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2022年12月31日21:58:15 历史 1939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崇祯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崇祯在位时一直颇有争议,也被许多人所同情,认为明朝之所以亡于他手并非是他个人的过错。也有不少人认为,崇祯是一位励精图治,颇有作为的国君,只是在崇祯之前的皇帝太不作为,积压了太多事件。到了崇祯时期又全爆发了,加上各地天灾人祸。导致明王朝日薄西山,大厦将倾,无力回天而已。但是这种观点也让人很是怀疑。


清军入关之初,打的可是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清军试图通过百姓对崇祯皇帝尊崇笼络汉族人心,因此要求史官对崇祯又各种特意的美化。那么我们也可以看下崇祯是怎么失国的。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在崇祯即位之初,崇祯也确实有过一番作为,那便是兵不血刃地铲除了魏忠贤宦官集团。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崇祯的这一番作为在当时,一下子便让他的威望达到了顶峰,被称作“圣人出”。但是除这件事之外,崇祯的其他行为就乏善可陈了,崇祯的那些所谓的励精图治之举事实上也都存在着诸多疑问,其实我们往深里看的话,崇祯他只是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实质上他并没有去真正的去治理国家。

崇祯最为人所推崇的便是节俭。据记载,崇祯自登基以来,始终保持着俭朴的美德。当时担任翰林院编修的吴伟业这样记载到:后宫每月、每季的礼仪性宴会,以前外戚或者出嫁的公主都要按时送来食品,可是到了崇祯登基掌权以后,专门下旨予以禁止此项行为。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并且崇祯在朝堂上穿的衣服,有时也竟然打着补丁,据说有次他在朝堂上穿的内衣袖子破损不堪,露在外面很不雅观,崇祯只好不时把它塞进去遮掩。有时,连他的袜子也都缝上布袜底。

他时常说:“朕正在号召天下由奢侈回归朴素,要让后辈知道艰难,这件事情应该从自身做起。”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崇祯十六年,考虑到财政困难,崇祯还宣布他的膳食费用减去一半,后妃等减4/10,宫女太监减去3/10。一个月以后,他再次提倡节俭反对奢侈,自己以身作则,除了坚持以前宣布的“减膳撤乐”之外,规定只有重大节庆典礼才可以使用金银器皿,日常生活一律改用锡器木器、瓷器,并且要大臣们仿效。并强调,如果今后依然置若罔闻,奢侈靡费,必将严惩不贷。崇祯还曾经下令,让后宫宫女学习纺纱技术赚钱,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这样一看,作为一个皇帝,所做的这些事情看上去着实令人感动,但是,当我们看到另一部分事实的时候,又要产生一个深深的疑问了。

据史载,当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军队开进北京之后,发现这样一个“节俭”的皇帝,在后宫中竟然养着3万多名宫女嫔妃。而同时,在崇祯的私人银库(区别于属于国家的国库)中,竟然藏有白银 3000余万两 黄金150万两。而在当时,国家财政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李自成围困北京时,调山海关的吴三桂进京勤王需要100 万两的军费,国家财政拿不出,在国家大事上“节俭”崇祯竟然都舍不得将自己这些发霉的银子拿出来。由此,对于他的“节俭”,恐怕我们要打个问号了。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此外,不少人认为崇祯是个勤政的皇帝,所谓“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但在事必躬亲的背后则是他的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在他铲除了魏忠贤宦官集团之后,因为不信任大臣,他又重用另一批宦官,让他们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的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各地,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更有甚者,他还派宦官去管理户、工二部,这下就将户,工部尚书搁置到一旁,他的这样一番操作,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而崇祯的另一个重大失误便是中了满族人的反间计,冤杀名将袁崇焕。之所以会如此,这可能与崇祯性格上的急躁多疑有关。在崇祯登基后,发现明朝最大的敌人乃是东北的后金,即后来的清政权。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其时,清太祖努尔哈赤已经去世,皇太极在位。双方常年拉锯战,明军败多胜少,其主要原因便是缺乏一个有才干的军事统帅。而袁崇焕是明末时期不可多得的帅才,也被百姓称为“袁长城”。他曾在宁远城用大炮打伤清太祖努尔哈赤,后来由于阉党的迫害,袁崇焕被迫离职。危难之际,崇祯皇帝重新起用袁崇焕。袁崇焕一经上任,就把东北的防务布置得井井有条,使后金不敢窥视宁锦一线。面对袁崇焕的严防死守,皇太极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便绕过山海关,从京畿的北面越过长城,威胁北京,袁崇焕率部回京勤王。在燕京城下,袁崇焕与清军展开激战,尽管千里奔袭,将士十分疲敝,仍然打败了清军的进攻。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正面进攻不行,于是皇太极使出了一招反间计,他故意在明军俘虏面前暗示袁崇焕勾结了清军,然后又暗放俘虏逃走。俘虏“逃回”燕京,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崇祯。这一下崇祯坐不住了。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对于袁崇焕和清军的几乎同时出现在燕京,崇祯对这事本就有所怀疑,这下俘虏一告状,使崇祯就更确信袁崇焕为奸细。于是,他以“议饷”的名义将袁崇焕诱骗至京城中,不做任何核查,竟然下令将袁崇焕残忍地处死,并将他的家人流放至福建。如此一来,大明王朝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明朝的东北屏障瞬间荡然无存,八旗军队得以驰骋东北大地,如人无人之境。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在外患加剧的同时,内忧也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闯王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势力也越加庞大,大明军对“剿匪”也屡屡失利。虽然李自成的农民军开始逼进京城,但是崇祯也还有是希望的,但到了这时候崇祯却跟大臣们玩弄“小聪明”,这一下彻底断送了这最后的希望。

