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父子鼎”时隔92年重逢 安徽博物院新展别错过

2025年05月11日16:50:13 历史 3512

近期,安徽博物院推出“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时期的安徽”展览,其中有两件战国时期的楚国青铜器——楚王匜鼎与楚王熊悍鼎,格外引人注目。

这两件被誉为“父子”的珍贵文物,均出土于安徽淮南李三孤堆墓群,分别承载着楚考烈王熊元与楚幽王熊悍的历史印记。1933年李三孤堆墓被盗挖后,楚王匜鼎留在了安徽,而楚王熊悍鼎则辗转流落至天津。这次展览,是它们在分离92年后的首次“团聚”。

楚国“父子鼎”时隔92年重逢 安徽博物院新展别错过 - 天天要闻

总台记者 王利: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安徽博物院很热闹。来自天津博物馆的珍宝楚王熊悍鼎回到了安徽老家,和楚王匜鼎“团聚”,这两件青铜器可不简单。

楚国“父子鼎”时隔92年重逢 安徽博物院新展别错过 - 天天要闻

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程露楚王熊悍鼎是1933年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的,它出土之后就流落到了天津。这两件鼎是楚王祭祀所使用的礼器。礼器的使用其实是有传承性的,在考烈王去世后,这批礼器并没有随葬在考烈王的墓中,而是在10年之后,他的儿子去世之后,两件楚王鼎共同随葬在楚幽王的墓中,就是李三孤堆楚王墓中看到两代楚王的器物。

楚国“父子鼎”时隔92年重逢 安徽博物院新展别错过 - 天天要闻

总台记者 王利:这一次展出展示的文物总数超过900件,除了“父子鼎”外,像铸客大鼎、鄂君启金节等一大批文物也集中营业。

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程露5月1日开展,5月1日到5月5日5天的人流量达到了91000人次,在5月2日当天,人流量达到了2.55万人次,已经达到我们开馆69年最高的人数。

楚国“父子鼎”时隔92年重逢 安徽博物院新展别错过 - 天天要闻

在这里逛一圈,就像坐上了时光机,能沉浸式感受安徽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文明发展历程,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要杀了杨虎城,而只是软禁张学良? - 天天要闻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要杀了杨虎城,而只是软禁张学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风吹得城墙垛口呜呜作响。谁也没料到,张学良和杨虎城扣下蒋介石的那声枪响,不仅撞开了抗日的大门,更把两个人的命运拽进了截然不同的深渊。后来张学良被软禁到头发花白,杨虎城却带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样是兵谏的发动者,蒋介石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 天天要闻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从国家能源局获悉: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苏电网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高负荷较春季平均增长近400...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1. 胯下之辱典故:韩信年轻时家贫,曾遭市井无赖当众侮辱,被迫从其胯下爬过。韩信忍下了这奇耻大辱,后来发奋图强,成就大业。2. 一饭千金典故:韩信落魄时,常在河边钓鱼充饥。一位在河边漂洗丝绵的老妇人(漂母)见他可怜,连续几十天分饭给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