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2020年02月03日10:14:12 历史 1829

自从西方民族国家形成以来,似乎就有个绕不开的“死结”,那就是但凡想要争霸的国家都有着对外扩张领土的迷恋。英国、法国、俄罗斯等近代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几乎无一例外。其中“大陆强国”貌似对领土的扩张最为“着迷”,我们最为熟悉的当属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了。实际上,同样属于“大陆强国”的法国自从17世纪后半期以来也沉迷于对陆地的扩张中不可自拔,这种扩张行动最为集中的体现在法国的“天然疆界”计划上。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18世纪扩张后的俄罗斯帝国

法国,一个近代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明星国家”,自1618年开始后的欧洲三十年战争时,她就从未缺席过欧洲以及世界的主要重大历史事件,法国已经是近代世界历史上舞台剧上的“主演”之一了。在众多的法国君主中,我们大家十分熟知的就是拿破仑了,这个不用多说,他创造了法国最辉煌的历史,没有之一。但另外一个人虽然说没能有拿破仑一样的“功绩”,但也是法国历史上杰出的君王。他是法国历史上的“太阳王”、他有句特别著名的话叫:“朕即国家”、他就是17世纪法国王权的核心——路易十四。他在位期间为法国做的事情归结起来就一句话:法国要实现“天然疆界”国家目标和梦想。为此他“奋斗了一生”,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

一、十七世纪时路易十四的显赫优势与他的法国“天然疆界”梦想

1661年,做了18年“傀儡”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终于从他母亲手中接过国家大权,他亲政了(不得不说历史总是那么“相似”,同样在这一年中国的康熙皇帝即位)。亲政后的路易十四掌握的法国是一个欧洲大陆上强大的绝对君主制国家。在此之前法国,经历了黎塞留以及马扎然两代大政治家长期的中央集权构建,已经成为了高度统一的君主制世俗国家。同时,自1635年后的二十年征战,法国已经确立了对哈布斯堡家族王朝的绝对优势,她成为了欧洲最有力量的君主国。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此时路易十四的显著优势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首先是一个强大、统一的集权式君主国家。法国可不像之前查理五世统治下的哈布斯堡帝国那样,虽然大,但是支离破碎、七零八落;更不像德意志那样邦国林立,毫无前途,而是一个由众多同质部分所组成的、有机的、统一的现代化国家。

其次,老对手哈布斯堡家族的两大分支,即西班牙帝国与奥地利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已经羸弱了,不是法国的对手。在欧陆上法国已经拥有了不可动摇的“欧洲一哥”的地缘政治优势,任何一个单个国家都不可能是法国的对手,包括英国或者荷兰乃至瑞典。这也是法国在近代历史上少有的地缘优势。

三是,三十年战争后的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法西战争后的1659年《比利牛斯和约》给予了法国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前一个条约让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以及确认了法国对梅斯、图和凡尔登的占领;后者则让法国获得了西班牙的鲁西荣以及尼德兰之阿尔图瓦等地,更要命的是《比利牛斯和约》还规定路易十四娶西班牙公主泰蕾莎为妻,这为后来的遗产战争埋下了种子。在这些优势地位、尤其是通过条约获得众多领土的刺激下,路易十四决定开启他的法国梦想——实现“天然疆界”。因此可以说优势地位,加之领土的获取是路易十四对外扩张的反应原料和催化剂。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今天的法西交界比利牛斯山脉

“天然疆界”是法国现代化国家主要奠基者之一的黎塞留所提出的一个关于法国疆界的设想。也就是所谓的法国的疆界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向东要扩展至莱茵河;向南要到阿尔卑斯山脉以及比利牛斯山脉向北、向西自然是要到大西洋。也就是要以天然地理事物为界来作为法国的统治范围。这个计划实际上反映的是强大君主制下的法国扩展领土的野心,它也是法国17世纪的“国家梦想”,更是路易十四的坚定追求的战略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从当时的地缘政治来看,法国面临的敌人最直接的就有西班牙、荷兰、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以及其他德意志邦国),因为这些国家的领土就是路易十四要夺取的目标。同时还有个潜在的英国,这个飘在海岛上的新兴国家正在注视着欧洲大陆上的地缘政治变化。实际上后来的法国对外扩张战争也是围绕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展开的。欧洲大战似乎随着路易十四的扩张野心而随时可能爆发。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黎塞留

二、路易十四扩张的第一枪:遗产继承战争(1667-1668),法国出师不利

路易十四的扩张野心已经很躁动了,他似乎就像一个有了游玩想法的小孩子一样,早已急不可耐的要行动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不小的事让他做起了文章。

1660年,按照法西之间的1659年《比利牛斯和约》之规定,路易十四迎娶了西班牙公主泰蕾莎。问题是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不厚道,嫁女儿居然不给嫁妆,何况是白纸黑字规定的嫁妆。当初在条约中说好的50万克朗嫁妆西班牙居然不兑现,这让路易十四找到了理由。五年后,这位不守信用的西班牙国王去世后路易十四立刻以此为借口,要求继承西班牙的部分遗产(本来按照条约规定路易十四没有继承西班牙遗产的资格,但是他以西班牙违反规定不给嫁妆为由拒绝承认这一条款),他想要什么呢?他要的是整个西属尼德兰。很明显可以看出,这已经不是嫁妆的问题了,路易十四实际上谋求的是整个尼德兰的统治权,他想把它划入法国的王权统治之下。西班牙对此肯定一百个不答应,因为这已经不是50万的事情了,直接关系到西班牙的国家命运问题,因此遗产战争不可避免了(这场战争也因此被称为“归权战争”,因为在路易十四看来这本来就属于他)。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

