器设备由德国购入,工厂厂长是德国人道格米理,绝大部分管理人员也都是德国人,工人大多数来自天津、德州和济南本地。全厂有机械设备82台,职工411人,在当时已是“大厂”了,所以济南人普遍称其为“铁路大厂”,如今仍然保留这样的叫法。另外,厂名还曾用过“津浦大厂”“济南大厂”“济南机车厂”,也有当时习惯称为“大槐树机厂”。直到1966年,工厂才正式改称“济南机车工厂”。历史上,该厂厂名变更过二十几次,现称“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如今,第一任厂长道格米理的办公大楼被改造成厂史馆,记录着这个红色大厂辉煌的过往。

“铁路大厂”距济南外城3公里,处在津浦线的中心地段,也处在当时中国南北革命的中心,集中在这里的产业工人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素质,新文化、新思潮经这里向南北传输,冲击着“旧文化”的思想基础,同样也撼动了旧有的生产方式。

据记载,当时津浦大厂工人的月薪只有几元至几十元,而德国人的月薪是二百五十元至五百元。1914年,津浦大厂花车场的工人们为反对监工和把头无故打人,纷纷找其“算账”,引发了全厂的罢工。这些为保护权益而生的斗争零星且缺乏组织,不仅没得到工厂响应,带头工人反而被开除。

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是中国最早的六个党组织之一。1921年5月1日,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长辛店建立了工人俱乐部,自北而南,影响甚大。各地纷纷派代表前去参观,回来之后也组织起了工人俱乐部。在济南,王尽美、王荷波等人首先做通了津浦铁路济南机车厂架工车间监工刘俊山的工作,随后联合各车间的监工,在中大槐树北街增盛东酱菜园后院租了五间房子,购置乐器,还请了一位曾在清宫里唱过戏的傅师傅教京戏。监工们认为,搞起俱乐部,吹拉弹唱,不算是什么政治活动,还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倒是乐享其成。其实监工们有所不知,取得他们的支持,通过他们把工人召集起来,借以接近群众,这是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工厂开展工作的一种入手方法,最终目的是把工人组织起来。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作为山东第一个基层企业工会性质的组织,就这样出现了。

俱乐部将租房作为活动场所,还在其他地方设了四处工人夜校。王尽美、王荷波等人经常到这里,给工人们上课,传播革命思想。1922年6月18日,党领导下建立的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济南大槐树机厂工会正式宣告成立,成立大会上发布了工会简章,提出工会的宗旨是“提倡工人之教育”、“增进各厂工人之智识”、“发扬工人之道德”、增强工人“爱国之观念”、“保全工人之利益与幸福”。

1922年7月26日,成立仅一个月的济南大槐树机厂工会组织全厂1000余名工人为改善生活条件而举行了罢工,坚持了7天,并三次派代表到天津路局请愿,迫使当局答应了大部分条件,首次罢工取得了胜利。这是在党的领导下,齐鲁大地掀起的第一次产业工人大罢工。

1925年春,经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在中大槐树北街程炳忠家,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党支部正式成立,这是山东省成立的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工会成为该厂党支部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据党支部第一任书记刘子久(解放后曾任国家劳动部副部长)回忆,他在王尽美创办的《齐鲁青年》周刊当校对,同时开始从事工运工作。工会在北大槐树租了几间房子,他们和工人混得很熟,联系一些活动能力很强的同志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在这时候,党的支部和这些党员同志都是很起作用的”(《济南工运史料》)。

省总工会组织部供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青岛双星名人家族内斗 84岁创始人被儿子和孙子逼宫? - 天天要闻

青岛双星名人家族内斗 84岁创始人被儿子和孙子逼宫?

“ 知名鞋服企业青岛双星名人集团陷入内斗传闻之中,有媒体报道称84岁的双星鞋服集团董事长汪海声称遭儿子、儿媳以及孙子‘逼宫’。”5月5日,一封署名是青岛双星名人创始人汪海的公开信在网上流传。双星名人鞋业正是80、90后耳熟能详的双星运动鞋生产商,汪海是创始人、总裁,今年84岁。网上流传的公开信称,汪海被儿子汪...
春申君传奇只身的赶赴 凶险的咸阳近在眼前 - 天天要闻

春申君传奇只身的赶赴 凶险的咸阳近在眼前

只身的赶赴 凶险的咸阳近在眼前——《春申君传奇》沈国冰1按照楚国王室传统,太子傅不仅要教授太子诗书礼乐,还要教导太子骑射武艺。一般,太子傅很难文武兼备。但是顷襄王为太子熊完所选定的太子傅黄歇,却是文武双全。楚人尚武,作为楚国王室的传人,每一个被立为太子的王子都要文武兼修。翻身上马,可以驰骋战场。立于...
噩耗传来:他不幸牺牲,年仅42岁 - 天天要闻

噩耗传来:他不幸牺牲,年仅42岁

5月1日上午,退役军人高武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中救起落水者,自己却不幸牺牲,生命定格在42岁。高武,男,汉族,1983年1月出生,武警退役,中共党员,温州鄱阳商会副会长,中保恒杰保安集团法人代表。他养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16岁,女儿今年8岁,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5月1日,高武携带妻女出发去浙江省温州市楠溪江阿...
我的姓怎么来的?姓王真是王,姓钟不撞钟…… - 天天要闻

我的姓怎么来的?姓王真是王,姓钟不撞钟……

先来假设一段对话——好问题,一问一个不吱声。你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和祖先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姓“王”,祖上是不是国王?如果姓“钟”,祖上是不是撞钟的?如果姓“龙”,祖上总不会是真龙吧?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得将目光转回上古时期。祖宗在上,当
【日本文史漫笔386】日本室町时代茶室里的“影子武士”能阿弥 - 天天要闻

【日本文史漫笔386】日本室町时代茶室里的“影子武士”能阿弥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每当提到能阿弥,我总感觉这个名字在日本茶道史上犹如一抹淡影,既清晰,又模糊。他生于1397年,卒于1471年,我把他看做是“足利幕府的艺术顾问”。其实,更准确地说,他是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近侍。在《荫凉轩日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能阿弥者,将军之茶事奉行也,凡茶器之选,茶室之设...
湖南日军性奴隶制度受害者小瑞奶奶逝世 - 天天要闻

湖南日军性奴隶制度受害者小瑞奶奶逝世

据上师大“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25年5月7日凌晨1时许,原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小瑞奶奶(化名,根据老人及其家属的意愿,研究中心暂不公开老人的个人信息)在湖南华容县去世,享年96岁。1930年,小瑞奶奶出生于湖南华容。1943年3月10日,日军侵占华容县,并在城关、南山、沙口等地设立军事据...
她是毛主席两个儿子的救命恩人! - 天天要闻

她是毛主席两个儿子的救命恩人!

2011年,毛泽东嫡孙毛新宇携家属探望了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正是在这次探视后:一个关于毛岸英兄弟的秘密被揭开了。这位96岁的老人叫李云,她之所以一直被毛家后人惦记着,乃是因为:她曾是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的救命恩人。也是随着她的叙述,毛新宇才清楚了自己父亲和伯父流浪上海多年,被组织找到的背后故事。这一切,都得...
特朗普1987年就想打关税战,中国硬刚是对的! - 天天要闻

特朗普1987年就想打关税战,中国硬刚是对的!

当地时间5月3日,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对上万名股东表示,美国不应像总统特朗普那样“将贸易当作武器”,通过加征关税激怒全球。巴菲特此番表态被外界认为是对特朗普关税政策最直接的批评。 但这样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