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2025年06月14日23:42:15 历史 1844

你见过一个国家里的人,长得像“拼图”的吗?在英国,真就这么回事。

伦敦街头的高鼻蓝眼,像北欧人苏格兰高地的粗犷下巴,像古战士;威尔士村庄的眉眼温和,带点法国范儿;北爱尔兰那边,轮廓更像德国人。

这不是化妆,也不是文化,而是几千年来,一层层祖宗换脸留下的痕迹。

从五千年前的草原牧民,到法国农夫、北欧海盗、罗马士兵、中东商旅,这座岛上的面孔,是历史亲手雕的“脸谱”。

今天咱们来扒一扒,英国人这锅“基因火锅”里,到底放了哪些料。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英国人的脸,是东亚画的底色?

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欧亚人常见的父系DNA,最早出现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亚。

追踪到4.5万年前,一个叫“K2b”的Y染色体类型从亚洲南部扩散开来,后来变成了“R型基因”,进入欧洲。这种基因,今天在英国、德国波兰、北欧一带最常见。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尤其在英国,最主流的R型支系叫“R1b”,现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男人体内,绝大多数都是它。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那这个基因是怎么进岛的?答案是:4500年前,从里海草原来的一群游牧人带进了英国。他们擅长驯马、造战车、用金属,粮食储备强,一进岛就带来“降维打击”。

考古数据显示,他们的基因直接替代了岛上90%的男性基因。

被“刷掉”的,是6000年前搬来的“早期欧洲农民”和“狩猎采集者”。他们最初从东南欧出发,经过西班牙登陆英国,住在南部平原和丘陵地带。

种麦养牛、打磨石头,是英国最早的定居者。但在草原人基因面前,血统几乎被一夜清空。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草原人不只是改写了基因,他们也重塑了脸。他们的颧骨高、下巴硬、眼窝深、鼻梁挺,这套“骨相模板”,今天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人脸上还很明显。

所以今天英国人的脸,最底色那一笔,是从东亚画出来的。后面的几千年,是各种民族在这个模板上添色,一层叠一层,最后成了今天这张“英伦脸”。

谁抢了凯尔特人的地盘?

6000年前住岛上的“农夫”,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早期欧洲农民。他们肤色偏深、面部轮廓柔和,是岛上最早耕种者。但他们遇上草原人,就彻底败退。草原人的基因直接接管了岛上主导权,是“换脸”也是“换族谱”。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这批草原人不是一窝蜂,而是分批进入。先落英格兰东部,再向西推进,最后到苏格兰高地。他们的后代,就是日后主导英格兰的撒克逊与日耳曼系。

而“凯尔特人”其实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是法国人带过来的。公元前1000年左右,法国布列塔尼地区人群跨海移民,顺带带来凯尔特语,也带来一波基因“回流”。

这批移民主要落在英格兰南部和威尔士一带,让“早期农民”的基因比例,从30%涨到约36%。他们也把语言、生活习惯、脸型再次刻进岛上的“拼图”。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凯尔特人后来多定居在苏格兰、威尔士的高地和边缘地带。地势险峻、交通闭塞,外来人难进入,他们的血统因此保存更完整。脸型也更柔和、鼻梁低、眼窝浅,更像6000年前的“老农民”。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公元5世纪,撒克逊人来了。来自德国和丹麦一带,建起东盎格利亚诺森布里亚等王国,统治英格兰。他们带来的,是“北欧骨相”:颧骨直、下巴硬、脸线冷。

今天英格兰东部人群中,这种撒克逊基因占比可达30%。但在苏格兰、威尔士,这种基因不足10%。所以两边人的长相差异,不是审美文化,而是“祖宗的路线不一样”。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现在的英格兰人,脸上已经看不出单一民族印记。他们是“草原+撒克逊+法国+北欧+中东”五合一套餐。

法国人三次上岛,全带着基因和口音

从公元前1000年到前600年,法国人三次大规模上岛。

他们集中落脚在英格兰南部沿海的多塞特汉普郡一带。从法国诺曼底出发,频繁往返,几乎成了青铜时代的“跨海上班族”。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这三波法国人,不仅把凯尔特语言变体传到岛上,还再次提升了“早期农民”基因的比例——特别是在南英格兰和威尔士一带,最终达到近50%。

这些人住下来了,留下了村落、陶器、工具、墓葬风俗,和法国布列塔尼高度一致。他们的面部特征——高颧骨、圆眼、鹰鼻,也被英国南部和威尔士人“继承”。

今天看威尔士人,和法国布列塔尼人脸谱相近,不是巧合,是血缘使然。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这波人还让南英格兰、威尔士染上了“法国口音”。今天的威尔士语,就是凯尔特语的本地变种。威尔士地区还有约30%人口能讲威尔士语,血脉和语言都留了下来。

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 天天要闻

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因地形复杂、外来人进不去,保持了更纯的草原与凯尔特基因。

所以你问英国人是哪种人种?他们只会说“British”。但真要追祖宗,得从东亚讲起,一路翻草原、穿过德国、法国,最后看你落在哪块岛上。

参考资料:

古DNA分析揭示英国历史.中国科学院.2022-01-04.

英国古DNA研究揭示:所有现代欧亚人父系均源于东亚南部”.腾讯新闻.华医网.2022-01-19.

基因分析帮英国人认祖归宗.科学网.201-01-21.

英国人.百度百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