在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前路易十四还是考虑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英国。此时的英国正忙于和荷兰之间战争,本来就是无暇顾及法西之间的矛盾,但法国还是做了准备,许诺英国一定的好处。1667年路易十四与英王订立秘密协议,答应给予英国补助和许诺部分西班牙殖民地换区英国中立,还加强了莱茵联盟。于是1667年,路易十四不宣而战进占了西属尼德兰的部分领土,战争开始了。

但是英国人也不傻,怎么会为了一点小钱而迷失方向呢。英国知道一旦法国占领了西属尼德兰,尤其是比利时,那海峡的南部就几乎全是法国的地盘了,英国将完全暴露在法国的面前。这还得了,法国一家独大长久以往吃亏的还是自己,因此不打算中立了。而荷兰更是对此感到不满和不安,法国的行动直接威胁刚刚诞生不久的荷兰国家安全和利益。因而英国于1668年联合荷兰以及北欧的瑞典组成反法同盟。他们希望牺牲部分西班牙利益换取两国和平,如果路易十四不答应,他们就对法宣战。在这种情况下,路易十四无奈了。眼看即将到手的鸭子也只能放了。同年5月,西班牙和法国在反法同盟的压力下签订了《亚琛和约》,结束了这场归权战争。和约规定:

法国占有西属尼德兰的沙勒罗瓦、杜埃、图尔内、里尔等十二座城市及其周围土地;法国退出战争期间占领的西班牙土地——弗朗斯孔泰。

这场遗产战争是路易十四实现“天然疆界”目的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从结果来看虽然取得了不少地方,但是并没有实现战争之初夺取全部西属尼德兰的目标,可以说路易十四出师不利,遇到了挫折。当然他不会甘心就此打住,新的计划又将产生。

三、路易十四扩张的第二枪:法荷战争(1672-1679),法国达到鼎盛

要想实现将法国边界推移到莱茵河边这一目标,荷兰是法国最大的问题。加上在遗产继承战争中荷兰对法国的干涉以及荷兰的海上优势对法国贸易的打击等因素,路易十四决定新仇旧帐一起和荷兰算清楚。于是法国把战争的目标对准了荷兰。

近代历史上每次战争前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外交关系孤立战争对象国。这点似乎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诞生以来欧洲历史上的一大准则了。为了孤立荷兰,路易十四也再次做出来了一系列的外交准备。他的首要目标还是英国。此时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刚刚复辟不久,查理二世需要法国的支持。路易十四又耍起了老手段,利用金钱贿赂和秘密资助等方式争取英国的支持。英法双方还缔结了《多佛密约》,结盟联手一起打击荷兰。同样在英国的劝说下以及法国的重金贿赂下,瑞典也被法国收买了,而奥地利直接宣布了中立。此时荷兰又被整成孤家寡人一个了。法国取得这些“成就”后决定立刻发动对荷兰的战争。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1672年法荷战争

1672年4月法国借口荷兰的高额关税阻碍了法国的出口贸易,对荷兰宣战。战争开始后,由于荷兰被孤立,以及其内部政治派别斗争等因素影响,荷兰很快就失利了。法国很快占领了其南方数个省,在这种危机时刻,荷兰统治者奥兰治亲王亲自统帅军队与法军作战,他号召荷兰人民拒不投降,英勇抗敌。最后直接决堤防水,才阻止了法军的进攻,保住了首都阿姆斯特丹。此时荷兰凭借其海军优势成功阻击了英法海军的攻击,战争形势有所改变。但奥兰治知道,要想击退法军,必须采取结盟策略,否则以荷兰之力不可能抵抗路易十四的进攻。于是他凭借对欧洲国际政治局势的高超把握,与奥地利、西班牙等国组成海牙反法同盟。以此同时,英王查理二世遇到问题,再次抛弃了法国,宣布退出反荷同盟,但是保持中立。在这种情况下,路易十四又亏了,战场不利于法国,于是在英国的调停下(实际上等于是法国出钱请英国出面解围),法国与荷兰、西班牙等在1678和1679签订了条约,统称为《奈梅根和约》。规定:

法国交还其侵占的全部荷兰领土,恢复两国在战前的边界;法国将在1668占有的沙勒罗瓦等五处地方交还给西班牙,代之以兼并瓦朗谢讷、康布雷等七处领土,西班牙将弗朗斯孔泰割让给法国;法国放弃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菲利普斯堡的驻军权,奥地利则同意法国占有莱茵河岸边的布雷萨克;洛林公国将隆维及南锡割让给法国。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法荷战争中法军到达莱茵河