为了对抗李自成武装,崇祯想到了能征善战的吴三桂。吴三桂继袁崇焕之后镇守了山海关多年,一样将皇太极挡在关外,实战经验和能力都十分了得。调此人来指挥军队对抗李自成,也不失为一计良策。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但就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崇祯竟然又打起了小算盘:把吴三桂调进关,就等于把宁远放弃给清兵,他不愿担当这个丧失国土的罪名,便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秘密商议与清军议和,然后再调吴三桂和李自成作战。但是,没承想这件事走漏了风声,崇祯奸猾,又不想担当“媚外”的罪名,竟然立即将陈新甲处死了。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这么一来,谁还愿意跟崇祯戮力同心?本来就和崇祯离心的大臣们对政事更不上心了。最后终于决定下来调吴三桂进京勤王,朝廷却拿不出那一百万两饷银,崇祯舍不得拿出他那些发霉的私房钱,竟然要大臣们捐钱。一众大臣们也都不愿买账,攀扯拖拉几个月,等吴三桂率军出发时,北京已经陷落了。

崇祯皇帝在绝望之下,砍杀了皇后嫔妃公主之后,就在煤山上吊自缢而亡。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有意思的是,他在临死前咬破手指给李自成留下了一封血书,称自己并非亡国之君,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臣下所误。但是考虑到前面所说的崇祯行为,在表面上看,这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分析的话,却并非如此。崇祯的节俭、勤政只不过是一些表面文章罢了。真正关键的地方显示他并不是一个明君。他的后宫嫔妃众多,乃是一种“多欲”;其性情多疑,猜忌别人又急于求成;刚愎自用,又不辨忠奸,显然不具备最后,他想要跟清军和谈又不想担当坏名声,在密约泄漏后又杀兵部尚书以保全自己的名声,完全是一种“以智治国”的策略,导致臣下也都跟他耍心眼,朝廷完全失去了凝聚力等等。

明朝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最有争议的皇帝-崇祯 - 天天要闻

关于崇祯亡国之因是其时运不佳,大臣无能,而其本人则无力回天的说法,这个是要持保留意见的。

实际上,明朝亡国之因有我们所说的大势所趋,崇祯无力回天等等因素,但是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因于这位拥有着“俭朴”“勤政”的“好”名声的皇帝本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 天天要闻

国台办再批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决不容忍、决不姑息

今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台湾地区领导人相关言论答记者问。问:台湾地区领导人7月1日进行所谓“团结十讲”第四讲。请问对其中涉两岸关系内容有何评论?答:赖清德昨天的讲话再次暴露其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的险恶用心。其悖逆岛内民众渴望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罔顾台湾同胞生命安全和利益福祉,蓄意挑起两岸对立...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 天天要闻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中美关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当今世界最重磅的双边关系。从1979年建交开始,两国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刺激,到如今,感觉像是直接冲下了悬崖。有人说,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吓人,但仔细想想,也不算完全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 天天要闻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一李菁在撒马尔罕旅途中给我写信,让我给她对历史学家的访谈录新书写一篇序文,我其实很犹豫,因为她对我的采访也收在这本书里,这让我很难拿捏序文的分寸。不过,看了书的部分内容之后,我又有些释然,因为这里涉及的学者们,除了较早过世的费正清之外,我和其他人多少都有或近或远的交道。我和傅高义先生见过两面,特别在...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 天天要闻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前言:恭亲王常宁,是顺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说在康熙朝是显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数子孙后代都沦为了闲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谋生路。但是,从常宁的子孙人生来看,通过宗室科举入仕的案例较多,有的位居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 天天要闻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7月1日晚,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交出上半年成绩单——营收超6亿,客流破千万,用一份亮眼的数据宣告“泼天的流量”已成功变现。根据景区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实现综合营收6.0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62%。客流量的增长更为迅猛。财报披露,上半年入园人次高达1024.2万,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239.33%。记者根据财报数据...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 天天要闻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提到台湾问题,很多人自然想到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岛内“台独”势力,更有不少人感到疑问,为何台湾地区就没有主张两岸统一的领导人?实际上,在“台独金孙”赖清德上任之前,曾经有一位竞选人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此人就是台湾地区新党领导人——王建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