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2025年05月16日02:53:04 历史 1663

1973年6月30日,高考第三天。

考场内很安静,考生都低头答题,突然,“吱呀”一声,考场的窗户被打开,一个人从外面翻进了考场。

这个人,正是迟到二十分钟的张铁生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监考老师和张铁生挺熟,没为难他,给他发了考卷。

然而,张铁生只答了三道小题,答完后就把试卷一翻,在背面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给领导的信。

交卷时,其他考生的卷子都写得满满当当,只有张铁生的卷子一片空白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在那个年代,高考交白卷的人不多,敢在高考考卷上给领导写信的人,更是一个都没有。

所以,张铁生受到了很多政治人物的欣赏,轰动一时,“白卷英雄”的称号,由此而来。

那么,张铁生为什么要在考卷上给领导写信?五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白卷英雄”过得怎么样?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白卷英雄”张铁生

张铁生是兴城县本地人,干活儿的一把好手,上初中时就是劳动积极分子。

特殊期间,高考制度被废除,张铁生就响应号召,去各个农村公社插队落户,每天早出晚归地干农活儿。

因踏实认真,不偷奸耍滑,张铁生所在的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非常欣赏他,让他当了大队仓库的保管员。

三年后,张铁生从仓库保管员升级成为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这还是当地农民喜欢他,自愿推举他上去的。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当了队长的张铁生原则性极强,坚决反对干部特殊化。生产队里有人做错事了,张铁生毫不留情,该罚就罚。

哪怕一些干部因为开会早上没出工,张铁生也会以“缺早工”的名义,扣这些干部的工分

张铁生的铁面无私,让他迅速积累了威信。与此同时,张铁生也以身作则,更加拼命地干活。

一年365天,他有340天都泡在地里,每天的劳动时间达到18个小时,可称为牛马中的牛马,是第四生产队出勤率最高的人。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管得住人,干得了活儿,老百姓都很喜欢、拥护张铁生。

1973年,邓小平恢复了用知识选拔人才的制度。6月,特殊时期中唯一一次高考,即将拉开序幕。

枣山大队里的“人气王”张铁生,在高考前夕拿到了公社给他的高考名额,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然而,张铁生报名后,并没有立刻复习功课,而是继续履行小队长的职责,每天往地里跑,从早干到晚。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张铁生摆烂了吗?那倒也没有,只是县里有通知,说会在考试前组织考生统一复习3周

张铁生初中时成绩不错,他认为三周的时间足够他临时抱佛脚了。

但万万没想到,这个“佛脚”突然没了。

县里取消了统一复习的计划,张铁生整天泡在地里,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这就导致,高考前一天,张铁生都还在地里锄草。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6月27日,张铁生着急忙慌地赶到县城,只来得及去买了一支钢笔,书都没时间翻。

第二天上考场时,张铁生整个人都是懵的,所以,结局也显而易见了。

第一场语文考试,张铁生把作文写到草稿纸上,却忘了誊到试卷上去。

第二场考数学,是开卷考,考生可以翻书,但张铁生已经多年没有学习,翻书都翻不明白。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两场考试考完,张铁生万念俱灰,他不甘心自己就这么失败了,把考不好的原因归咎于他忙于农业生产,没有时间复习。

他起草了一封写给领导的信,说了自己没有好好复习的原因,希望领导网开一面。

6月30日的理化考试上,姗姗来迟的张铁生把这封信写到了考卷背面。

信的内容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一下,总结起来就是张铁生因忙于集体生产没时间复习,考得不好,希望领导给个机会云云。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我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清白如洗),自我表现胜似黄牛……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

这份特殊的考卷,最后被送到了辽宁省委书记,也就是毛主席侄子——毛远新的手里。

从这之后,张铁生的命运就彻底脱轨,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而去……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毛泽东与李敏、李纳、毛远新在一起