由此可以看见,路易十四夺取荷兰领域,将边界扩张至莱茵河畔的计划又落空了。和约再一次中断了路易十四的“天然疆界”扩张计划。不过这场战争法国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夺取了很多地方。特别是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他还占领了德意志一些邦国的土地,以及西属尼德兰的卢森堡等地。面对强大的法国和野心勃勃的路易十四,西欧国家们胆战心惊,希望能和法国停战。1684年荷兰,西班牙,奥地利等国与法国缔结了为期20年的《累根斯堡停战协定》。该协定暂时终结了法国与上述欧洲国家的战争,也宣告了路易十四的扩张计划暂时停止了。但是它标志着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达到了这个时期的鼎盛状态,法国实际上只要维持这种态势就可以获取更大的战略机遇,但是路易十四太猖狂了,他的野心无法平息,他决定不会停止扩张,而下一次的扩张彻底失败了。

四、路易十四扩张的第三枪:大同盟战争(1688-1697)法国由盛转衰

自民族国家法国形成以来,她就一直处于四处奔波战争中,经过前两次的战争,法国未能达到目的,但实际上已经占了不少好处,此时的法国国力已经受损了,但路易十四认为他不能满足现状,不能被这点小利所迷惑,于是停战协定还签署不久,一场新的战争就在他心里谋划了,这次他对准的是神圣罗马帝国。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神圣罗马帝国

这又是一次关于“遗产继承”问题的战争。1685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巴拉丁选帝侯去世,由于他没有留下子嗣,路易十四以其弟媳(巴拉丁公主)的名义,要求继承巴拉丁选帝侯的遗产(领地和财产)。这件事事关神圣罗马帝国的利益,于是皇帝利奥波得一世出面仲裁,不过路易十四坚定信念要获得这份遗产,拒绝了皇帝。通过这件事 ,神圣罗马帝国知道法国的扩张野心无法满足,于是于1686年同法国的敌人西班牙、瑞典以及一些德意志邦国组成了发对法国路易十四扩张的同盟,即“奥格斯堡同盟”。

1688年,路易十四对神圣罗马帝国宣战。本来这只是场“很小的战争”,神圣罗马帝国根本就不是法国的对手,法军进展顺利。但是没想到事情越闹越大了,这点也是路易十四的战略失误。11月他对荷兰宣战,这可是犯了致命错误,就像后来拿破仑对俄国宣战那样严重。因为此时的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国王已经是荷兰执政威廉了,这样就意味着对荷兰的战争实际上也就是对英国的战争。于是英国公开反对法国的扩张野心。于是趁此机会,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荷兰缔结同盟,紧接着英国、勃兰登堡、萨克森等等有实力的国家都加入了。法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险 ,这场本来不大的战争一下子变成了法国与“大同盟”之间的“欧洲大战”,而且一下就持续了九年 因此也被称为“九年战争”。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光荣革命

路易十四经过多年的消耗战争,实在是扛不住了。于是他只能采取外交政策来尽量分化同盟。1695年法国争取到英国与荷兰,这场战争使得大家都吃不消了,于是准备议和。1697年法国与西班牙、英国、荷兰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里斯维克和约》,结束了这场多年的消耗战。和约规定:

法国将其自《奈梅根和约》以后兼并的西班牙属地全部归还给西班牙(少部分留着);法国承认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法国将其在这次战争中占有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归还给利奥波德一世皇帝,皇帝将斯特拉斯堡割让给法国,阿尔萨斯完全被置于法国的统治之下;法国将洛林归还给洛林公爵等等。

大同盟战争极大的消耗了法国的国力,本来一个强大到没有对手的法国就这样变化成了不突出的“一般强国”了。法国失去了战争中夺取的领土,还失去了制海权。更要命的是九年的战争不仅得罪了很多国家,树敌太多,恶化了自己的地缘政治环境,还过度的“掏空了的身体”。这时候的法国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强大的,实际上内部是虚了。法国由盛转衰。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17-18世纪的法国

五、法国谋取“天然疆界”战略的失败总结

路易十四自亲政以来就为实现“天然疆界”而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扩张战争。前后三次大规模的对外用兵让法国的威名和国家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法国确实获得了不少土地)。但是路易十四并没有实现他的梦想,法国的疆界经过刚好三十年的扩张还是没有达到目标,“天然疆界”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已,因此总得来说法国路易十四的国家梦想没有实现。

但是,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说,路易十四亏大了。且不说法国经历了三十年战争,和欧洲国家大了个遍,内部消耗极大。更严重的是就是在这段时间英国很快崛起,战争之前法国是欧洲无与伦比的第一大国,战争后恐怕英国至少能与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而且实际上路易十四的扩张还没有结束,很快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就开始了。这场战争和“天然疆界”无关,但是也是他扩张称霸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会他输的更惨,英国彻底站在了法国的头顶上,从此法英两国之间的战争成为了十八世纪欧洲的主题。

路易十四的法国梦:在欧洲四处征伐,只为实现“天然疆界” - 天天要闻

英法七年战争

还是中国古话说得好“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战争只是一种政策工具,不能不用,但不能包治百病。路易十四就是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方庆连等《国际关系史》近代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