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24日下午,一架从柏林方向飞来的伊尔-14专机缓缓降落在日内瓦昆士兰机场。机舱门打开,一位身着深色大衣的中国人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就是周恩来。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也是周恩来第一次以新中国总理兼外交部部长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外交舞台。
抵达日内瓦的当天深夜,莱芒湖畔万花岭别墅,周恩来总理坐在收音机旁,广播里传来了两则关于亚洲的外电消息:一则是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印度国会发表了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声明,表明了在缓和印度支那紧张局势和实现和平问题上的立场;另一则是当月28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缅甸和锡兰(今斯里兰卡)5个亚洲国家总理将在锡兰首都科伦坡召开一次会议。
这两则消息让敏锐的周恩来总理觉察到,5个亚洲国家总理会议或许又将是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重要的一步。
01
1954年4月28日,南亚五国总理会议如期在科伦坡召开。印度尼西亚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提出了一个倡议:在二战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面临分崩离析的时候,亚洲和非洲应该联合起来召开一次亚非会议。
中国是否参会,成为亚非会议5个发起国总理必须思考的问题。要知道,当时新中国和大部分亚非国家还尚未建立外交关系,有些甚至不曾有过来往。
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受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且在访问期间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图:周恩来总理在印度,就有关中印关系、东南亚以及整个亚洲和平问题等与尼赫鲁总理进行了广泛交流。
图:周恩来总理在缅甸首都仰光,和缅甸总理吴努进行了两次会谈。
这次会见之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对邀请中国参加亚非会议抱着更加积极的态度。
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通过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回国后,周恩来总理报告日内瓦会议情况时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毛泽东主席十分赞同周恩来的看法,他说:“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02
1954年12月28日,印度尼西亚茂物,一场秘密会议正悄然召开。参加会议的是亚非会议5个发起国总理,邀请新中国参加亚非会议成为了这次绝密会议重要的议题之一。
会上,5个发起国在大多数议题上达成了一致,但围绕是否邀请中国参加的问题,五国总理之间却出现了分歧。
吴雪 国际关系学院“一带一路”安全研究中心 研究员
在茂物会议上,印度尼西亚、印度、缅甸都愿意邀请中国参加会议,巴基斯坦和锡兰表示反对。会议最后僵持不下时,巴基斯坦和锡兰以邀请日本参会为条件,同意邀请中国。
就这样,茂物会议一致通过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亚非会议的决议。
第一次亚非会议将定于1955年4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山城万隆召开,后来这次会议也被称作万隆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将参加会议。
03
1955年1月22日,周恩来接见印尼驻华大使,接受他代表印尼政府提出的正式邀请。
图:周恩来总理回信给印尼总理 决定应邀派遣代表团出席会议
然而,就在新中国为万隆会议紧张筹备之时,3月12日,周恩来总理突发阑尾炎,住进了医院。术后康复期间,他将北京医院的病房当作了办公室,带病做着会议的准备工作。
起初,周恩来总理提出经香港坐船走海路。但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在研究之后,认为走海路不妥。当时往来于香港和印尼之间的航船,只有荷兰某公司的两艘小型商船,要走一个星期。
最终,周恩来总理决定乘飞机去印度尼西亚。但当时中国不仅没有专机,就连中国到印度尼西亚的国际航线也尚未开通,因此代表团将租用印度客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前往雅加达。
图:克什米尔公主号
1955年4月11日12时15分,“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启德机场准时起飞。然而,远在雅加达等候的人们却迟迟没有迎来“克什米尔公主号”的出现。
消失的“克什米尔公主号”究竟去哪儿了?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是否安全?周恩来总理又在不在这架飞机上呢?
来源:(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