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刽子手有多精准?

2023年01月02日20:05:09 历史 1539


01

一男子径直倒立,脖子上一句挂着一个土豆,刽子手手腕轻轻抖动,土豆立马就一分为二,而男子的脖子完好无损。如此精准的控制,没有30年的训练估计都做不到。除了精准以外,刽子手的力息一般都很大,木头一瞬间便被一分为二。根据资料记载,古代刽子手一般都会砍两刀,这与现代人心中的答案有出入。


古代刽子手有多精准? - 天天要闻

第一刀先在犯人的脖子上开一道口子,这叫开皮,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刀。第二刀对准股份,手起刀落,人头落地,过耳斩首其实需要两刀,只是熟练的刽子手两道工序之间间隔非常短,才让人误认为一刀斩首。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出神入化的刽子手不用开皮一刀斩首的存在,刽子手展示自己的刀法,她将一块纸片放在刀上。然后用力旋转刀口锋利无比,纸片顿时被切开。为了让观众看得更加清楚,刽子手让同伴拿着纸片,下一秒自己用力一挥,纸片居然真的被砍烂,而同伴的手则是安然无恙。如此恐怖的刀法,真正做到了指哪打哪,一丁点误差都没有。片刻之后,刽子手开始模拟砍头,两位女士弯着腰,脖子上连接着一根木棍,刽子手突然用力一击,木棍一分为二,而两位女士却感受不到任何的重量级,快刀法早已收行人没有任何感觉。


02

那历史的刽子手就能一刀切吗?


古代刽子手有多精准? - 天天要闻

答案是不一定。这取决于刀是否锋利以及刽子手是否受命要“折磨”被受刑者。被折磨的有被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谭嗣同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参加并领导了戊戌变法,支持光绪皇帝执政,并在1898年,被光绪帝宣召入京,并于同年参与光绪皇帝的变法运动,最终在光绪帝羽翼不丰、慈禧早有预谋以及布置的情况下失败。

慈禧夺得了政权,并废黜了光绪帝,下令捉拿维新派人士。有维新派人士逃往国外,但谭嗣同坚持不出逃,并想办法想要救出光绪皇帝。最终于同年九月二十四被捕,四天后和其他五人一起于菜市场斩首。慈禧因恨他支持光绪皇帝,所以下令用钝刀行刑,据说一直砍了三十刀才将这位维新英雄的头砍下来。刀钝,砍头就麻烦。而刀用得多了自然就钝。

民国时期在安徽就有这种事情发生,因为被行刑人数众多,刀钝了,又没有人愿意磨这种“怨气冲天”的刀,于是被行刑的犯人很多都不是一刀致命。甚至在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著名的“襁褓中的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就是这样一个情况。玛丽·斯图亚特史称玛丽一世,是苏格兰女王,以美貌闻名。可是美貌并没有给这位女王带来多少幸运,她在小时候就因为政治原因被送往法国,在那里长大,后来嫁给弗朗索瓦二世,成为法国王后。弗朗索瓦二世死后,她回到苏格兰继任女王。而后发生一系列的政变,她最终在英格兰被她的表亲伊丽莎白一世囚禁了十八年,最终伊丽莎白以玛丽一世要谋杀自己为借口处死了她。行刑时,刽子手连砍三次才将玛丽一世杀死。所以刽子手在行刑的时候,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不能一次成功,这样给被行刑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03

不可否认,古代也有“快刀斩乱麻”的刽子手。《聊斋志异》中有一个短小故事,题目叫《好快刀》:


古代刽子手有多精准? - 天天要闻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蒲松龄先生的家乡济南府匪盗猖獗。济南府辖下各县不得不征召兵马,保护一方。官府定下规矩,一旦捕获盗贼就直接斩首。

在各县中,章丘县的匪患尤其严重,官府抓捕的盗贼尤其多。

多数的刽子手都是从军中临时抽调,使用的也是军队配置的大刀。有一个刽子手,刀口锋利,常常能够一刀斩首。

有一天,章丘县衙又抓到了十多个盗贼,县令下令将这些人推赴菜市口斩首。

其中有一个盗贼认识那个刽子手,就偷偷求他:“老兄,听说您用刀最快,砍头从不用第二刀。恳请由老兄您来杀我!”


那刽子手听了,满口答应,要求那盗贼紧紧跟着他。

行刑时,斩首号炮一响,那刽子手大喝一声挥刀砍下,刀风霍霍。

眨眼功夫,盗贼人头落地。

那人头滚落在几步之外,竟然还能开口说话,大声夸赞:“好快刀!”

这个故事虽然有夸张、艺术加工的成分,但也告诉我们:古代真的有刀举头落的刽子手。


在中国古代,斩首并没那么简单,想必各位已经知道了斩首并非刽子手手起刀落,一刀人头落地。各位,你们认为中国古代的刑罚残酷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 天天要闻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对世界造成冲击,就连美国的“昔日老铁”欧洲也难逃厄运。近日,“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暨“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新态势”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探讨。多领...
从东西方人类言行的简单对比看“西方伪史论” - 天天要闻

从东西方人类言行的简单对比看“西方伪史论”

复旦大学李教授一句“西方伪史论危害改革开放”直接火上热搜,2025年7月这事闹得全网炸锅。要我说,拿政治帽子压学术争议才是真掉价。质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亚里士多德著作传承有断层,金字塔建造技术有争议,这些讨论学术圈早就有。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 天天要闻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自由与历史学家本文选自《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Ⅰ我已经讲述了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论的兴衰,然而,像我讲得这样简要明显是种危险,也许我误导而不是特别阐明了一些原则,而这是我作为历史学家的史学实践所依赖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 天天要闻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当地时间5日,马斯克兑现了此前的承诺,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并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争取通过选举在国会中占得一席之地。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两党执政,但自1854年共和党正式成立以来,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两党体制。在这套政治设计中,第三党的成立...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