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2022年11月18日22:33:09 历史 1900

1974年深受膀胱癌病魔折磨的周总理,不顾身体仍让人通知召开一场会议。这让人惊讶,究竟是什么会议需要周总理如此重视,为什么非要亲自主持专委会呢?

要想深入了解其中缘由,则必须要从我国的核工业发展说起。作为第一个欣赏过原子弹爆炸影像的领导人,周总理早已将大力发展核工业定为奋斗目标。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核工业艰难起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他日理万机、政务繁忙,但却依然密切关注着国际新型科技,重视与优待顶尖科技专家。

1955年1月中旬,毛主席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制定出创建核工业的重大决策,并任命周总理全权负责项目创立、组建相关管理机构,以及招揽专业人才和制定发展方案等繁琐事宜。

此次会议的圆满结束,标志着我国即将步入核武器研发新时期。

基于我国在核工业建设方面基础缺陷,周总理深思熟虑后将各部门进行细致划分;确保各司其职的同时,得以众志成城尽快达成既定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二机部主要负责存储仓库、武器试验靶场设计等工作。

然而为了最大限度加强统一管理,经周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意,又将建工部某设计院、冶金部、四个建筑安装公司等直接划归二机部,从而进一步推动核工业建设步伐。

1958年8月,二机部明确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发展思路,积极培养各方面优秀人才。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我方在苏联方面的鼎力指导与援助下,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国情需要的核工业发展模式。

本以为这种双赢的局面会一直保持下去,然而始料未及的是,中苏两国由于立场等多种因素产生隔阂,使得蜜月期般的友好关系渐渐分崩离析。

1959年6月,苏共中央忽然停止核武器资料与样品的供应,继而开启了毁约停援先兆。时隔差不多一年时间,伴随着中苏多次磋商的失败,苏联果断撤走援华所有专家与设备。

如此一来,意味着我国初步兴起的核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令人义愤填膺的是,一些苏联专家还不忘冷嘲热讽;声称我国核工业残余器械设施,用不了几年就会腐朽为破铜烂铁。

即便我方耗尽二十年时间,也休想研制出核武器!对于苏联政府的背信弃义,周总理却显得不以为然;

他鼓励所有科研工作者要依靠自己力量执着探索,争取在八年时间内爆炸核武器!依照周总理的指指示与规划,二机部全体人员从思想、行动等方面都作出了彻底改变,势必要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绩。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两弹一星”横空出世

在此过程中,周总理多次主持召开次专委会,讨论并解决了一百余项重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期重要会议上,他又明确提出“先抓原子弹”的指导方针;要求二机部制定出两年详细规划,便于各部门精准执行与检查落实。1964年5月初,我国终于生产出了符合标准的核部件。

不久以后,结构定型全球爆轰摸拟试验、次临界安全试验也相继大获成功,预示着我国核爆试验条件已然基本成熟。

第一次核爆试验准备前期,周总理睿智地提出“保响、保测、保安全,一次成功”的宗旨,得以保证此次核试验。

殊不知,作为核事业“总调度”的他,素来都秉承事必躬亲的理念;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部件,也会仔细观察与核实。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曾慷慨颇深地表示;周总理将指挥战争的经验用于核工业建设,竟意外开创了一种灵验的研发核武器新方法。

1964年10月16日,对于饱经沧桑的东方大国而言,无疑是永久彪炳史册的辉煌时刻。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只见一朵巨大的蘑菇云骤然升起,宣誓着新中国最终拥有了独属于自身的原子弹!这一刻,世界格局将因此而改变,东方巨龙将破空翱翔。

听闻喜讯的周总理激动万分,短暂庆贺之后又提出了三个研究方案;其一、尽快完成富含热核材料的加强型原子弹试验;其二、着手准备氢弹原理试验;其三、顺利完成全当量氢弹爆炸试验。

1966年10月27日,核导弹非常精准的命中靶区,实现了定点核爆炸,实测威力相当于一万五千吨TNT当量

1967年6月17日,我国再次完成划时代的惊人壮举,成功实现第一颗氢弹的完美核试验。彼时国际媒体都忍不住夸赞,氢弹的顺利爆炸,致使中国核武器发展实现了又一个质的飞跃。

一系列国之重器的接连强势诞生,足以证明我国在核工业领域已然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值得欣喜的是,在奋力研发两弹期间,钱学森等多名科技人才曾给国家提建议,希望把人造卫星项目列入国家任务之中。

周总理对此深表同意,最后获得毛主席批准后,“东方红一号”卫星正式投入研发工作。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1970年4月24日晚,我国首颗人造卫星顺利升入预设轨道。此时此刻,全国民众都能在收音机里听到《东方红》清晰而洪亮的曲调。

让人无比称赞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堪称我国追逐、赶超西方世界的关键时期。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顺利发射不久,在周总理的主要决策与指引下,鱼雷核潜艇的设计与建造也很快提上日程。

1971年8月,核潜艇如期完成了系泊试验。喜不自胜的周总理又多次批示,一定要保证所有环节全部安全。

年后的八一建军节,核潜艇正式交付人民海军;以此向全世界郑重宣告,我国核工业建设又开创了新纪元。

众所周知,为“中华腾飞世界”奋战终生的周恩来总理曾坦言,全国解放后的二十年间着重关心着两件大事,一个是水利,另一个就是上天。

当时国家的航天梦、核武器梦已然实现,且向着更高层次继续探秘,而关乎民生的水利设施却显得相形见绌。

不得不承认的是,就在我国核工业建设如火如荼进行时,沿海重镇上海市却面临着巨大困扰,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既能搞核爆炸,也能搞核电站