从“英雄”到罪人

1973年7月,和高考成绩一起出来的,还有“白卷英雄”张铁生的故事。

在某些政治人物的推动下,《辽宁日报》《人民日报》《红旗》等纸媒争相刊登张铁生的事迹,各大地方报刊也紧随其后,转载张铁生写在试卷背后的那封信。

1975年,张铁生还受到了江青的接见。

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张铁生成了名噪全国的“反潮流英雄”。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需要注意的是,他能得到这份“荣誉”,可不是因为他交了白卷,而是因为那封信。

张铁生的高考成绩并不是零分,他语文考了38,数学考了61,理化卷面分是6分,总分105

所以,严格来说,张铁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分考生”,他的试卷也并非白卷。

那么,媒体为什么要营销“白卷英雄”这个概念呢?其实就是为阶级斗争服务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用江青的话来说,张铁生就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她要用张铁生去打人。

受“白卷英雄”的影响,本该择优录取的高考规则被打得稀烂,甚至倒了个个儿,成绩好的没有被录取,成绩差的反而被招进了大学。

被各路领导赏识的张铁生,就顶着105的总分,进了铁岭农学院。

而那些日夜苦读,身处逆境却从未放弃过学习的知识青年,却名落孙山,前途被毁。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可以说,张铁生这个“白卷英雄”,是特定的畸形社会孕育的怪胎,也是时代的悲剧

这样的人物往往立在时代潮头,一枝独秀,但当旧时代落幕,新时代来临,他们也是第一批被打下去的人。

1976年10月,反动派下台,绑在“四人帮”战车上的打手张铁生也锒铛入狱,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1991年,张铁生出狱。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此时的中国被改革开放注入了无限活力,古老的巨龙正在腾飞。

在这个遍地是黄金的时代,张铁生认识了禾丰牧业的创始人金卫东,走上了经商之路

虽然,张铁生在政治问题上脑子不好使,但他很勤劳,能力也不错。脱离政治漩涡后,他开始像插队时那样,一心一意地埋头苦干。

因工作认真,能力出众,张铁生很快出人头地。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金卫东

在贵人金卫东的帮助下,他混得风生水起,一路开挂,从一家小小的饲料厂老板,逆袭成禾丰牧业的第五大自然人股东,身价过亿。

如今的张铁生已经年逾古稀,他拿到了新西兰永居权,在国外常住,深居简出,以至于没人知道他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子。

但是,有钱人的生活嘛,也差不到哪里去。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回顾张铁生的前半生,可谓跌宕起伏。

从下乡插队的知青,到红极一时的“白卷英雄”,再到锒铛入狱的罪人,最后成为亿万富翁,张铁生的人生堪称传奇。

他的每一段经历都带着时代的印记,并且在不经意间见证了历史。

曾经,张铁生看不见形势,助纣为虐,结果入狱15年。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后来,他抓住机会乘风而上,实现了由罪人到成功人士的完美蜕变。

由此可见,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人生课题的最优解,那些开历史倒车,人为制造浩劫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参考资料:

1、人民网《“白卷英雄”张铁生因股票上市身价接近2亿》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2、禾丰牧业原始股东张铁生 “白卷英雄”如何改变命运——《国家人文历史》 2012年第13期72-73,共2页

51年前,那个轰动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美髯公是谁的绰号 - 天天要闻

美髯公是谁的绰号

在小说中拥有美髯公绰号的人有两位——《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水浒传》中朱仝!关羽的美髯公称号,是汉献帝刘协赋予他的!刘备占据徐州一带,让曹操一直感到芒刺在背。便率兵征讨。刘备不敌逃走,前往冀州去投奔袁绍。关羽为了保全刘备的家眷。只能投降曹操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区委常委 - 天天要闻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区委常委

据“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5日上午,上海市青浦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主持会议并讲话。青浦区政协主席曹卫东、区委副书记刘琪,青浦区委常委张得志、苗光辉、顾骏、叶靖、李峰出席会议。这一消息显示,青浦区副区长李峰已任青浦区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