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的岁月里,涌现出了无数革命英雄的同时,还充斥着一些叛徒。他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下,没有坚持住信仰,背叛了革命。比如说,《红岩》中甫志高原型之一的蒲华辅。
1949年1月13日,蒲华辅被特务抓捕后,因受不了敌人的酷刑,背叛了革命,并出卖了包括江姐在内数十名同志。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蒲华辅当了叛徒以后,他的妻子不仅没有叛变,而且如今建在的她,还备受国人的尊敬。她到底做了什么?
郭德贤,1924年出生在重庆云阳。她之所以走向革命的道路,主要是因为她的哥哥。在她12岁那年,哥哥参加了武装起义,失败后惨遭敌人杀害。哥哥的牺牲使得她下定了决心,长大以后,一定也要像哥哥一样参加革命。
1939年5月,年仅15岁的郭德贤入了党,开始了她的革命征程。由于郭德贤参加的活动比较多,被特务盯上。上级为了她的安全,转移到了万县工作。
我们都知道,在地下工作是十分危险的。为了保障同志们的安全,上级会做一些身份的调整。比如说,到了万县工作以后,上级给了郭德贤一个教师身份做掩护。
在万县工作期间,郭德贤认识了蒲华辅。蒲华辅是万县的主要负责人。他的身份是成城中学的历史老师。后来,二人在接触中,感情逐步升温,最后走到了一起。
成婚之后,两人为了更好地工作,郭德贤从老师的身份变成了家庭主妇。1944年郭德贤生下女儿小波,第二年又生下小可。自从有了两个孩子也以后,郭德贤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她不仅要照看两个孩子,还要继续革命工作。
由于长期负重的劳动,郭德贤的身子跨了下来。即使是身体支持不下去了,郭德贤也不能打退堂鼓,她一直坚持了下来,为了中国的革命胜利。
1949年1月13日,蒲华辅被捕,特委机关遭到了严重破坏。那一天,蒲华辅出门的时候告诉郭德贤,他晚上九点就会回来。
在地下工作的同志们,最讲究的就是时间准点。可是,那一天到了九点,蒲华辅仍然没有回来。郭德贤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她感觉蒲华辅一定是出了事。
当时,蒲华辅的家中藏有许多的机密文件,一旦这些文件落入到敌人的手中,后果不敢设想。想到这里,郭德贤马上把所有的机密拿了出来,点着了火盆。
9点30分,家里的大门敲响了,从敲门的声音中,郭德贤辨别出并非是丈夫和同志们。发现形势不对的郭德贤马上把文件扔进了火盆里。
特务们冲了进来,但是他们来晚了,火盆里只剩下灰烬。气急败坏的特务开始在房间里翻箱倒柜。在没有搜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后,他们控制住了郭德贤。然后又派了几个人把守住了大门。
郭德贤知道,敌人想要通过守株待兔的方式,抓捕其他的同志。按照之前的约定,特委副书记马识途等同志会来到他们家里开会。如果不及时地阻止,同志们都会被捕。
在这紧要的时刻,郭德贤想到了丘嫂。自从生下两个孩子以后,为了减轻郭德贤的重担,蒲华辅曾聘请了一位佣人打理家里的生活。这个人就是丘嫂。
郭德贤知道丘嫂是一个善良的人。现在也只有她能帮助自己。于是,在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郭德贤把丘嫂叫到了身边,交给了她传递消息的任务。
后来丘嫂以买菜为由,通知了马识途,同志们这才化险为夷。
一连几天,蹲守的特务们一无所获。他们知道肯定是消息泄露了,再等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于是,就押着郭德贤和她的孩子上了去渣滓洞的汽车。
被关进渣滓洞的第一天,郭德贤就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自己之所以被捕,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暴露了,而是叛徒的出卖。而出卖他们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丈夫。除了她以外,还有近80位的同志因为蒲华辅的出卖被捕。
郭德贤悲痛欲绝,更是羞愧难当。因为当时被关押在一起的同志们,大部分都是因为丈夫的出卖被捕的。但是同志们并没有怪罪她。因为同志们都知道,郭德贤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是最为可靠的同志。
然而,丈夫的行为对郭德贤打击太大,几次差点崩溃。还好,身边的同志一直在劝导她,又加上身边还有两个孩子。郭德贤这才挺了过来。
郭德贤作为蒲华辅的妻子,也没有逃脱敌人的酷刑。面对敌人各种冷冰冰的刑具,她一个字也没透漏。
看到郭德贤如此的难对付。特务们把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白公馆。在这里,郭德贤认识了许多意志坚定的同志。其中就包括了罗广斌。
后来,在白公馆,郭德贤认识了爱国将领黄显声。黄显声是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西安事变之后被特务关押了起来。黄显声不同于我们的同志,他在狱中受到了敌人的优待。除了伙食好一些外,他还能观看每天的报纸。
1949年10月7日,在“放风”的时候,黄显声告诉了郭贤德一个好消息。原来,他从报纸上看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还有新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郭德贤马上把这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传给了其他的同志。那一夜,同志们一夜未眠,除了讨论新中国成立的事情外,他们还在一起制作了一面红星红旗。
郭德贤回忆起了同志们制作红旗的经过。10月7日那天,同志们聚集在一起想要制作一面五星红旗。于是,就拆下了红色的被子当成红旗背面。那时候狱中没有剪刀,同志们就把一个铁片磨成了小刀,将黄色的草纸刻成五颗五角星。
虽然五星红旗制作得有些粗糙,但是同志们却把它当成宝贝一样藏在地板下,只要特务一离开,同志们就拿出来仔细的端详。
同志们打算用这面红旗,迎接胜利的到来。只可惜,许多同志在黎明之前倒在了血泊中。
1949年11月27日。感觉已经无力回天的特务们,在战场上无法战胜我军。他们却把屠刀对准了狱中的同志们。屠杀从下午4点一直持续到凌晨。
本来罗广斌、郭德贤等19人也是在劫难逃的。幸运的是,罗广斌策反了看守人杨钦典。于是在杨钦典的帮助下,白公馆剩下的19人全部获救。
全国解放了以后,郭德贤并没有闲着,她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晚年退休在家时,依然坚持参加一些纪念活动,坚持在教育的第一线,向孩子们传达着革命精神。
如今已经98岁高龄的郭德贤老人,依然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说话思路清晰。众人在与的交流中,被老人的情绪深深地感动。
如今,渣滓洞已经成为了历史景点。每年来到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只不过,此时的渣滓洞已经不再可怕,因为这里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空气清新,充满了阳光。
而在渣滓洞二层的牢房里,人们会在墙壁上看到一个一个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那些出卖战友的叛徒。而他们的名字被永远的刻在了历史上的耻辱柱上。
当然了,与其相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记载了那些勇敢的烈士,他们在面对敌人的刺刀时,信仰从来没有动摇。如同江姐、罗广斌、郭德贤等等,数百年后,甚至千年之后,人们还记得他们的名字,革命事迹,而他们英勇的壮举被永久传颂。
再苦再累,也从来没有放弃革命;丈夫背叛以后,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保护了机密文件;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消息,保护了其他的同志;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没有说出半个字。这就是郭德贤为何受国人尊敬的原因。因为在她的心中,信仰从来没有动摇过,即使是牺牲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