作为全国经济与产业的命脉基地,越来越多的企业竟呈现出了开工三天、停工四天的困顿局面;至于一些新办厂矿更是倍受打击,根本不敢轻易开工生产。

深究其原因,只有四个字可以解释,那便是“电力不足”!长此以往下去,不但上海经济濒临崩盘危险,而且全国整体形势也会遭遇重大影响。

值此危急关头,中央政府将如何应对呢?一些领导各抒己见,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依靠华北源源不断的煤炭资源进行发电,利用西南充足的水源实现发电等方案。

然而周总理却一眼看出了其中弊端,若想将北部煤炭资源运往上海,势必会上铁路运输不堪重负;至于南方水利发电支援的方案,无疑是远水难解近渴之举。

鉴于此,他随即公布了终极方案;从长远角度分析,要想彻底解决上海,以及华东地区电力短缺的问题,唯一可行之法就是发展高效新能源。

其实早在1970年11月,周总理便非常风趣地对二机部领导说道;二机部不仅能搞核爆炸,而且还要搞核电站。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一波三折的“七二八工程”

岂不知,苏联于1954年建造全球首座核电站以后,便拉开了原子能时代帷幕。周总理得知此消息后动情地表示,原子能除却可以为人类提供给强大动力源泉外,还能够为科学各领域开辟远大前途。

1970年12月15日,周恩来首次主持中央专委会,用以讨论核电站工程,即“七二八工程”的具体相关事宜。

会议上周总理反复强调,建设核电站务必要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的基本方针。可是理想虽然极为丰腴,现实却是这般骨感;七二八工程从一开始便倍受各种质疑,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核电站反应堆堆型的选择。以实力强悍的美国为例,不管是核潜艇,还是核电站,都热衷于使用压水堆

此种核反应堆的优势在于,运行安全、经济实用,以及技术成熟。正因为如此,全球不少国家的核电站都倾向于压水堆。

不过压水堆也存在明显弊端,无法充满燃烧的核燃料铀235,有至少百分之九十五都会变为核废料。核废料的巨大危害早已有目共睹,不但清理难度系数倍增,还面临着随时泄露与扩散的危险。

既然如此,是否拥有性能更为优良的核反应堆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熔盐堆就是顶尖科技的集大成者,该反应堆主要利用钍为核燃料,能够让燃烧更为彻底、废料大幅减少。

再加上我国钍资仓储量丰富,必然能为核电站提供充足燃料支持。为此不少科技工作者极力推荐,熔盐堆理应属于建造核电站的不二之选。那么我国的新型核电站,到底会采用哪一种核反应堆呢?

时任“七二八工程”总师欧阳予主张,由于熔盐堆刚刚处于试验阶段,相关技术、风险评估还未成熟;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更倾向于利用压水堆为妙。

彼时我国首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也欣然同意,认为压水堆才是作为稳妥的方案。就这样,在权威核专家的支持下,核电站堆型选择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俗话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尽管核电站堆形已经确立,但是新争论又随即产生;我国首座核电站究竟是自主研发,还是从国外引进呢?

正当两派势力争论不休时,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却意外发生严重的核泄露事故。遭遇国际核恐慌情绪不断蔓延的影响,七二八工程也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此时一种声音表示,就连掌握先进科技的老美,都难以避免核电站发生事故;对于经验欠缺的我国而言,又怎能确保自主研发的万无一失呢?

另一种声音则强力反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一味寻求国外协助,定会产生依赖心理,又岂能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后来在周总理、邓公等领导人决策下,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继续进行自力更生创奇迹的道路。

1974年3月31日,七二八工程筹备小组核心成员欧阳予、彭士禄、缪鸿兴等人齐聚人民大会堂,向周总理等中央领导汇报核电站设计方案。

让人痛心的是,周总理的身体已经不容乐观,饱受癌细胞病变的折磨。但周总理仍心忧核电站的建设。所以才出现了周总理不顾身体病情,仍坚持会议的情况。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最后一次会议

为确保周总理及时救治,会场外救护车、医护人员早就严阵以待。可是敬爱的总理却依旧谈笑自若,认真倾听核电站建设方案的各种细节,并给出重要指示与意见。

期间周总理像是开玩笑般的对科研人员交代:“你们要比我活得长一点,你们以后的任务要更多!”这次会议上周总理力排众议,批准通过七二八工程设计方案;并特意拨款六亿三千万元人民币,用以完成核电站设计建造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此次中央专委会,竟成为周总理主持的最后一次会议。仅仅相隔一年多时间,周总理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秉承着总理最后的嘱托,最后的期待,七二八工程终于艰难启动。1982年8月19日,筹备小组最终选址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兴建核电站,至此秦山核电站缓缓开启修建工作。

74年周恩来最后一次中央专委会:拍板一件大事,开玩笑嘱咐一番话 - 天天要闻

在开创与领导新中国伟大征程中,周总理始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祖国的腾飞作出了无可比拟的重大贡献!

周总理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国为民谋福祉的光辉人格,早已在亿万国人心间矗立起了永久的丰碑!而今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足幸福,这盛世如您所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